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们来我们家,总会像参观一样,东瞧瞧西看看。都觉得,我家里为什么看起来总是那么干净。
我总是微微一笑,可能是因为装修风格的原因吧,看起来比较敞亮。
其实,是因为,我三天两头收拾的结果。每一个干净整洁家庭的背后,都有持之以恒第动手打扫。
1
记得有次,先生的朋友,到我们家,看到厨房的油烟机后,若有所思地说,厨房这么干净,连油烟机都这么亮,一看就是不经常做饭的,我们家天天做饭,油烟机洗都洗不干净,都是油污。
我也是微微一笑,没有回答。
其实,我很想告诉他,我们也经常做饭。但是我每次都是边炒菜边擦灶台,看见台上有零星的油迹和掉出锅的菜屑都要赶紧擦掉。炒完最后一个菜都及时擦干净墙面和油烟机,因为这时的油污是热的,抹布轻轻一擦就掉了。而且每个星期我都会拆洗一次油烟机的过滤网。
这所有对于我来说,再日常不过的事情,也许在他看来,实在过于讲究,甚至是浪费时间,总而言之,肯定多少掺杂着不习惯收拾的因素。
2
华子总是觉得我怎么那么不嫌麻烦,她家里的油烟机都是一年洗一次。因为长久不洗,越发不好洗;越是不好洗,就越不想洗,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等到年底,过年之前,找家政花个三四百,上门来次彻底的清洗。
每次我去她的家玩,门一打开,就一脸的无奈,一边招呼我进门,一边顺手捡起地上散落的玩具,还特意强调不用换鞋。
她站在案发现场一样的客厅,双手往前一摊,苦笑着:有了孩子家里根本没法收拾,玩具,捡起来,孩子一放学,又都扔得满地都是。开始,还经常收,后来干脆懒得收。
地上、沙发上、茶几上总是横七竖八的躺着各种玩具。进门经常穿的、不经常穿的鞋子,乱七八糟地摆满了并不宽敞的门厅。餐桌上和餐桌的墙边,堆满了日常用品、零食、水果的塑料袋和手提袋。
我总是开玩笑地说,我都没下脚的地方了。她说,有了娃,收了跟不收没什么区别,何必浪费时间……
或许,有了孩子的家庭,大都是如此。但是,在我看来,还是跟个人习惯有关。
干净整洁的环境,谁都喜欢,但是怎么去维持这样一个环境,却是一个惯性的诠释。正如,每天用Wi-Fi,突然哪天连不上了,你会条件反射地去想为什么连不上,会去想办法解决怎么能连上。
3
小时候,家里是在农村,但是我们家的干净在邻里之间是出了名的。那时没有这么明亮的地板和精致的家具,可是无论大家什么时候到我们家里,看到的地面总是干干净净,桌椅总是整整齐齐。
最难忘的是,过年嗑瓜子的时候,我们一边嗑,老爸一边扫,瓜子还没嗑完,他拿着扫把已经扫了好几遍地了。他嫌我们嗑的瓜子壳到处都是,我们嫌他老在我们跟前扫地,不是赶我们换地儿,就是让我们抬脚……
现在想来,潜移默化地作用也让我有了那种,时刻想维持干净整洁的心理。以至于,有次去朋友家,她菜炒了一半,孩子醒了,要我帮忙看下锅里。等她再进来,我不仅把菜炒好了,还把灶台上凌乱的瓶瓶罐罐摆放得井然有序,顺便把灶台也擦得干干净净。她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好习惯养成了是受益终身的,所以,现在我也是一样,打扫卫生,收拾家里,总是我空闲时间的必修课。听过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愿意永远保持这个收拾的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