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24612/c323e77059aff74c.jpg)
我怀疑那个充满田园乡土气息的油麻地就是曹文轩先生小时候的家。桑桑,真诚且善良,调皮爱表现,勇敢又胆怯,嫉妒而宽容的孩子就是童年的曹文轩自己。
封皮上写着纯美小说,纯美不是喜气洋洋,没有矛盾的桃花源。恰恰相反,小说中处处充满了苦难的味道,我嗅到弥漫在字里行间的苦涩的国槐花香气:纸月的单亲出身,秃鹤受人嘲弄的秃顶,杜小康家境的迅速衰落,倔强的细马在困境中成熟,白雀和蒋一轮老师阴差阳错的恋情,桑桑致命的鼠疮,温幼菊孱弱的药罐身子,桑乔刻意掩饰的卑微的出身……这里简直就是苦难的集结地!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承载着曾经的或现在的苦难。
这苦难就发生在沈从文《边城》里一样的诗情画意的河边校园,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凄美”。古诗里才有的意境,连同孩子们的名字都是小兽物的名字,多么可爱,多么真真切切的童年——那些让我们哭哭笑笑的故事会像一条弯弯的勾子,勾起你我记忆深处的童年。小桥流水人家,那里有金色的草房子,有香甜的麦地,有大片大片郁郁葱葱的艾草,有成群结对飞过天空的白鸽,有红林似染的枫树林,有自由自在的走路一摇一摆的鸭子……
悲情是克制的微笑,美好是蕴藏的善良,美得纯粹,一点儿都不飞扬跋扈。这里的苦难是隐忍的,却又是无法被淹埋的!
我爱极了曹先生笔下的景色,真实,恬静而美丽。我爱极了曹先生笔下的人物描写,除了红门,每一章都以一个人物的名字命名,在这独属于每个小人物的舞台上,曹先生都浓墨重彩地铺陈、渲染其独立的个性,桑桑是贯穿于这一个个故事与人物叙述的主线。就连出场不多的反面人物谷苇,吃水饺的一段,寥寥数笔,小气鬼“谷苇”的形象便栩栩如生,悄然立于纸上。我爱极了曹先生笔下的故事,那些信手拈来的构思情节,就好像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昨日事。
对于苦难,他们采取一样的态度——默默地承受,除了默默地承受,还有别的法子吗?我们看到这样的一群人:像芦苇一样坚忍不拔,柔软中盘着撕扯不断的植物纤维!骨子里的坚强或许就是来源于这绕地而生的河流,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淳朴百姓。
无论苦难如何残酷,曹先生总给人以无限的希望:杜小康从苦难中汲取力量向阳生长;纸月和白雀离开了油麻地,去她们梦想的地方;桑乔最终找到了救治桑桑的医生,自己也逐渐接纳自己的身世;纠结回头的细马带着妈妈看好了她的阿尔兹海默症……生活是人最好的课堂。
苦难带来的不仅仅是叹息和眼泪,更多的是力量,人们从痛苦中清醒,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寻求美好的生活,这苦难于他们有了巨大的正向意义,让他们更加笃定,满怀信心,憧憬金色未来。
最优秀的引导者应当是让人对未来抱有希望,对生活充满热爱,并努力自觉地鞭策自我去实现它!希望是生命的翅膀,带着我们飞翔,只要是心中所想,哪怕是云端,又何妨!希望的力量让人蓬勃精神,催人奋力前行,成年人也不例外。
我站在走廊上,望着窗外,层层叠叠、纷沓而至、密密集集的楼宇空隙间,有一簇簇、一团团、一带又一带的绿叶正在浓郁地生长,仔细辨认,尽是些高大的白杨或梧桐树的顶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