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20170802《接纳力2》读书笔记(八)

20170802《接纳力2》读书笔记(八)

作者: 1d0409c061b5 | 来源:发表于2017-08-02 22:57 被阅读14次

先摘抄一些书中给我触动的话语:

唯有接纳,孩子才会收到爱。唯有顺遂,忠言才能入耳。

孩子对父母的需求就是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也不想记恨父母,可是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孩子的生命力就受到阻碍,在结节的地方不断地循环,等待着被解救的契机。

所抗拒的养育模式再现在自己孩子身上,是在提醒你该疗愈自己了。

父母成为稳定的弓,孩子就可以做一路飞翔的箭,义无反顾地活出他生命的意义,而不用被结节羁绊,像回旋镖似的在原地兜兜转转。

接纳力是不以某一种要求和条件去理解和接受一个人的能力。有了这份心胸容量,就可以沉着冷静地实现无痕教育了。我这里说的无痕教育,一是指不着痕迹地实现对孩子的引领和管教,二是指不留心理伤痕的教育。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作为父母确实需要在孩子行为不当的时候进行提点。可实际上,忠言顺心才容易入耳。顺遂自己心意,不多不少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顺遂孩子心意,过程中要辅以对孩子的倾听共情。

接纳力是有力量的,只需要在顺遂中使出那么一点点引导的力量,就够了。

顺遂的前提是理解人性本来的规律。

堵心的时候,再是忠言也无法入耳。

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心灵之门,从里往外才能打开。

孩子需要的就是一个无条件接纳他的家,这个家不需要帮他解决具体的问题,比如作业怎么做,错题怎么改。这个家只需要具备接纳力,让孩子顺心,孩子就会自己汲取营养,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你不能够与父母和解,你潜意识里的人生模式就会忠诚于父母,继续传递下去。而与父母和解的力量,源于你有力量爱自己。

爱自己,就是自己有能力让自己顺心。

在上面的摘录中,我提炼出两句话:一个是接纳力是无条件的,另一个是家的作用就是修炼这种无条件的接纳力,创造温暖而顺遂的环境,让我们说出去的话如春风细雨般能真正进入孩子内心去浇灌那株在冲撞纠葛中破土成长的幼苗,给它提供所需的养分。

晨和莺儿的故事都提到了儿童期创伤的问题以及抗拒父母的养育方式,却又在孩子身上复制同样养育方式的恶性循环。父母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很可能在孩子心里种下一个痛苦的种子,持续一生,无法和解。回想我们自己的童年,一定可以回忆起这样的时刻。

我记得自己青春期的时候,母亲有时批评我的方式,会让我很敏感。我已经不记得我们之间为了什么事情而产生分歧,我只记得当时我默默的啜泣,暗暗发誓,考上大学后,要远远的离开家,再也不用受母亲的控制。现在想来,母亲无时无刻不是在关心我的,只是她的表达方式是刀子嘴豆腐心,可是我当时无法理解啊,我就觉得家里很憋闷,好像怎么做都有不对的地方。现在自己做了妈妈,有时候看到儿子在家里因为一些小事生气闹脾气的时候,我常常会想到自己的小时候。如果我的行为不当,是否会给儿子心里留下阴影呢?其实,孩子都是很单纯的,能有多大的事呢?他们只是无法理智的驾驭他们的情绪,事情过后,都是能明白道理的孩子,不是吗?可是,作为大人,要修炼用孩子听得懂能接受的方式帮他们度过情绪的风口,是需要强大定力的,或者说接纳力。我们首先要学会让自己平静如水般的坦然面对各种不利的事实,学会用理智而不是情绪与孩子对话,就像书里的小衡妈做的那样。

少说“你应该”“你不可以”这样的否定句式,学会克制的满足孩子的请求,不求不给。这算是在术层面的一些技巧。

而再往深了去,就是先学会爱自己,把注意力回收到自己身上,让自己愉悦。能与父母和解,能与孩子和谐当然可贵,但是如果没有自尊自爱的基础,短暂的平静也只可能是海市蜃楼。有能力欣赏自己,爱自己,将自己蓄满能量,然后才可以营造接纳力的家庭,把能量传递给孩子,同时原谅父母早期对自己的伤害。

这就是我对这部分的理解。

这章最后是一个总结,有很多实操的举例,所谓三步法,分别讲了怎么表达欣赏,怎么表达不欣赏。很实用,值得反复琢磨,在生活中应用。

接纳力修烁术:欣赏

一、欣赏生命的真相。生命的真相是这样的:

(1)在历程中的磨难都有机会变成美好。

(2)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3)这世界,既有黑暗,也有光明。

(4)忠言顺心才能入耳。

二、在育儿中,发现美好,并这样做到欣赏:

