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23593/167745f4f7552a3a.png)
1
“你说这好端端的人,怎么就创业了呢”?王阿姨正对着小张絮絮叨叨。王阿姨觉得小王的想法实在是太不靠谱了,好不容易读了这么多年书,不安安心心地找份稳定的工作,你看别人家那小陈,小李,小赵⋯⋯
王阿姨供小王读完研究生不容易,特别是在小王很小的时候,小王的爸爸就成了别人家的邻居老王,她实在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读完研究生收入还不如亲戚家那些没读过大学的。我这辈子可全指着他呢。其实也未必要读那么多书的,报纸上说了,那谁开淘宝店也赚了好大一笔钱呢。
“你看报纸上说这茄子生吃好处可多了,能治百病,你有没有关注过这个专家呀,一会我切个你吃吃看吧?”小张一个激灵,每次跟王阿姨聊天,她都觉得自己在看朋友圈中老年最爱转发的各种养生宝典,她赶紧岔开话题,“阿姨,要不我帮你洗菜吧?”“没事没事,你先去喝点汤吧”王阿姨摆手道。
虽然与王阿姨的对话内容基本上除了各种养生偏方就是王阿姨对这个世界的控诉,但是她对我还是不错的吧,自小见惯了各种女性长辈是如何治理儿媳妇还洋洋自得炫耀的小张觉得。她还记得小时候跟母亲去拜访友人,那位面目慈和的阿姨一边和善地为她递上各种糖果,一边撇嘴不屑地跟她母亲说自己的儿媳妇如何在自己面前服服帖帖,不敢高声。小小张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惊吓,之后跟母亲提起,母亲笑着说,你以为嫁人了还能跟在家时一样呢。再稍大一点的时候,就有各种女性长辈对小张各种教育,女孩子不会做饭还嫁得出去?女孩子怎么能连这也不会?娶老婆嘛,关键是要能伺候好自己,女孩子嘛,关键是样样拿得起来,出门在外的,要大老爷们给你洗碗倒茶,你还好意思嘛?也有跟小张交好的长辈说,没关系的,我以前没嫁人的时候也不是什么都不会嘛,现在是家里家外一把手,这有什么可担心的。
担心什么呢?担心自己嫁不出去吗,小张心里也不是很清楚。对婚姻,一直以来她并没有什么向往之情,特别是经过了长期的被教育熏陶之后,为了嫁出去而学着做一个勤劳勇敢的贤妻良母吗,至少她清楚自己并不情愿。也许是我没见过小说中,新闻中那种不离不弃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和婚姻生活吧,小张想。
2
小张刚跟小王一起的时候,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连小王自己都不敢相信。小王问了无数次,为什么会是我呢?因为你特别踏实,因为你能屈能伸,因为你比我勤劳?小张想了很久,最后告诉小王,爱是没有道理的。很多年以后,小张才明白,因为小王太不一样,跟小张从小到大认识的所有男性都不一样。
小张一直觉得,自己家乡的大老爷们,真真正正是“大老爷”,是那种回到家往电视机前一坐,等着老婆来请自己上桌吃饭,吃完点评一番,晚餐就算顺利谢幕了,老婆就可以退入厨房洗碗擦地了的男性。小张的童年记忆中,关于家族聚会就是一大帮女人在厨房锲而不舍地烹饪,一群男性在客厅各种吹牛逼的过程。很多时候,小张差点要以为家里的男性不是政界精英就是商界领袖,跟那谁,那谁可能都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她觉得这世上的男人,基本都是要么好吃懒做,要么夸夸其谈,要么两者兼有之。每每看到网上网友叙述自家好男人的时候,小张都要去看点婚后收起少女心之类的文章压压惊。只有这样,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并不是活在异次元。
直到她遇到了小王,小王有些木讷,但不会对陌生女性谈笑自如随口奉承;小王对政治新闻毫不关心,一窍不通,当然也不会亲切地谈论这谁那谁,小王只有谈到自己喜爱的事物眼睛才会闪闪发亮;小王虽然懒,但也并不会以烹饪做家务为耻。在周围一圈自以为才华横溢、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文学男青年中,小王简直鸡立鹤群。
他除了穷了点、其貌不扬了点,还是挺好的,小张心想。那个时候,小张只要看到小王做饭,就觉得自己满腔的爱意都快澎湃出来了。只要回家的时候,尖酸刻薄的亲戚问,呀,你还不会自己做饭呢,小张淡淡又不经意地说一句,他有空也会做给我吃的。小张有时会想,自己莫非是心理变态了?很多年后,她读到一句话,不再爱一个人是什么感觉,是智商又重新占领了高地的感觉。她也不知道自己的智商是什么时候又开始占领高地的。
他什么都好,就是脾气坏了点。他平时对我挺好的,就是一生气起来就不管不顾了。小张实在不记得自己因为跟小王吵架,独自过了多少个生日,节日。小张哭过,闹过,离家出走过,娓娓道来过,只是一切都药石无灵、回天乏术,就像家暴过后男的总会哭求后悔莫及,事后又再犯一样。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小张恨恨地想。很多时候小张觉得,自己像找了个作天作地的女朋友,可是明明我才是应该作的那个。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是很多年前,小张对张妈妈说过的感悟,作为一个实打实24K纯贤妻良母的张妈妈表示深切反对。那时候,小张还年轻气盛,不曾知道有个无理取闹的男朋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离不开,又无力忍耐。或者小张潜意识里也真的相信,长辈亲戚所说的那样,没有多少男人可以忍受自己吧。很久以后,小张觉得,或许两个人的作指数是个常数A,所以当小张的作指数保持在低水平,小王的作指数就一直处在高位。其实小张心里明白,童年颠沛流离的不愉快回忆,让小王成为一个缺乏安全感,需要贪婪的爱的人,他需要一直更进一步地让你证明,你爱他,爱他就必须满足一切无理的要求,少一分都是不爱。心平气和的时候,她会跟小王说,我知道你有这样的性格不是你的错,但凭什么要我来负担呢?
小张渐渐感到疲累,她不想小心翼翼地说话,生怕又伤害了谁。有时她会想,如果当初没跟小王在一起,现在会是什么样呢?也许是这样生活了太多年,让小张都想不起,自己曾经是怎样一个肆无忌惮的叛逆少女,从不会为了哪个男性憋屈自己,低眉顺眼。
3
风暴来袭往往也不过是一瞬间。那一天,家人重病的小张匆匆赶回家,而照例因为吵架就对小张视而不见的小王并没有来送她。看到亲人躺在重症监护室里,全身插满了各种不知名的管子,表情也不知道到底是睡是醒的时候,小张宁愿他是睡着了。他走得很快。许多亲戚从各地赶来参加仪式。
小张麻木地听着指挥,跪,拜,看着法师舞动的声影,也许,这繁复的仪式可以缓解人类内心的伤痛。很快地,那些痛哭流涕的人都会忘却,到了最后,曾经深爱过的人也会淡忘。人这一生,就真的什么也不剩下了。
如果回首一生,会不会有很多遗憾呢?至少此刻,我想做一件任性的事情。
小张搬走的那天,小王对她说,我知道,我没他优秀,没他有钱。小张很想给他说一段心灵鸡汤,比如你穷的不是钱包,而是思维。可惜小张笑不出来。并没有感人肺腑的“我们就走到这里,从今往后的路你要自己走了”,小王默默地一言不发地把小张送走了。
再见,小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