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武侠平生不识白玉堂三侠五义
【看三五】之对三五及续书的一点想法

【看三五】之对三五及续书的一点想法

作者: 卡莔莔 | 来源:发表于2016-08-11 12:13 被阅读221次

本篇是对《三侠五义》《正续小五义》《七杰小五义》的一点观后对比。

1、小说与话本

毫无疑问,相比起《三侠五义》的文风,《正续小五义》《七杰小五义》明显就是过去说书人的话本。两者肯定都是以话本为基础的,但《三侠五义》经过文人修饰的,语言讲究的多,人物也更合理。反观《正续小五义》与《七杰小五义》,第一,对话部分很多,情节主要依据对话来推动,而说话方式多是抖包袱;第二,人物性格时有不合理之处。这些应该都是为了配合表演时的要求,紧张的情节有趣的对话有助于吸引观众。

举例来说,《正续小五义》里有几个地方,有一次需要全员出去办危险的事儿,蒋平主动请缨说要和公孙先生一组。四爷对公孙先生打包票说:放心,咱一定能回得来。公孙先生回应道:我就怕你回得来,我就回不来了。原句比我的转述更俏皮搞笑一些,只可惜公孙先生这么个文人怎么都不像能说出这种话来的。这里只是一个笑点而已。

还有一个地方,《小五义》中白玉堂遇害之后,徐老三曾经拉着展昭去盗墓。这里的徐老三说了一大堆话挤兑的展昭不行,只好跟着去了。这明显不合理,就徐老三那性子,这么智慧有心眼的方式是他所为吗?而三五中徐三爷就是用下跪的方式请展昭同行,这样倒是合理多了。不过从这个例子又看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三五》与所谓续书们在承续内容和实际成书时间上的问题。

其实可以理解。《三侠五义》是石玉昆老先生晚年与朋友一起讨论定稿的作品,虽然其原本也是话本评书,但是在长期的说书演绎过程中被提纯精炼,其中受欢迎的人物又被精雕细琢,文字扣子上也都琢磨了许多,所以《三侠五义》更能够反应石玉昆对于整部作品的态度。

2、内容承续与成书时间

回到成书时间这个问题。从故事情节上来说,《正续小五义》《七杰小五义》讲的都是《三侠五义》之后的故事,一般也认为其成书时间在三五之后。当真如此吗?

觉得这点有问题是在看《正续小五义》的时候【具体哪个部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慢慢翻看】。有一个情节是展昭和丁老大一起去办事,展昭用的是巨阙,丁老大用的是家传兵器,这至少说明并没有交换信物一节。鄙人自然而然的怀疑到了比武招亲一节。《三侠五义》中这段情节让人非常不爽,丁家的举动就跟骗婚似得,展昭那无奈的从善如流看不出一点儿情意的影子。这段突兀的有它没它问题不大。反正我看完后,唯一能说服自己的理由:这根本就是解决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吧。

所以我想可以认为,三五与小五义等书作为话本广为流传的时间在《三侠五义》成书之前,只不过三五节选的情节到冲霄一段而已。而在原本的故事情节中并没有展昭与丁家定亲一节,这段是为了满足文人们的心理需求,后来附会上去的。

还有1里面说的那个徐老三挤兑展昭的例子。从现场听书效果来说,这样可能更有趣,但明显人物性格不合理,在三五里也做了修正。

话本的形成与说书的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一段评书刚开始时,说书人并不知道听众会不会喜欢,这时多半是由简单的故事入手,一边讲一边试探观众的反应。所以话本的故事往往是后面越续越长,从说书的角度来说,故事当然是说不完最好,让大家一直听下去听下去。但这样发展下去,后面的故事和前面的就慢慢搭不上边了。

这点儿上那个乾隆下江南的小说特别典型。那部小说也是根据话本改编的,最后面来了一段方世玉的故事,和本传压根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这属于编小说的没带脑子,看着不一样也不掐掉,依葫芦画瓢就copy下来了。

