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论

作者: 无稽之人 | 来源:发表于2019-10-20 19:06 被阅读0次

世人皆爱茶,然不知其所以爱。余爱世人之爱茶,然亦不知余所以爱。

余尝观人品茶,其貌似雍而实漫,其情似溢而实阙,其神似凝而实散。貌者,人之在也,然其貌漫于天地,是为无在矣;情者,人之欲也,其欲阙于万物,是为无欲矣;神者,人之根也,然其神散于玄虚,是为无根矣。无在,无欲,无根,此为圣人相。余怪而问之。答曰:“妙不可言,妙不可言”。今试言之。

凡人品茶,皆因茶有三品:其色艳而不魅,其香浓而不郁,其味苦而不涩。三品皆俱,是为名茶。三品何谓?人见茶色之艳,然其色剔透而不浊,是为不魅。人闻茶香之浓,然其香四逸而不聚,是为不郁。人尝茶味之苦,然其味凝顺,人饮之而清心,是谓不涩。不魅则不惑。惑者何也?色也。色者,为一世相。世相缤纷,人见之而喜;世相斑驳,人遇之而忧。何以喜之,何以忧之?固知人之惑于色矣。不郁则不迷。迷着何也?香也。香者,为一物相。物之香者,人皆趋之;物之臭者,人皆避之。物之香臭,乃其自在,人待之以趋避,何也?固知人之迷于香矣。不涩则不昧。昧者何也?味也。味者,为一心相。遇色则惑,惑则喜忧参半;见物则迷,迷则趋避两别。迷惑相靡,难知五味,固知人之昧于心矣。

眼主色,既不魅,则远近不失;不失”何谓?谓身也。身者,物也。以身入世,得见生灭,得见臧否,得见沉浮,吾失吾身乎?未有失矣!生灭,臧否,沉浮皆为吾身之相,相者似物而非物。吾弃吾身以得见世相,既为弃,则非失。吾所失者,吾身之相也。鼻主香,既不郁,则香臭自现。“自现”何谓?谓“物”也。物者,非吾身之物也。物者既非吾身,则得其自在。物既自在,吾所欲者实为物相。无欲则香臭无别。无别,是谓物之自现。舌主味,既不涩,则五味皆俱。“皆俱”何谓?谓“心”也。心者,相所由生也。六祖尝云:风未动,旗未动,仁者心动。是此谓也。心之所向,吾身与万物靡,无识亦无相;心之所滞,吾身与万物羁,识现则相显。

不惑者,身相不显,人不察其喜忧。此为智境,故其貌漫;不迷者,物我自得,人不知其趋避。此为仁境,故其欲阙;不昧者,游心骋性,人不见其羁縻。此为勇境,故其神散。人之品茶,以茶之三品得知人之三德。然既知之,何不为之?曰:不可为!何因?为者知其所为,而不知其所以为,人常为德而忘德。知德而不知己者,必失德。故爱茶者,非因三德也,实为知己也。“知己”何谓?谓“真”。世人爱茶,然不知其所以爱,是真爱矣!因其知己而不知茶矣。余爱世人之爱茶,然不知其所以爱,亦一真爱矣!因余不知世人只知茶矣。余尝观人品茶,其于妙处显圣人相,余怪之而欲言之。今余言毕,似有所得。所得者何?曰:妙不可言,妙不可言。

相关文章

  • 喝茶顺口溜

    孩童论茶,要求加糖 学子论茶,挑灯提神 劳工论茶,消除疲劳 走卒论茶,有味就好 秀才论茶,头头是道 文人论茶,琴棋...

  • 《大观茶论》阅

    《大观茶论》原名《茶论》因其著于宋大观年间,遂改称《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宋徽宗赵佶,宋徽宗这个名字对...

  • 茶意人生

    泡茶,知性。 喝茶,知味。 论茶,知心。 茶如诗词,有的...

  • 【茶论】

    华灯初上嗅茶香 欲语还休字几行 静听足智多争辩 寻得功成世无双 ​​​

  • 论茶

    茶在中国可谓是历史悠久,对于一个喜欢茶的人来说,茶的魅力是独特的,老爸是很喜欢茶的,我受老爸的影响每次回家...

  • 论茶

    茶最初为药,逐渐发展成为饮品。在8世纪的中国饮茶成为上流人士的风雅嗜好,在诗歌中常常被提及。15世纪传入日本以后,...

  • 论茶

    九龙窠 石头如生锈的铜铁 把铜铁拨下来 配上古筝 配上纤细的手指 配上传说 配上诗歌 配上一切美好的虚无 配上状元...

  • 论茶

    我这个人,向不喜喝茶,倒是喜欢咖啡更多一些。盖因茶要喝得清净,而咖啡要喝得热闹。外国人喜喝咖啡,因为外向的性格,不...

  • 茶论

    世人皆爱茶,然不知其所以爱。余爱世人之爱茶,然亦不知余所以爱。 余尝观人品茶,其貌似雍而实漫,其情似溢而实阙,其神...

  • 论茶

    论茶 文/青松 躲不过生活的苟且 也放不下灵魂的高贵 曾在春梦里睡去 又在拯救中醒来 我所能做的 不过是用每一片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ua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