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则神定

作者: 越自律越成功 | 来源:发表于2024-06-23 08:20 被阅读0次

《庄子·达生》中有一个“老人粘蝉”的故事。

  孔子当年周游列国,路经楚国时发现一老翁在粘蝉,一粘一个准儿。

  孔子对此十分好奇,便上前询问。

  老翁回答说:“最开始时,我在竹竿上沾两个泥丸,练习不让它掉下来。

  后来慢慢升级到三个泥丸、五个泥丸……

  如今,我粘蝉时心如止水,绝不会因为外物而分神。纵然天地之大,可我眼里只有蝉。”

  孔子听后连连赞叹,不由得感慨:“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一个人若能保持静心,全神贯注去做一件事,那还有什么能影响你呢?

  可在这物欲横流的世间,我们的心神总是容易被分散。

  太在意得失,太顾及成败,太纠结取舍。

  于是人就在熙熙攘攘的焦灼中,变得越来越  无所适从。

  书画家袁茂林,曾因自己的书画名噪一时。

  盛名之下,邀请他参加展览的人几乎踏破门槛,重金求画的人也是数不胜数。

  他的内心开始变得浮躁,心思也全被名利吸引。

  然而,当画画的心不再纯粹,他的灵感渐渐枯竭,创作也变得吃力,最后,他竟什么也画不出来了。

  无奈之下,袁茂林选择关门谢客,一个人跑到深山老林去清修。

  没有了外界的打扰,他的内心重回清净;每天游走在山水之间,他的精神也得到极大的滋养。

  他终于又能心平气和地坐在桌前画画,把从山间捕捉的灵感呈现在画卷上。

  在潜心的修炼中,他的画技不断精进,他本人也终成一代大师。

《庄子·外篇》中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

  当水处于静止状态时,它才能映照出万物。

  人的精神也一样,只有在宁静中才会更加清晰和明澈。

  境界越高的人,往往越懂得在静中修行。

  给心留一份清净,安顿好自己的灵魂。

  不受外境羁绊,不为当下所困,任凭世事变化,你也能安定从容。

相关文章

  • 养神决

    神为心所主, 养神必先养心。 心静则神安, 心动则神疲。 心为神所主, 养心必先养神。 神安则心静, 心动则神疲。...

  • 静字诀

    近因心浮气躁,读“静”之书,得“静”字诀。 “身静则生阳,心静则生慧,气静则生神,神静则生精。静则定,定则得。”静...

  • 心静神安

    【原文】 心者,神之舍也,心静则神安,心动则神疲。(明·龚居中《万寿丹书》) 【大意】 心是藏神之所,心静则精神安...

  • 心静则心定

    无论现实多么喧嚣,周围好不热闹,在我内心还是固存着一块安全区域,它不轻易示人,甚至不被自己察觉,只有在遇到不寻常的...

  • 心有多静,福有多深。

    古人云“心静则神悦,神悦则福生” 心静是在世俗浮躁中能沉下心头的骚动。 心静是遇小事不草率,面对大事不慌张的沉稳。...

  • 心静则神安

    静心这个词一开始听说,联想到的都是一些得到高僧或者一些世外桃源中的高人才拥有的,后来随着自己年龄的不断增长,...

  • 心静则神悦

    静 是一种智慧 古人云: “定能生静,静能生慧,慧生万物。淡定下来才能心静,才能智慧丛生。 正所谓:心静则清,心清...

  • 心有多静,福有多深

    01 古人说:“心静则神悦,神悦则福生。” 心静,是在世事喧嚣中,能够压下心头的躁动。 是遇到小事不草率,面对大事...

  • 心有多近,福有多深

    古人说:“心静则神悦,神悦则福生。” 心静,是在世事喧嚣中,能够压下心头的躁动。 是遇到小事不草率,面对大事不慌张...

  • 心有多静,福有多深

    古人说:“心静则神悦,神悦则福生。” 心静,是在世事喧嚣中,能够压下心头的躁动。 是遇到小事不草率,面对大事不慌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静则神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xl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