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23216/47493d8ef5be7f35.jpg)
校园里的流浪猫确实很多无论是东区还是西区,无论是食堂门前还是图书馆、思源湖边亦或是各个学院行政机关门前,学生宿舍楼下,在暖暖的午后,都可以看到慵懒的他们趴在台阶处悠然自得地晒着太阳。
学校除了这些无主的流浪猫之外,还有些流浪狗,相对于流浪猫而言,流浪狗属于小众群体。但猫狗打架的事却往往以狗的胜利而告终。很多时候受伤的流浪猫拖着浑身是伤的身体在校园里蹒跚前行,过不了几天他们的身影也会消失在教工学生眼前。
也不知道学校的第一只流浪猫从哪里而来?我记得刚到学校上班时没有这么多流浪猫啊,几乎没有流浪狗。只是偶尔在食堂门前零星看到有猫在那里等着有人给他喂食。也不会有专门的人放置猫舍,猫食盆加猫粮出现在有猫出行的角落。食堂门前的猫就吃着食堂叔叔阿姨等好心人给他们喂一点鱼骨头或者剩饭,他们也吃的很欢乐。可如今,食堂门口等吃饭的猫咪看不到了,只能看几个安置点,不时有猫在那里等候。看到有人经过也不怕人,还冲着你“喵喵”叫,在提醒你呢,给我添猫粮,给我加水。
家里养过猫的都知道,这是宠物猫才有的行为,他们会对家里的铲屎官叫唤,或者在你的脚边蹭着他们的脑袋,千方百计讨好你,希望你给他喂好吃好喝。可如今的流浪猫也有了宠物猫的习气,虽然还不至于上前在你的裤腿上磨蹭,但已经不怎么怕人,冲着你叫的已经习惯。这叫声不是恐惧,也不是自己收到威胁时给对方的警告,纯粹是一种要求或命令式的喵喵叫。
学校爱猫协会的学生做的工作真的很到位。在摆放猫舍猫食盆不远的僻静处放着猫粮袋呢,我走过去拿起猫粮袋再猫食盆里添加些许,那狸花猫就过来“大快朵颐”,吃的那个欢,吃的那个专心投入。我轻轻摸他的脑袋也不反抗,也不会发出那种“呼呼”发泄他不满情绪的声音。任我摸他的耳朵,身子,发出表示舒服的“呼噜”声。
也不知那一天,在学院绿化带里又来了一只流浪猫,原先的狸花猫为了维护自己的势力范围,尤其是那个安置点,冲着外来客人,那只黑白的花猫,呲牙咧嘴,嘴里发出“呲啦呲啦”的威胁声音。一边试图吓退人家,一边还在那里享用他的午餐。可这花猫也不是吃素的,在寒冷的冬天能有口吃就不至于挨饿冻死,他就静静地呆在边上看着狸花猫,也不上前挑衅。这样的示弱行为反而放松了狸花猫的警惕,吃完饭嘴不抹就走了。猫食盆里剩下猫粮已经不多,好歹没有吃完。花猫看到狸花猫一走,急匆匆走上前,吃着人家剩下的,也毫无怨言,能生存就是硬道理。
野外动物的生存本来就是弱肉强食,靠自己的能力去捕鼠抓鸟或捕鱼。有了这样的安置点,似乎减弱了他们的生存能力,有了这样依赖性对于流浪猫是不是好事呢?流浪猫的寿命一般都不长,少则1年,多则3-4年。你大学入学进来看到的猫,没准你大学毕业时已经不在。安置点的推行,似乎也是为了增加流浪猫的寿命吧。
但校园流浪猫一般都不会绝育,每年都会有新的流浪猫出生,没有人照顾,流浪小猫的生存能力很弱。好心人就开始在相关群里发布领养信息,皮带好心人的收养。我家的猫也来自于这样的渠道。
校园流浪猫似乎也成了各大高校吸引人的一道风景线。有些高校招生宣传和录取通知书上就有他们的身影呢。
2020.12.16 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