
文/沈墨凉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这世界的繁华。”
第一次萌生要去远方是因为许少年的歌,这句歌词一下子击中我的灵魂,让我渴望去看更宽更广的世界。
记得中学时有一篇文章,叫做《在山的那边》。
山的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是海。
在山的那边 , 依旧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 , 铁青着脸
后来渐渐懂得,母亲说的海是远方。
我们总是向往未知的世界,向往带给我们惊喜的世界,更向往呈现出五彩斑斓的世界。这个世界满足了我们所有的好奇心,解答了藏在心底多年的谜团,让我们明白了山的那边不一定是海,更可能是一座又一座的高山。
看着那一座座高山,却不再失望,一次次爬上山顶,一次次翻越荆棘,一次次眺望远处,终于明白,妈妈说的没错儿,山的那边是海。
这片大海,辽阔又蔚蓝,让人生出豪情万丈的感慨。看着这片海,内心踏实安稳,宁静平和,这就是一直追求的远方。
我的远方,一个在未来,一个在路上。
未来的远方,需要耗尽毕生的精力和热情去一路披荆斩棘,才能到达。而路上的远方,一直在寻找。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 • 培根说:
「旅行,对于年轻人是一部分教育,对于年长者是一部分经验。年轻人的旅行是为了体验生活和多长见识。年长者的旅行有着更多的旅行经验和人生阅历。」
每个人都爱旅行,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我相信大多数人,会一直在路上。
爱上旅行,是因为三毛小姐。大学时,图书馆藏书不少,三毛全集也整齐地陈列在书架上,那时候被一本书的名字吸引:《万水千山走遍》。
世界那么大,真的有人可以走遍万水千山吗?我不知道,但是三毛小姐走过了许多国家,她的足迹从亚洲到欧洲,欧洲到非洲,非洲到南美洲,真正实现了用脚步去丈量脚下的土地。
她读了万卷书,也行了万里路。
书里特别的风土人情吸引我,三毛小姐路上的所见所闻吸引我,独一无二的经历吸引我,在陌生城市遇到的陌生人也吸引我。
因为喜欢,才去迈出脚步去尝试。有些尝试,一但开始,便再也回不了头。
在一个人的途中,更加爱上了旅行,也愈发向往远方。
我要去的远方,有蓝色的大海。与大海亲密接触后能够看到海底世界的五彩斑斓,能在帆船上,听到鲸鱼的呼吸声,万籁俱寂,似乎我的灵魂就要和鲸鱼和大海融为一体。
我要去的远方,有漫漫黄沙。光着脚踩在沙漠的土地上,软软的沙土留下一串长长的脚印,坐在沙丘上,喝一杯酒,看着夕阳一点一点落下地平线,不禁诵出一句古人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我想去的远方,有巍峨高山。当我从山脚一步一步走到山顶,回头看走过的路,俯瞰脚下的世界,会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我征服了高山,也征服了自己,多么自豪啊。
我想去的远方,有千年古镇。独自走在古镇的大街小巷,看着历经千年,在岁月无声的洗礼与沉淀下,青苔斑驳的青砖黛瓦,仿佛和外面喧嚣的世界格格不入。这一刻,时光带我穿越回到了那个时代,年轮流转,一梦千年。
我想去的远方,很远。
这些远方,教会我思考教会我成长更教会我谦卑。在世界面前,我们渺小如蝼蚁。
如果说读书带来的是平面的世界,旅行带来的则是立体的世界。
希望你看清你的远方,走向你的远方。
简宝玉分享会日更打卡第25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