说到这儿拐个弯。记得有一次看台湾的一个综艺节目,里面有位研究中文的大学教授,他在说到三国演义的时候,说现在流行的《三国演义》的小说其实是从说书人那里一代代修改而来的。说书的人会根据观众反应筛选哪些是观众喜欢的,哪些不是,从而保留并添加受欢迎的情节,而删除反响不强烈的段落。这样说来的话,将《龙图耳录》和《三侠五义》的情节对比一下,肯定也是很有意思的。

3、《正续小五义》与《七杰小五义》

两者内容主线上是一致的,不过除此之外的情节差别很大,存在各种不同。比如《正续小五义》里只出来了四杰,《七杰小五义》里出来的就比较早了。还有些有趣的,《正续小五义》中并没有徐良收房书安当徒弟一节,反倒是暗示房书安后来死掉了,据称是“被一脚踹下了山”。

说到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续书中的“二代们”。徐良就跟蒋平的儿似得,韩天锦活脱脱就是徐庆带出来的,这也太混乱了……不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这些普遍广为流传的号称是《三侠五义》原作者后来编写的续书,其实是另有他人书写。且不说写事风格、语言运用上的差别,单单是人物塑造就有很大不同。原书中的人物在续书中各种不堪一击,甚至沦为看门大侠。

我很难想象石老先生如此用心的一部作品会在续作中这样糟蹋之前的人物。说的直白一些,这些打着石老之名广为流传的续书,充其量也不过就是古代的同人作品罢了。只是因为作者在原作结尾时提到过会有《小五义》之名的书,而被广泛认定为是原作之续。细细研读之下,真伪立辩!

记得以前看《红楼梦》的评说著述中有这样一种说法“曹雪芹爱他笔下的每一个女子”。这是作者的胸怀与气度。无论读者恨也好,爱也罢,一个作者会将他笔下所有人物都当作亲生孩子来对待,也唯有这样才能赋予每个人物不同的生命深度,让每个人物都活起来。

按着偏心去对待人物,以踩踏的方式去捧其他人物上位,不但让人读起来感觉缺乏深度,感受不到人物应有的生命活力。不得不说,也只会很遗憾的表现出作者本身的气量与看问题的眼界高低。

相关文章

  • 【看三五】之对三五及续书的一点想法

    本篇是对《三侠五义》《正续小五义》《七杰小五义》的一点观后对比。 1、小说与话本 毫无疑问,相比起《三侠五义》的文...

  • 三五

    我的爷爷是一位的牧羊人,从我记事开始直到爷爷去世,记忆里都牧羊人的传奇事迹,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但在今...

  • 三五

    像个孩子一样 直到遇见了你 我愿意变成一个大人

  • 三五

    还记得某视频中的小盆友哭着说,三五太难了。 今天三五来了,最近身体有点负担,鼻子过敏,耳朵堵塞,咽喉肿痛,眼睛痒,...

  • 三五

    (一) 花是含香雪,云为翠顶纱。 可怜人作客,一别各天涯。 (二) 情种不宜深,情绝各自沉。 雨里断肠客,枝前种花...

  • 三五

  • 三五

    今天鼠标跟键盘总算到了 没想到会要在家里上课 放假回来只带了电脑 忘记把鼠标带着了 然后做作业极度不方便 太难受了...

  • 三五

    深夜通灵的星星 让影子在消逝中 独揽山河的辽阔 还在路上的涟漪 来不及习惯黑暗的指引 匆忙的奔向那聚了又散的足迹 ...

  • 三五句

    这是一篇睡前闲言碎语 我可能不能靠写字为生 那样我会被饿死 我需要安静的放空自己 寻找感觉 才能开始下笔 白天工作...

  • 三五知己

    世界这么大,总有穿皮鞋走不到的路,总有喷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总有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世界上的风景很多,留给你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三五】之对三五及续书的一点想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xs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