(1)描述你所看见的。

例如:我看到,他们在整你,你依然在吃饭,你推开他们的时候也没有伤害到他们。

(2)描述你的感受。

例如:特别佩服你。

(3)把对方值得欣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例如:有分寸。

欣赏要包含以上三个要素。

例如:我看到,他们在整你,你依然在吃饭,你推开他们的时候也没有伤害到他们。你做得特别有分寸。我特别佩服你。

三、对无法欣赏的行为,做到忠言顺心。

(1)顺遂自己心意,不多不少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例如:你这样说话让我很不舒服。

(2)顺遂孩子心意,在过程中要辅之对孩子的倾听共情。

例如: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

(3)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包含不可以怎样做和可以怎样做。

例如:你不可以说妈妈笨。

例如:妈妈只是在包饺子这件事上不太熟练,你可以告诉妈妈,这件事你会处理,你来。妈妈会很愿意接受你的帮助,妈妈会觉得你爱妈妈,而不是在指责妈妈。

给艳丽的反馈:

亲,从你的文章里能感受到你成长中的各种结节在浩途的疗愈下慢慢打开的过程,你的经历正好印证了只有顺心,忠言才能入耳的顺序,不能颠倒,这是人性的规律!而你从女儿青春期的反馈中,更清晰的看到了自己所经历以及女儿所经历的问题的症结:即便你是对的,我也不想听!所以,对错不是关键,关键是一句“我愿意听”。

给余敏的反馈:

亲,你的笔记里这句话特别好:语言具有强大的暗示和催眠作用,重复的语言往往会形成信念,而信念又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从这部分章节,你看到的点是父母的不当语言给孩子内心造成的结节,这点让你印象深刻。是的,我们身上的很多标签都是父母在童年期给我们贴上的,潜入我们的潜意识,融合为我们的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只有少数人能挣脱束缚,突破各种“不可能”。既然如此,我们身为父母,真的要谨言慎行啊,一起共勉吧,为了孩子将来能活出自我。

艳丽的读书笔记:

分享:

本篇的分享象一条线,把之前的珍珠全部串了起来。

从一开始便提到"唯有接纳,孩子才会收到爱。唯有顺遂,忠言才能入耳",并贯穿始终!

为人父母,在孩子行为不当时,确实需要指出,也是我们责任所在,但如何指出呢?

文中先从我们自身举例,引用了一位妈妈因爸爸的飞来一脚,一句"白眼狼"的定性,而在心中留下了阴影,并且在长大后每每遇到类似的情况,便形成了结节,堵在那里不断地循环往复。

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身体中不知记忆了多少这样的结节,在两年的学习成长中,不断地解锁,但数量之多,疗愈之不易,更让身为父母的我感到,在孩子的成长中,如何做到无痕教育的重要性!

"无痕",不是彰显自己的能力,处处显示你是对的,刻意地引导;不是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负责任地指出,而不顾及孩子的感受,而在十多年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似乎总是在这样做,孩子多次真实地向我提起,"妈妈,我不想听你说!"

我总是想当然地认为,青春期不愿与我交流,或者我说的不对,再或者如孩子所言,我的言语中加入了过多的主观色彩,不够客观,而近来我再听这句话时,感受到另一种含义:不想听我"说",孩子也许是对我"说"的这个行为有抵制,与内容无关!

当与她沟通确认时,果然是这样的!她回复我,"即便你是对的,我也不想听!"那一刻,我清楚地听到自己心里松了口气,原来并不是我不对,只是她不想!(我多么在意自己的对错啊!那么多的话语其实都在维护自己的自尊,显示自己的能力!)

文中也提到,要在顺遂的过程中使出一点点引导的力量,"顺遂自己心意,不多不少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顺遂孩子心意,过程中要辅以对孩子的倾听共情"。而顺遂的前提是了解人性的规律。

"闻过则不悦",是人之常情,只有在被完全接纳,戒备的心舒展开来,心门打开,才会如子路和唐太宗一般"闻过则喜"!

而如何去陪伴和接纳孩子,如何顺遂孩子的心意,是我们为人父母的必修的一项能力,才会给到孩子成长的力量,只是谁来陪伴和接纳生命中已有无数结节的我们呢?

这样的发问引人深思,只有我们体悟到了顺遂的感受,才能比较容易地给到孩子,"我们给不了自己所没有的"!

