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印第安语意为“伟大、神奇的土地”,与俄罗斯西伯利亚隔白令海峡相望,部分土地在北极圈内。这是美国最大的一块飞地(与本土的联系被加拿大隔开),面积170多万平方公里,占美国领土面积930多万平方公里的20%,是美国面积最大的州,人口70多万。1861年南北战争后,美国政府为感谢俄国对美国统一的支持,在1867年4月,由时任国务卿西华德主持,用令沙皇十分满意的价格720万美元购买了这块土地,1867年10月18日土地合约生效,这一天被阿州定为“阿拉斯加纪念日”。当时美国国内一片质疑声,认为花这么多钱买一块无用冻土亏大了,嘲笑这块土地是西华德国务卿的终身冰箱。国务卿却声明,现在可能没用,也许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会因买到这块地而从中得到好处。
阿拉斯加在1867年以前是俄国在美州的殖民地,当时为防止工业革命后强大的英国从阿拉斯加进攻俄国,沙皇急于贱价卖掉荒凉的阿拉斯加,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捡点钱算点钱,没想到美国却给了720万美元巨款,沙皇认为赚大了。现在来看,谁亏谁赚一目了然,美国血赚了!多年来,在阿拉斯加民众积极奔走呼吁和强烈要求下,1959年1月3日阿拉斯加正式成为美国第49个州。
1、冰峡港—胡纳部落
央视纪录频道曾播出纪录片【野性阿拉斯加】,展示了其广褒、原始朴实的自然美。我们乘邮轮深入不到腹地,主要通过停靠沿海的几个特色漂亮小镇来感受、体验阿拉斯加的魅力!邮轮停靠第一站是冰峡港,在这里主要参观土著印第安人的胡纳部落和部分游客出海观鲸。这天,冰峡港风和日丽,用温暖的阳光喜迎客人。游客们被大海、森林等美景和印地安人文化深深吸引:
看到胡纳部落青年敲锣打鼓迎接游客后正在休息,我们真切感受到已站在了阿拉斯加土地上,而不是梦幻!
来到冰峡港游客服务中心,人们可在这儿乘坐巴士去胡纳部落。
我们坐的这辆车驾驶员兼解说是位50岁左右的本地男士,他很热情地为游客介绍胡纳部落。该部落现有人口760人,1754年第一批土著人来此定居,随着迁来人口增多,逐渐形成村落,实际上是个渔村,人们以捕鱼为生。1946年胡纳部落正式由阿拉斯加管辖,部落有一所小学,包括学前教育孩子都在这里学习,小学毕业后要上中学的就要离开这里去外面读书。现在的胡纳部落以旅游业为主,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已融入到现代文明进程中,土著人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多已成为历史记忆和旅游项目。他说自己非常热爱这儿,除1984—1987年服兵役离开过胡纳部落外,一生都生活在冰峡港地区。在听介绍中,不知不觉车就到了部落中心-议事厅,驾驶员告诉大家下车自由活动参观,返回时在此上车。来到部落议事厅,拍下两张。
前面围着的人在看什么,去瞧瞧。哦,当地人正在向游客介绍几根大圆木的用途,可制作独木舟和图腾柱(这儿随处可见印地安人的图腾柱)。
部落民众的住宿主要分布在议事厅附近,建有玩乐设施,小学、教堂、商店等。
部落小学:
纪念品商店里有一个小陈列室,室内墙上挂满了阿拉斯加州的老照片,简介了阿州。其中州旗很引人注目,据图片上介绍(女儿翻译),这面旗帜是由一名13岁儿童在1927年设计的,1959年当阿拉斯加正式成为美国第49个州时,这面旗帜正式成为阿州州旗。
从部落聚集地往前走不远,就是过去的海边渔村码头,如今停靠着许多游轮,一派宁静祥和。
大树上的白头鹰(美国国鸟)吸引了我们兴趣。
这是一个家族建的如花园般的墓地:
返回时间已到,上船前抓紧拍照,留下对胡纳部落和冰峡港的美好记忆。
2、阿拉斯加首府—朱诺
邮轮停靠第二站是阿拉斯加州的第三大城市即首府朱诺。这是美国唯一不通陆路汽车的首府,与外界的联系全靠飞机和轮船。面积8千多平方公里(是全美各州府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已超过特拉华州全州面积),全市有3万多人口,在全美乃至全球都属人口最稀少的城市之一。朱诺是美国买下阿拉斯加后建立的第一个城市,是在朱诺山脚下沿海边金矿开采者们的营地基础上而兴建起来的,城市名称为两位建城者之一。
到朱诺这天气温骤降,风大雨大,真是风雨交加,天气寒冷(阿拉斯加就是这样的气候)。我们幸好早已准备了厚衣裤和雨衣雨鞋等装备(注意:即使夏季去阿拉斯加,厚衣裤和雨衣雨鞋都必须提前准备好)。拍点码头景观:
靠近码头的街道及建筑:
“朱诺欢迎您”标语前一定留影纪念:
这是在车上照的州府大楼:
要观赏朱诺全城风貌,必须坐缆车上山。我们不顾风雨交加和寒冷,坚定信心上山观景。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朱诺全城就在眼皮底下一览无余!山上观景效果确实好,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只好如此。
