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感觉很累,也很焦虑。
主要是因为两孩子的事情,大的要高考,小的上学比较费事,这么多年了,第一次感觉特别累。
进入初夏,天气变热了。每天感觉昏昏沉沉的,提不起精神。也没什么胃口。
几年前,就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无奈因为疫情的缘故,只能蜗居在家,每天就在小区附近转转。
一成不变的生活,鸡毛蒜皮的日子,将人磨得失去了热情。
看到抖音里都是关于520的文案,才发现,今天是520 ,又是表白,送礼物的日子了。心语老师发了一篇文章,写的也是关于520的,只是他表达的爱不限于男女情爱,有朋友之爱,父母之爱,还有爱自己。这爱就变得辽阔,深远了。
七彩在群里发了一束钢丝球做成的花,取名永不生锈的爱。这创意肯定是男人想出来的吧,不送玫瑰花就罢了,居然送钢丝球,是让女人一辈子围着锅台转吗?
又刷到一则文案里写,520不如502好,因为502粘得牢,永不变。而520则不一样,可以对你说,也可以对她说。是世界变了,我们不再相信爱情了吧!
有时候,我看到那些热恋中的情侣,很羡慕他们,不是因为他们年轻,长得好看,而是因为他们还有热情,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可以为了爱情奋不顾身,可以为了理想勇往直前。而我们中年人,当热血退去,只剩下生活对我们无情的鞭打,渐渐地,我们变得麻木,开始臣服于这个世界。
就连爱,也难以感受到,体察到了。而感知爱,也是一种能力。成年人的世界,压力总是被藏起来,人们习惯了自我排解,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自我排解,久而久之,就影响了身体健康。
压力总是和焦虑如影随形。都是对当前现状无法掌控无法排解的过度担心。陶勇在《目光》一书里写了排解压力的两种方法:一是自我的正念冥想,当感受到压力时,给自己十分钟的时间,放空大脑,静静感受身体的变化,感受纷杂的思绪,让压力和坏情绪得到缓解。二是寻找外部帮助,如向亲戚朋友诉说,当你倾诉时,就是正视它的过程,慢慢地会发现,它也不过如此。以后我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压力有时也是自己给的。如果我们只管尽心做到,至于结果怎么样,我们不关注,不在意,只着重于过程,那么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压力和焦虑,虽然我也知道这个道理,但到底还是很难做到。当一个家庭将所有教育孩子的重任都压在一个人身上时,如果达不到期望,可能家人会失望,自己也会失望。更怕的是,会由此失去了生活的热情,不断地否定自己,陷于内耗的情绪当中。
懂得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做不到知行合一,此生还要不断地修行。
给老公打了个电话,想问问他在干什么。结果,他竟然不接。接连打了几遍,还是不接。我猜一定又在喝酒了,不方便接。无论医生怎么劝说,让他为了自己的身体,把酒戒了,他只是说以后少喝,但终究还是戒不了。
算了,不等电话了,也没什么事。
正准备看书时,微信里来了信息,是个520的红包,红包下面是他发的信息:老婆,节日快乐。是老公发的。想必是因为没接电话心生愧疚发的吧,每次他感觉我不高兴时都会用请吃饭 ,买衣服之类的小恩小惠来向我表示道歉,就是从来都不会说声对不起。现在他不在身边,就用红包代替了。
给他回了信息,说了声谢谢。刚刚有点失落的心情,因为这个温暖的红包,变得没那么糟了。
罗翔老师曾说过:“我们永远不要在自己所看重的事情上,投入不切实际的期待,附加不着边际的价值,因为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有限的人与事物永远无法承载我们无限的期待。”
是的,放下执着,放下期待,一切顺其自然,等待水到渠成的那天。而我,也应该坚守自己想做的事,努力过好每一天。不设限的人生,才是值得我们永远追求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