孩子需要一个家,这个家只需具备接纳力,让孩子顺心,她就会自己汲取营养,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也需要一个这样的家!让自己顺心。在浩途中我们学会的是爱自己。

爱自己就是自己有能力让自己顺心,就有力量接受逆耳忠言了,也有智慧识别出该给孩子怎样的引领了。

余敏的读书笔记:

《接纳力2》读书笔记之九

——《忠言顺心才入耳》读书感悟

读书摘要:

1 唯有接纳,孩子才会收到爱。唯有顺遂,忠言才能入耳。

2 当父母把孩子的某个行为定性的时候,这里就生成了一个结节。

3 孩子也不想记恨父母,可是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孩子的生命力就收到阻碍,在结节的地方不断地循环,等待着被解救的契机。

4 无痕教育,一是指不着痕迹地实现对孩子的引领和管教,二是指不留心理伤痕的教育。

5 忠言顺心才容易入耳。顺遂自己心意,不多不少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顺遂孩子心意,过程中要辅以对孩子的倾听共情。

6 闻过则不悦,是人之常情。

7 让孩子心门关闭的父母们,通常就是被逆耳忠言锤炼长大的,这种潜意识如何改变呢?

8 感受好,行为才会好,谁都一样,唯有接纳。才能让戒备的心舒展开来。

9 当我们自己体悟到了,就很容易对孩子做到了。孩子需要一个家,这个家只需具备接纳力,让孩子顺心,她就会自己汲取营养,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爱自己就是自己有能力让自己顺心,就有力量接受逆耳忠言了,也有智慧识别出该给孩子怎样的引领了。

读书感悟:

  读这章节的时候,感觉句句都是箴言,干货真是太多了。自己消化理解的时候,想起自己育儿的点滴,有一些共鸣,也有一些反思。

  文颖在文中写到“当父母把孩子的某个行为定性的时候,这里就生成了一个结节。”父母在平时日常中,往往由于孩子某一个行为或者某一次行为,就跟孩子贴了个标签“懒惰”、“自私”、“粗心不认真”等。父母跟孩子贴标签容易,可是孩子撕掉这个标签确很难,甚至有的人需要花一辈子的时间。

  比如说,很多父母看到孩子读书成绩不好的时候,喜欢说“你真笨,你不是读书的那块料”等等之类的话。语言具有强大的暗示和催眠作用,重复的语言往往会形成信念,而信念又会影响孩子的行为。父母重复不断的使用这些批评指责否定的语言,会被孩子的潜意识吸收,给孩子一个负面的身份认定,也给孩子的心灵带来难以愈合的伤口。

  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必然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当他没法顺利完成或者掌握学习知识的时候,在他潜意识里面会产生自己学不会的原因是自己“太笨了、自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他们会认为“我笨所以我学不会,那些学会的人都是聪明的孩子,我又不是聪明的孩子,那我干嘛还花时间精力在学习上呢?”于是放弃学习。

  父母无意识的给孩子某个行为的定性,却给孩子的生命波形打了一个结,也许会影响孩子一生,也许孩子需要花一生去解开这个结。。。

相关文章

  • 20170802《接纳力2》读书笔记(八)

    先摘抄一些书中给我触动的话语: 唯有接纳,孩子才会收到爱。唯有顺遂,忠言才能入耳。 孩子对父母的需求就是要无条件地...

  • 接纳力

    2019.6.19阅读《接纳力》第一章:3-26页 心得:接纳力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学问。 读书笔记: 陪伴孩子成...

  • 百城共读《接纳力》第2天

    接纳力成就幸福力 ——百城共读《接纳力》第2天 接纳力 接纳力是一种能让自己持续扩大心胸容量、逐渐能不按某一种要求...

  • 2017-8-2-4

    【小小陪伴】20170802学习力践行记录D79:1、早上英语磨耳朵 2、古诗《画》《相思》《早发白帝城》 3、指...

  • 超越自恋去理解孩子

    最近买了《接纳力2》,却看不下去,似乎《接纳力1》的东西还没有融会贯通,总是觉得直接看《接纳力2》有太多的牵强和不...

  • 白领天地·爱阅读书会---接纳力

    今天是《接纳力》第八次读书会,给《接纳力》这本书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感恩所有来参加《接纳力》读书会的伙伴,让我看...

  • 20170831《接纳力2》读书笔记(十一)

    先摘抄一些书中给我触动的话语: 如果一个太太相信自己丈夫是世上最聪明的人,承认他所做的事总是对的,那她一定会得到好...

  • 20170928《接纳力2》读书笔记(十三)

    先摘抄一些书中给我触动的话语: 家校合作的关节点在于家长。 儿女是箭,在脱离父母掌控的未来,他们还有没有心力往前飞...

  • 20170906《接纳力2》读书笔记(十二)

    先摘抄一些书中给我触动的话语: 爱他如他所是,是尊重的至高境界了。 爱他人的能力取决于爱自己的深度。勇敢地开始爱自...

  • 【一小朵儿】20170802学习力践行D76

    【一小朵儿】20170802学习力践行D76 (1)精读:早起与爸爸共读《小白与小黑》(2)泛读:《我的后面是谁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0802《接纳力2》读书笔记(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qu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