山上游人不多,这就使我们能近距离观赏到被人们收养疗伤的美国国鸟白头鹰。
到朱诺后,船上游客根据自己所选择的自费项目分别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前往目的地。最远是狗拉雪橇(这是生活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传统交通工具),人们要坐直升飞机前往。观鲸鱼次之,约两个小时车程。预约车(包往返)准时到达,驾驶员很健谈,女儿与他进行了愉快交流。据驾驶员介绍,他是墨西哥裔的美国德克萨斯州人,有4个子女,大儿子已定居朱诺,每年夏季父子俩来此工作。他及家人从未到过中国,以后一定要争取来中国,我们热情欢迎他们全家人来中国旅游,并向他介绍了中国的发展情况。驾驶员还介绍,朱诺市虽只有3万多人口,教育发展却很好,全市有5所小学,4所初中,2所高中,1所州立大学。
车一到观鲸码头,早已迎候在此的船主即刻把我们接到船上,立即前往观鲸海域。美女船员拿出鲸鱼模型,向我们介绍鲸鱼概况。鲸鱼是地球上最重的动物,重达25-45吨,相当于7-9头大象的体重。这里鲸鱼是每年夏季从夏威夷经太平洋长途爬涉一个多月来此觅食避暑的。
鲸鱼体重庞大,可动作敏捷,瞬间就跃出水面潜入海中。这时风大浪大,我们最初去的海域极不易拍到较好鲸鱼照,船主见状,又将船开往另一片观鲸海域,保证我们看到拍到较好鲸鱼。此处海域除我们外,还有几艘观鲸船。这儿鲸鱼很多,凡冒水柱处都是鲸鱼,周围和头顶很多海鸟在争抢鲸鱼吐出的食物。
女儿摄影技术好,动作快,拍到了鲸鱼好照片:
返航途中,船主见一航标灯上挤着一群海狮,将船开慢让我们拍下这一精彩镜头。
观鲸完美结束,老覃因冷得遭不住,只有赶紧回船。我与女儿去了朱诺市最有名的帝王蟹餐馆,真是名不虚传,吃客多,味道好,价格贵。
我们在朱诺游市区、上山顶、观鲸鱼的玩耍到此圆满结束,憧憬下一个目的地。
3、淘金小镇-史凯威
海上行驶第五天,邮轮停靠第三站是位于美加边境的史凯威小镇,印地安语中史凯威意思为“风”,故得名【北风之城】。该小镇是上个世纪著名的淘金圣地。这里位于内湾航道最北端,气温比朱诺更低更寒冷。我们全副武装下船来到镇上。小镇建筑充满了北美西部风,最热闹的地方就是一眼望到头的百老汇街道。
这儿的陆上汽车不通美国,只到加拿大。街上行驶着的漂亮公交车:
街边有“A.B”"1899"字样的是“北极兄弟会馆”百年老屋。
墙壁绘画是该镇特色,商店橱窗展示很有趣。
想学一下模型动作,可缺乏艺术细胞,怎么也学不像啊!
最有留影纪念的是屹立在小镇街头的淘金者雕塑和火车站旧址陈列带有旋转式铲雪机的老式火车头:
世界最美铁路-育空铁路(育空为加拿大的三个地区之一,以流经该地的育空河命名)以史凯威为起止点,该铁路是为当年淘金热潮于1898年动工修建,因气候寒冷,山势陡峭,有些路轨建在悬崖边上,致使修路工程极为艰辛。资料介绍有近4万人参加施工,使用了450吨炸药,总投入一千万美元,从美加两边同时向中间合拢,最终在1900年建成。这栋房子是火车售票处,在此盖上一枚纪念印。
游客来小镇主要目的就是乘坐北美窄轨蒸汽小火车,在过去淘金者们修筑的铁路行驶观光。沿途领略阿拉斯加的绵延雪山及河流湖泊;进入加拿大境内,列车沿加拿大边境穿梭于广阔的森林与崇山峻岭间,在缓行的百年列车上继续饱览美加边境众多自然风光。美景尽收眼底,深峡与湍急的河流一览无遗,看着行驶在悬崖的列车增加了旅途的惊险刺激,重温了北美淘金艰辛之旅。
浓雾中所见已废弃的钢桥,有点沧桑感。
火车登上美加边界怀特山口湖边,这里海拔为3000英尺约897米,而火车起点(小镇街上)海拔为24米。最高山峰上立着美加两国界碑,两侧分别是美加两国国旗。
两国边界附近飘扬着5面旗帜,自左而右依次为美国国旗、阿拉斯加州旗、加拿大卑诗省旗、育空区旗和加拿大国旗。紧临铁路的小屋是早前加拿大西北骑警在怀特山口美加边境设立的一个哨点,早已废弃(西北骑警是加拿大皇家骑警的前身,皇家骑警现为加拿大联邦警察机构)。
这条铁路在在加拿大境内还有一半路程,最终抵达育空地区白马市。我们观光游火车不再往前行驶,游客也不下车(全程无站点停靠),就此原路返回史凯威。外面虽很冷,车厢里有老式取暖设施,让乘客们感受到温暖。在暖和车厢里相对而行的游客互相致意!
火车回到小镇,游客们纷纷乘车到码头返回船上,迪斯尼公司的邮轮格外醒目。我见码头旁边的山壁上刻写着每艘邮轮首航此地记载,久而久之成了一道风景,随即拍下。
随着游客离去,群山怀抱中的小镇重归平静。邮轮即将启航驶往下一个目标:美国冰川湾国家公园!
敬请关注下集!
网友评论
说到记忆,我可是每天记笔记,这次记了两大本笔记啊!第一、二段查的资料,后面就靠笔记了!再谢美女妹的赞扬与鼓励,向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