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宋丨如此网师园

作者: 云起龙飞 | 来源:发表于2021-12-06 18:49 被阅读0次

    在苏州的众多园林中,网师园是第一个在夜间向游人开放的园林。华灯初上,上演非常具有苏州代表性的昆曲、评弹、古琴、民乐等精彩节目,无疑成为了古城夜晚最优雅的所在。

    网师园夜色虽美,但我并不喜欢夜游,那时去网师园,正是暮春。暮春午后,带些慵懒,眷恋春意,网师园里的芍药开得正好。

    网师园隐于窄窄的小巷深处,占地约八亩。它的前身是南宋淳熙年间,官至侍郎的扬州文人史正志罢官隐退后的住宅,原因藏书万卷,故名万卷堂。清乾隆年间,官场失意的光禄寺少卿苏州人宋宗元退隐故乡苏州,购得此地筑园,初名“网师小筑”,后名“网师园”。

    网师乃渔夫、渔翁之意,含有隐居江湖的意思,网师园便意谓“渔父钓叟之园”,细思之下颇有韵味。

    网师园直到今日依然与普通人家为邻,颇有“大隐隐于市之感”。跨入网师园不起眼的雕花门楼,穿过正厅,宋代江南的风雅扑面而来,宛如一幅水墨山水长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网师园是典型的府宅园林,东宅西园,以水为中心,享台楼阁临水而筑,布局精巧,结构紧凑,清新而有韵味,是当之无愧的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现在的一些仿古园林以此为蓝本,中国第一座被复刻海外的“明轩”就出自网师园。

    中部的主园,以彩霞池为中心,环池廊、轩、亭翼然,夹岸有叠石、曲桥,疏密有致,相得益彰,古树花卉与建筑、山池相映成趣。

    网师园之美,美就美在方寸之间大有文章。站在在月到风来亭内,池岸低矮,沿池一周的假山、花木和亭榭,所置山石、花木也不高大,使水面显得开阔,山水错落映衬,疏朗雅适,增添了园中秀丽景色。

    彩霞池一汪池水平静如镜,池四周建筑形体各异,装修精丽,其倒影又与天光浮云交映于碧波之中,美到令人窒息的观音兜山墙在池水中的倒影,是网师园最美的画面,我被此美景深深醉倒。

    从南宋到清代,再到近代,网师园几度易手,但每一代人都怀抱着隐于城,更悦于心,让网师园得以传扬。园中景物都得名自诗词名作,似乎在园中能嗅到缕缕墨香,也能感受到园主人的学识与气度。

    步入濯缨水阁,凉风习习,水波荡漾。“濯缨水阁”取自《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园主以此自喻清高,表现不受世事影响,洁身自好的高洁品性。

    “竹外一枝轩”取自苏轼“红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之诗意。轩像轻巧的船舫,与高大的二层楼集虚斋,一前一后,参差错落,富有变化。

    一条由南至北、高低起伏的爬山廊名为“樵花径”,取意于宋人诗句“归舟何虑晚,日暮有樵风”。在廊内蜿蜒行走,侧畔一片波光云影,北岸有老树浓荫,南岸有黄石云岗,极富野趣。

    池西的“月到风来亭”,享名取自唐代韩愈诗句“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和宋代邵雍“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站在小拱桥上看彩霞池,为什么我会对网师园一见如故,甚至有些迷恋呢?园林仅是人工造成,它不够豪迈,其实我想若不能通览天下景物,如能将它们缩成一围,布之四周,四时赏玩,当然最好不过的了。

    沿着长廊到达“小山丛桂轩",站在轩内,濯缨水阁和竹外一枝轩隔水相望,东侧的射鸭廊和西侧的月到风来亭遥遥相对。“小山丛桂轩”是受《楚辞小山招隐》“桂树丛生山之阿”和北朝散文家庾信《枯树赋》“小山则丛桂留人”的启发。假山上种枫树、桂树和南天竹等秋季观叶植物,安静雅清,产生“桂树丛生山之阿”的意境。

    从彩霞池西北的平板曲桥西行,就可见到书有“潭西渔隐”的小门。淳熙二年问世的《史氏菊谱》就反映宋时史正志园居生活中栽花艺菊、读书写作的逸趣。如今的网师园内并未栽菊,以牡丹、芍药为特色花卉,但菊花的意象却以另一种形式存于园中。殿春簃洞门砖细门额上,有“真意”两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何尝不是一种如菊花般品性高洁的文人精神的传承。

    殿春簃小院精巧古雅,盛植芍药名种,花容绰约,花街铺地,奇石当户,别有一番天地。“簃”,原意指高大屋宇边用竹子搭成的小屋。“殿春”,指春末。春季芍药开花最晚,宋苏东坡有“多谢化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的诗句。殿春簃以诗立景,以景会意,具有工整柔和,雅淡明快,简洁利落的特色。

    现存的苏州园林中,完整的宋园虽近绝迹,但宋人的审美意趣在网师园却不难寻到。网师园内有三处宋代遗迹,于是,一路走过时,我刻意寻找了南宋遗踪。

    网师园著名的藻耀高翔雕花门楼,我被雕花的精细深深震撼到。藻耀高翔砖雕门楼的南枋,嵌有砖雕家堂,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是主人祭祀的地方,以前苏州人家很多都有这个布置。现在,所有苏州园林中,只有网师园还保留着了,这一处是宋代的遗迹。

    横跨于彩霞池东南水湾处的引静桥,似一钩新月,小巧玲珑,风姿绰约。它的长度虽仅有2.4米,却石栏、石级、拱洞一应俱全,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拱桥,三步就可踏过,故俗称之为“三步小拱桥”。池塘在小拱桥的衬托下,更显空旷浩渺。桥侧涧壁处篆书“槃涧”石刻二字也是宋代遗迹。盘涧,取自《诗经.卫风.考盘》“考盘在涧,硕人之宽”之诗意,指山林隐居之地,园中有书条石中记载着,这“盘涧”二字为宋刻。

    画轩前的两棵古柏奇树,一棵是两百多年历史的白皮松,醉人的美;另一棵,就是相传为南宋万卷堂园主史正志手植的古柏,这棵植于园池东北角的圆柏树龄已有930年,是现存苏州园林中最古老的树。古柏高达十余米,是全园最高的景物,虽然顶梢已枯,但三个侧枝仍活着,似飞龙在空中翱翔。

    悠悠岁月沧桑,那些故去的人和事早已消散风中。身处网师园,在淡淡清风陪伴下,观看园中美景,品味着融入景观中的诗情与画意,感受到的便是穿越时间与空间,在走近自己的方寸之心,然后发现无尽的美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宋丨如此网师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zi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