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因黄袍加身,而登上皇帝位的赵匡胤开创了宋朝,宋朝享国319年,于公元1279年正式灭亡。
在整个宋朝里面又分成了北宋和南宋,这个是根据当时宋朝都城位置来定的,一个在北一个在南;1125年因为金国的大举南侵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后来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
南宋主要是跟蒙古之间发生故事,金国当时也走下坡路,被蒙古给灭了,而宣告南宋灭的关键一战整整打了6年,这个就是今天要说的襄阳之战。
这场战争的参战双方就是当时的南宋跟蒙古了,这场战役从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的。
当时南宋的指挥将领是吕文焕、李庭芝;而蒙古方面的指挥将领是阿术、史天泽;这场战争投入的兵力达到了32万,其中南宋是15万,蒙古是17万。
襄阳城地理位置上太特殊了,襄阳城跟樊城南北夹汉水互为依存,“跨连荆豫,控 扼南北”,地势十分险要。
咸淳三年(1267年)十一月份的时候,有一个南宋的降将叫刘整,就跟当时继承了汗位的忽必烈献计,要灭南宋的话“先攻襄阳,撤其捍蔽”,他认为南宋如果“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下也”。
忽必烈听了他的计策,就改变了攻宋的战术,战略调整为主攻襄阳,就这样当时蒙古跟南宋的战场由川蜀战场转变成了荆襄战场。
咸淳四年,刘整、阿术兵两人领兵围困襄阳和樊城,南宋方面也知道襄阳的重要,所以也多次派兵来增援,但是都被打退了。
咸淳五年忽必烈又增派了丞相史天泽助战,当时蒙古已经意识到襄阳城很难打,直接在城外四周修筑城围,并封锁汉水。
咸淳六年,也就是襄阳之战的第4年,当时朝廷先后调派了多路人马增援襄阳都被打退了,这一次就命李庭芝以京湖制置大使督师入援襄阳。
要说南宋灭亡的关键一战是襄阳之战,那么解救襄阳困局关键的一次增援应该就是李庭芝这一次,但是却被当时南宋朝廷的权臣贾似道给耽误了;
李庭芝是南宋的名将,拥有着卓著的功勋,他的出现虽然未必能够改变这场战争的结果,但是至少可以改善目前襄阳城的困境。
当时让李庭芝增援襄阳城的决定是前一年,也就是襄阳之战的第3年下的,但是却直到到襄阳之战的第4年6月份才正式出兵。
当时南宋有个常败将军叫范文虎,是南宋殿前副都指挥使;他是贾似道的亲信,当时就直接给贾似道写信,“爸爸,我率兵几万人进攻襄阳,一战即可平敌取胜,只是不要让我听命于京湖制置使,事成则功劳归功于恩相。”
贾爸爸听了当然很高兴了,就准了,就这样李庭芝带来增援襄阳城的几万兵力最终指挥权都归于常败将军范文虎,李庭芝要出兵的话还得他允许。
那范文虎草包一个,根本不会打战也没有心思打战,整天在军中带着自己的漂亮小妾作乐,李庭芝多次想进兵,范文虎回答说:“我派人取旨令还没回。”第二年六月,汉水泛滥,范文虎不得已才令出兵,军队还没到鹿门,中途就逃走了。
增援被打退,突围也突围不出去,再加上长期被围困城中粮饷断绝,终于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这一战历时近6年,以南宋襄阳失陷而告结束;
在蒙古灭南宋期间,围绕着襄阳的战争其实算起来有长达38年之久,最初开始时间是公元1235年宋蒙之间的军事同盟破裂之后在襄阳开战。
在这38年期间,襄阳城也是一波三折,经历了失守与收复、再失守与再收复;而咸淳三年(1267年)开始的襄阳之战是南宋灭亡的关键一战,所以后世人说的襄阳之战通常就是指这6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