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件小事

作者: 婷儿_971e | 来源:发表于2020-08-16 09:47 被阅读0次

读书是一件自然而然,令人愉悦的事情。

不是任务,不需要强迫,也跟所谓的上进无关。

壹  关于知识焦虑

现在满眼的知识焦虑,都是以公众号为首的自媒体发展起来后,人为制造出来,为知识付费、各类课程变现造势的。

“关于升职的秘诀,都在这本书里”、“读这本书,三步解决亲密关系中的问题”,这样的标题层出不穷。

这其中的套路就是,把大家在职场中、家庭、亲子关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归因于不读书,并鼓吹书中有答案,包教包会包解决。

一方面,这本身就是一个偷换概念的逻辑问题。

另一方面,书中有答案,读书可以参加科考,鲤鱼跃龙门,实现阶级跨越,千百年来,大家都知道。

那么,产生问题真的是因为不读书吗?读了一本书,问题就能解决了吗。

我们都知道不能,因为每个问题的产生,背后都有宏大密集的体系,也充满了个性化,为什么贩卖知识焦虑还能大行其道呢?

原因,就藏在“焦虑”这两个字里。

所谓焦虑,就是出现了某些压力或者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应对不了,但迫于时间、竞争等各类原因,我们又希望立刻解决掉它,至少,我们能做点什么。

买书、读书、买课程、学习课程,就是这样几个承载消除焦虑的具体行为。

我们只想要一步到位,要“快快快”。

这是一个好的势头,是野蛮发展期的必经之路,也潜藏着诸多问题。

说到底,是整个社会环境太过功利浮躁,而我们既“懒”又“怂”。

不愿意面对造成问题的核心,也不愿意承受问题存在的痛苦,更不愿意沉淀心神,一点一点系统化地解决问题。

贰  享受读书

读书,其实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可以让人身心放松、扩大视野、增加生命的广度和深度,拓宽人生的边界。

每一本书里都藏着不一样的灵魂,作者的灵魂,他们有着跟你一样的困惑、迷惘,骄傲和执着。

他们上下求索,将毕生探索结果,写进书里,穿越时空与你对话,告诉你他们的所思所得。

一本本书放在那里,翻翻选选,颇有一种皇帝翻绿头牌的架势。

不用绞尽脑汁想着如何破冰、请教,不用愁眉苦脸思索如何回报,只要需求明确,直奔主题,就可以了。

生命本身就有完善自我的需求,我们对知识对探索有着本能的兴趣。

所以,放松下来,跟着自己的兴趣,徜徉其中,尽情享受。

叁  如何读书

确立了正确的读书观以后,就要开始探索了,就像在某宝买衣服一样,我们会挑选适合自己身材气质肤色的。

读书也是这样,没有对的书,没有必须要读的书,只有适合自己、适合当下的书。

闲着没事的时候,去书店、图书馆逛一逛,我们要先了解自己的喜好。

当然,如果实在没有头绪,可以在网上搜索各类书单,按需挑选。

读的时候,也有各种各样的方法。

有的书,适合在悠闲的午后,冲一杯咖啡,在阳台躺椅上,悠闲地翻阅,甚至可以读出声来,这类书籍大多是诗集、散文之类的。

我最爱的便是《泰戈尔诗集》、《瓦尔登湖》、《唐诗宋词》等。

还有的书,适合在晚上睡觉前,在床头灯光下,翻上几页便酣然入睡。

这类的多是各类小说,文笔深厚,感情充沛,如《红楼梦》、木心的《文学史》、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洗澡》,钱钟书的《围城》,史铁生的《病隙碎笔》等等。

还有另外一类书跟心理学、宗教信仰挂点钩,算是心灵成长的工具书,却多了一些哲思和美感。

这类书在我的书架上还不少,在我的各个成长阶段,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它们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偏形而上,多是已有成就的心灵导师所著,如克里西那穆提的《生命之书》,弗洛伦斯西恩的《失落的生命经典》,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三部曲,《当下的力量》、《生命的恩典》等等。

还有一类偏实用,如克里西那南达和阿曼达的《拥抱内在小孩》系列,《战胜你的内心恐惧》、《羞耻感》、《这不是你的错》、《唤醒老虎》、《少有人走的路》等等。

至于工具书,基本都是遇到问题的时候,直奔而去,获得解决方法之后,再立马去实践检验,形成自己的经验。

叁  读书的方法

在我的读书生涯里,曾经很多年,都迷失在各类书籍和书本的文字中。

具体来说,就是,这本书我看了,甚至逐字逐句看了,我要解决的问题也解决了,但是被问起来关于这本书的时候,我依旧很茫然。

我的读书没有方法,全凭感觉。

就好像在迷宫中,不知自己身处何方一样。

后来,随着阅读的累积,一本本书支撑起了一个阶梯,我终于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去俯瞰了,我才从“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雾中跳脱出来。

那些混乱的文字、章节、书名,在我的脑海中被重新归类整理,我头脑的图书馆初步成型,我逐渐开始游刃有余。

也开始明白了当初的症结在哪里。

也许你猜到了,症结就在于“抓重点”、“提炼归纳”,归根结底就一句话,这本书讲了点啥。

这里面涉及到一项能力——放弃。

放弃不重要的,抓住最重要的,把框架先搭起来,把书读薄。

这些都是我们中学语文做阅读理解的必备技能,可惜被我丢在了脑后。

多年以后,重新掌握的时候,才知道曾经拥有过多么宝贵的东西。

小结

很多时候,读书并不是立马帮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书除外)。

我们读书是为了构建知识系统,三维立体的知识系统,这样在当下或者未来遇到问题的时候,书本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给我们提供指引。

读书只是构建这个系统的方法之一,而非全部。有这个知识系统,也只是第一步。未来还需要不断完善。

而我们大部分人,第一步还未完成。

相关文章

  • 读书这件小事

    1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疑问。为了升学考试,为了提高自己,或者为了能赚更多的钱。 每个人读书都有自...

  • 读书这件小事

    小时候对文具都有一种迷一样的执着,看到好看的本子和笔就挪不开脚步。总是幻想如果可以写满密密麻麻的笔记多美好呀!不知...

  • 读书这件小事

    团子最近突然迷上读书,每天早晨半小时,中午半小时,晚上一小时是常态,我突然想起有个爸爸说孩子小学前自己每天嗓子都是...

  • 读书,这件小事

    小时候,喜欢听妈妈讲故事,不管是童话故事还是她亲身经历,我听的都津津有味。然后不满足于她重复过的那几个故事了,就自...

  • 读书这件小事

    作者:17光电本石胜英 “听话才是好孩子,成绩优秀才是好学生”,几乎是每一位家长和老师的口头禅,读书这件...

  • 读书这件“小事”

    关于读书这件事,古人有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现代人则感叹“知识改变命运”,这充分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

  • 读书这件小事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迷恋上读书了,细细回忆了下,恐怕是上初中的时候吧。 还记得那时候从表哥那里借来的一本武侠小说,还...

  • 读书这件小事

    读书这件事,放下了就很难再拿起来; 拿起来了,就很难再放下。 最后一次认认真真看纸质书我记得是在毕业后的第二年,因...

  • 读书这件小事

    心理学上有一个“21天效应”,即往往一个好习惯在21天左右就能养成。 暂且不去判断这个理论的正确与否,起码自己这一...

  • 读书这件小事

    荐语 我们时刻活在书论及的各种问题里,渴望能在书中找到答案。但读书这个动作和过程本身存在的问题,反而少被提及。就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这件小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ht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