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月亮与六便士》

作者: Ooutstanding | 来源:发表于2019-11-01 23:41 被阅读0次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

    “即使只靠一只画笔,沦陷于贫穷之中,我孤独而炽热的灵魂也无法和画画儿分开……”如果说《月亮与六便士》只是简单的世俗和梦想的抉择,它还不足以深入读者的内心,而更多的在我看来,发人深省的是斯特罗伊夫一生由安稳到抉择,由贫穷到疾病,从一而终的坚定到死亡。

    可能到现在我都无法理解抛家弃子丝毫没有内疚之心的斯特罗伊夫,也从未感受到某种强大的力量驱使着我在平凡的生活中如何找寻自我。就好像毛姆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月亮重要,六便士也重要,性格即命运,命中注定哪样就是哪样。很多天赋异禀的艺术家,都会有某种洁癖,都会相对来说孤独寂寞,且近乎偏执,应该是这种与众不同造就了他们的非同寻常吧!

    毛姆还提到一个传奇人物——亚伯拉罕,公认的出类拔萃的内科主治医师,只要是人类诸事是可以遇见的,他毫无疑问会青云直上,达到职业生涯的巅峰,然而在一次度假后提交了辞呈,在亚历山大的医疗部门挣着三核桃俩枣的检疫员之类的差事。后来亚伯拉罕提到,像是某种启示,在这里猛然间他感觉到了一阵欢欣鼓舞,一种美妙的自由自在的感觉。有人说“事实上光靠脑子好成不了气候,能成大器的要靠性格,亚伯拉罕这人没有性格。”假若如果论没有性格的人,谁会不假思索地扔掉大好前程?我们又能用什么来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把生活糟蹋了?世间繁杂,有的人向往功成名就,有的人追求宁静致远,无所谓成功与否,应该取决于我们怎样看待生活,取决于对社会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对个人有什么要求

    书中一段话让我反复斟酌——我认为,有些人生来就生错了地方。偶然事件把他们抛进了特定环境中,但是他们总是怀有一种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的乡愁。他们在他们的出生地是陌生人,而他们孩提时代就熟悉的绿叶遮阴的小巷或者玩耍过的熙熙攘攘的街道,也不过是人生旅途的一站。他们在自己的亲朋中生活一辈子也形同陌路,在他们唯一熟悉的场景中落落寡合。也许就是这种陌生感,让人远走他乡,漂流四方,寻找某些永久性的东西,让他们可以牢牢地依附在上面。也许某种根深蒂固的返祖诉求,督促这种彷徨者回到他祖先在历史的懵懂混沌时代离去的故土。有时,一个人偶然来到一个地方,他莫名其妙地感觉他属于这里。这里就是它苦苦寻求的故乡,他愿意在他从来没有见识过的环境里安居下来,仿佛这种环境是他们生来就似曾相识的。他最后会在这里寻找到宁静。从离开校门的那一刻,我就想着去离家最远的地方工作,从小也思索着嫁到离家远一点的地方,其中的原因我自己难以说明白明白,我爱我的家人,爱身边的亲人,也会时常惦记,但某种感觉就会告诉你,该去哪儿,该怎么做!如果说以后有人问我为什么,我可以用这段话去回答他了。

    然而现实生活中,需要考虑的东西会更多,在当下的城市,比较平和,治安好,政府办事效率也高,工资能够满足偶尔的旅行和各种娱乐消费,可以跑跑步,看看书,再稍微勤奋一点,考个高点儿的学历…但是另一方面,想对于社会渴求更多一些,再多挣一些钱,能够支撑说走就走的旅行和不眨眼的消费,只能逼迫自己下个决心,十分努力,只为每一年比前一年好一些。如今的我好像习惯了“六便士”下的世俗琐碎,细细分析下,我与斯特罗伊夫的区别是,他能够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内心,我却很难做到努力和专注,更多时候都在利益的取舍,而不是自我价值的一步步实现!道理我们都懂,平凡之所以平凡,大概是很多人,永远都无法迈出那一步吧!

    月亮与六便士

    世间有太多的选择,我们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如果提前知道,谁都不会去冒险尝试吧!很多抉择大抵是性格使然,环境和价值观影响,在我看来,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没有道德绑架,没有恶意评判,才是对其他生命最好的敬畏!我感动于即使穷困潦倒的处境,还能够借钱给斯特罗伊夫的船长,常叫他来家里吃饭的蒂亚雷,不辞辛苦走十四公里小路去给他看病的医生,即使被斯特罗伊夫祸害地失去妻子失去家庭却舍不得毁掉他画作的德克,还有陪伴他成就他至生命终结的妻子阿塔…是这些人成就了一个不平凡的生命和一幅幅杰作!

    初心

    月亮也好,六便士也罢,只要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不断追求,都值得尊重!

    ——————

    后来看到鲁豫的节目里,遇见了当年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辞职的女教师顾少强现在的模样,当初确实看了三个月的世界最后止步于成都的某个古镇借钱开了客栈,于是质疑的声音出来,为什么你不去看世界了?你现在怎么商业化了?然而她才是真的在践行诗与远方的人,天马行空的理想,又脚踏实地地去生活,基于现实,却放眼于世界!有自己的经济来源,有志同道合的老公于夫,有乐观开朗的女儿小鱼儿,可以和于夫轮流出去旅行,也可以时不时一家三口外出游玩。她同样让我们看到,人格的独立不会因为柴米油盐,照顾孩子而磨灭掉。诗和远方是顾少强一生的追求,也正是因为所见所闻才成就了她知识的储备和生活的眼光!对女儿,她觉得“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她会带小鱼儿看到世界的各种可能性,引导女儿做自己想做的,希望她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这种快乐不需要别人定义!很多时候我们都忘了听从自己的内心,觉得人们说的好工作我也想去做,人们说的孩子别输在起跑线上就拼命给孩子报补习班……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好与不好只有自己知道

    所以悦纳自己,找到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生活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月亮与六便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xc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