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简友日记》
《专注力——任务的匹配》读书笔记

《专注力——任务的匹配》读书笔记

作者: 满爱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24-07-18 05:55 被阅读0次

作者:苍春波

      内容梗概——

      那么,到底哪些任务与注意力空间更匹配呢? 根据任务的复杂程度,不同的任务占用的注意力空间大小是不同的。有意义的交谈(相对于闲聊而言)即使不会占用全部的注意力空间,也会占用大部分。这种交谈会将太多其他的东西挤入注意力空间,因而我们会受到影响。例如,交谈时,如果你把手机放在桌上,肯定会因为可能有电话打进来而分心。

      并非所有的任务都需要这样大的注意力空间。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两种任务:习惯性任务(不用太多思考,只需极少的注意力空间就可完成的)和复杂任务(只有专注和投入才能做好的)。许多专家认为,我们无法一心多用,同时做多个任务——对于那些需要专注才能做好因而会占用更多注意力空间的任务,这种看法通常是正确的。但对于习惯性任务而言,这种看法就不正确了——事实上,我们可以一心多用,出色地完成多个习惯性任务。虽然我们无法同时与两个人进行交谈,但我们可以同时走路、呼吸、嚼口香糖和听有声读物——最后的这个任务可以利用剩余的注意力空间。

      剪指甲、洗衣服、存档读过的电子邮件、购买食品等习惯性任务所需的注意力,远不及更为复杂的任务。因此,同时做多个任务且不牺牲任务的完成质量,这完全是有可能的。每个星期天,我都喜欢将相对机械性的“自我维护任务”(如:做饭、修剪指甲、清扫房屋等)堆在一起做,而且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做完,同时听广播或有声读物。这是我最喜欢的每周“习惯”之一。你也可以这样做,比如,每天的通勤,在这个惯常的、长达一个小时的路程中听一本有声读物,这样就可以利用习惯性任务节余的注意力,每周多“读”一本书。 习惯性任务占用的注意力空间非常小,因为它们一旦开始,就几乎不用思考。正如《脑与意识》(Consciousness and the Brain)一书的作者、认知神经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Stanislas Dehaene)告诉我的:“弹钢琴、穿衣服、刮胡子、在熟悉的道路上开车,这些都是自动的习惯,不会妨碍任何意识思维。”他指出,这类习惯性任务可能需要某种程度的意识才能启动,我们一旦开始该行为,接下来的行为过程就会自行完成。有时,我们也需要做出有意识的决定(比如,我们穿衣服时,发现星期二常穿的那套衣服正在洗),但这个干扰过后,我们无需太多思考就会返回剩余的习惯序列。迪昂认为,这个过程可能是由大脑的“序列相关行为所驱动的”。大脑甚至会协助我们同时做几件习惯性事情,它会让血流由前额皮质(大脑的逻辑中心)改道为基底神经节,帮助我们完成日常事务的习惯序列。 

      习惯性任务的一心多用 如果我们的任务是不相关的,那么,我们的注意力空间可以处理更多的信息。比如,收衣服和打电话。这些活动利用的是不同的知觉——收衣物利用的是运动感觉和视觉,而打电话利用的是听觉。我们使用大脑的不同区域处理这些活动,因此,它们不会争夺同一脑力资源。当然,注意力空间存在一个临界点——同时做太多的习惯性任务,注意力空间就会过载。如果你做的任务不是完全自动的,需要不断的脑力介入,情况尤其如此。简而言之,“临界点”就是注意力空间容纳的习惯性任务的数量,它远高于需要的任务数量。

      我们无法习惯性完成的那些任务占用的注意力空间很大,比如读书、深入交谈、为老板准备进度报告等,因为要做好这些任务,就需要我们主动运行信息处理。如果我们一边做重要的事情,一边习惯性地交谈,可能就无法处理要事或记住谈话内容,结果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只能说些“好的,亲爱的”之类的话。

      如果你将自己的工作任务分为第1章中描述的那四种类型——我强烈建议你这样做,因为我在后面还会提及——你就会注意到,最必要的、最有意义的那些任务,你都无法习惯性完成。正因如此,这些任务才具有很高的效能。做这些任务的成就感会更大,因为它们需要专注力和脑力,需要利用特别的技能组合。不用动脑的工作,任何人都可以习惯性地完成。这就是分心的任务代价高昂的原因之一:这类任务有吸引力、令人兴奋(试着想想,工作一天后,很多人会选择观看视频网站的视频,而不是陪朋友共进晚餐),会偷走你宝贵的时间,因而你无法去做那些最有效能的事情。

      将时间用于最有效能的任务,意味着我们几乎无法分出多余的注意力——如果还能剩下一些注意力。

      与习惯性任务不同,我们的注意力空间无法同时容纳两个复杂的任务。别忘了,我们只能专注于40比特的信息量,一个复杂的任务就会占用大部分——除了这个限制,我们每次也只能处理那么多的信息。就连不太复杂的任务也会消耗大部分的注意力,因此,我们最多能为比较复杂的任务匹配某个习惯性任务。 

