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几天的时间读完了龙应台和安德烈母子三年的通信集——《亲爱的安德烈》,深深地被折服。
被打动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很少见到父母和子女之间这样随性而又有深度的交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母子二人都个性十足,却又差异极大。
有读者说,龙应台的文字“理性感性兼具而又融贯东西”。确实,这是一位思想上既有锋芒又有深度的作家,但是在儿子的面前,她又不缺少每一位母亲都有的柔情和牵挂。安德烈虽然一再说自己很懒很随性,但他所具有的思想深度和独立的个性,国内年龄相近的青少年恐怕也少有人企及。
但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让我们看到了亲子沟通的必要,方式,以及界限。生活中,不止一次听那些儿女处在青春期的父母诉说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到底怎样做,才能减少甚至杜绝这种不良的现象呢?从龙应台和安德烈的通信中,我们或许能够探得一些答案。
亲子沟通的前提——尊重
中国传统亲子关系中的尊重是单方面的,说到亲子间的尊重,大家自然就会觉得是子女对父母的尊重,而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从来谈不上尊重二字。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非常严格的伦理制度,在这套伦理中,子女的地位是低于父母的,这就注定了二者之间是不可能对等的。所以,中国的孩子,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亲情、物质,却唯独得不到尊重。
而西方的亲子关系中则强调孩子的独立人格,父母和子女在人格上是对等的,所以,他们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
这种思想在纪伯伦的一首诗中表达得非常明确: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龙应台曾在美国读书,又在德国生活多年,所以,即使她从小在台湾长大,心里打上了中国文化的底色,但她的思想也有深受国外影响的地方,对孩子非常尊重即是影响之一。
比如,对于抽烟的安德烈,龙应台写道:
我看着你点烟,跷起腿,抽烟,吐出一团青雾;我恨不得把烟从你嘴里拔出来,丢向大海。可是,我发现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你要记住,你面前坐着一个成人,你对他就得像对待天下所有其他人一样。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个人”。他就是一个“别人”。
正是有了这种心态,安德烈和妈妈才有对话的基础。
所以,想和孩子有良好的沟通,我们要先学会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是亲子能够进行沟通的基础。
亲子之间,需要一座桥梁接纳——爱的核心
父母与子女注定要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而时代的差异也注定了成长环境的差异,注定了价值观和个性的差异。
父母子女虽然感情深厚,毕竟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对同一问题看法不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龙应台生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那正是台湾最贫穷的时候。而安德烈生活在世纪之交,在各方面都领先于世界的德国,母子二人各方面存在差异,是很自然的事情:他们听不同的音乐,他们有些不同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
安德烈对母亲的衣着审美不屑一顾:
你穿衣服,哈,有时我觉得,你就是披上一个装马铃薯的麻布袋或者盖上一条毯子,那美学效果也差不多。
可是这样的龙应台依然是他最爱的妈妈。
除了抽烟的安德烈,作为母亲,龙应台在听到儿子的说自己可能无法超越父母的成就,她说只要你快乐就好,哪怕将来去给河马刷牙。
哪个父母不想让孩子有成就呢?但是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注定都要平凡一生。对龙应台来说,也是一样的心情。但儿子说出自己的情况之后,她能接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对于儿子信中写出的那些懒散、那些贪玩,她从来没有指责,没有提出更多的要求,因为那是儿子自己的个性,她知道她必须接受,因为那是儿子性格中的一部分。
假期里,龙应台满心希望和两个儿子一起去旅游,但母子三人在一个城市,儿子们却不愿意和她住在一起,因为他们需要独立的空间。虽然内心有些失落,但龙应台还是本着接纳的心态,按照孩子们希望的那样去做了。
生活中,你有没有想改变孩子的想法或做法呢?我们从来就只想让孩子按照我们设想的方向去成长,但孩子常常会成长为他自己的模样,而不是你想让他成长的那个样子。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只有敞开心怀,接纳他们,然后才能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最好的亲子教育——沟通
在尊重的基础上,接纳一个不是你理想中的孩子,只有这样的心态,亲子之间才有沟通的可能。
龙应台做到了,所以,儿子安德烈才愿意和她在信中交流对很多问题的看法。
他们讨论各自心中对归属感的困惑:安德烈因为德国历史上的纳粹问题而羞耻;龙应台因为台湾和大陆的关系而产生归属上的困惑。
他们讨论音乐,讨论穿着的艺术,讨论爱情,讨论文化的差异,还讨论对于社会事务的参与等问题。
一个是眼界开阔,思想有深度的母亲,一个是个性独立凡事都有自己主张的儿子,他们之间的碰撞注定让人拍手叫好。
亲子之间需要一座桥梁。如果我们能用尊重、接纳、沟通这三块板去建设这座桥梁,相信你也能够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