      我们还没有任何简单的办法来预测某个任务要占用多少注意力空间。例如,如果你是一名老司机,你开车时所需的注意力空间就会大大少于新学员的。你做某个任务有经验,运行信息的能力就会更强,因而你有更多的注意力空间专注于其他事情。另外一个变量是你的注意力空间的实际大小——这是因人而异的。 

      概括而言,注意力空间可以很好容纳的任务组合一般有三种。

      1. 几个小的习惯性任务

      我们可以一边呼吸,一边跑步、关注心率和听音乐——这些任务都可以同时做。如前所言,启动这些习惯性任务是需要注意力的。如果需要改变跑道(或者听音乐时要换首歌),我们就必须投入新的注意力。

      2. 一个需要大部分注意力的任务和一个习惯性任务

      我们的注意力空间很强大,但也是非常有限的。我们最多可以同时做一个小的习惯性任务和一个需要大部分注意力的其他任务。举两个例子:一边做维护性任务,一边听广播或有声读物;一边用手机玩简单的重复性电子游戏,一边听有声读物。用不需要脑力的习惯性任务填充剩余的注意力空间,这并不是利用多余注意力的最佳方式,因此,我们要尽可能避免让注意力空间装得满满当当的。

      3. 一个复杂的任务

      最有效能的任务就是你投入的每一分钟都能带给你更多的成就感,属于“复杂”这一类。你用于这类任务的时间和注意力越多,你完成任务所获得的成就感就会越多。

      复杂任务占用的注意力空间,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你和老板讨论问题时,为了与交谈内容相匹配,你的注意力空间会有节奏地收缩或扩展,既能让你走神,又能让你在谈话变得复杂时专注于交谈。参加团队会议时,你可能瞬间从被动的旁观者转变成不得不跟进会议进展。

      完成复杂任务期间,剩余的注意力空间你可以用来做下面两件事情:

      ①你可以利用剩余空间思考完成该任务的最佳方法,这样就可以更聪明地工作,避免进入自动模式。你可以想到注意力空间满载时可能无法想到的方法。比如:你意识到可以去掉某个报告的引言部分,直奔主题。

      ②剩余的注意力空间,可以让你在工作时更容易觉察到应该将注意力导向何处。这意味着,当你不可避免地走神时,你可以更好地将注意力重新集中于手头的任务。同时,如果任务突然变得更加复杂,你也有多余的注意力空间。

      心得体会——

      由于我们只能专注40比特的信息,所以只能同时兼顾一些习惯性任务,而对于复杂性任务还是尽可能地“一事一议”,顶多在完成一项复杂性任务之后捎带一项习惯性任务就可以了。所以,一心多用还是比较难做到的,需要一点训练加持。

相关文章

  • 个人成长系列 -《为什么精英都有超强专注力》:专注力就等于效率

    《为什么精英都有超强专注力》读书笔记 一、读书摘要 专注力高的人,其实专注时间并不长,而是擅长用大脑来管控疲劳。 ...

  • 专注力

    专注力事关效率,如果孩子的专注力强,学习将事半功倍。 专注力差的弊病:1、同样的学习任务要完成的时间更长,2、很难...

  • 《万万没想到》Day 2

    (清单体读书笔记) 1、能够让人成功的一个品质是:自控。它需要意志力。常常说专注!专注!专注!靠的就是意志力。【难...

  • 168 初心 第七课作业#裂变增长实验室#

    今日任务目标: 15个标题 1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2如何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3如何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4如何培养宝宝...

  • 你那么专注,为什么还是做不好工作

    专注力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特质。它能让你专注于手上的任务并且快速完成工作。然而太多的专注力也会产生问题:太多的专注力会...

  • 你很专注,为什么还是做不好工作

    专注力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特质。它能让你专注于手上的任务并且快速完成工作。然而太多的专注力也会产生问题:太多的专注力会...

  • 2019-01-01

    《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读书笔记 一 提高专注力的方法 了解自己的专注力持续时间,在注意力即将涣散的时候,选择休息...

  • 《深度专注力》片段读后感

    《深度专注力》 摘句: 当我们专注于一项任务时,大脑思考的是完成任务的关键因素。然而,当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时,我们的...

  • 日思清单 1116-精力管理

    是什么事情困扰了你,消磨了你的专注力? 做好三类划分目标-任务太多,无法专注 任务琐碎且繁杂,经常中断任务打断精力...

  • 吃掉那只青蛙第17-20章

    高度的专注力: 高度的专注力是高效的关键,很多电子设备任务的转换,会花费7分钟时间才能完全将上一次注意力找回。 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专注力——任务的匹配》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lr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