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之婚后相知

作者: 清歌悠悠 | 来源:发表于2019-08-12 11:49 被阅读4次

    过来人说:“自己都不把自己当回事的女人,婆家人更不会把你当回事!”

    诚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打下啥底是啥底!

    新媳妇在婆家一旦在某事上让出主动权和话语权,往后想再拿回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婆媳之婚后相知 婆媳之婚后相知

    在婚礼进行到磕头拜礼的环节时,一位戴着深红色帽子的老太太颤颤巍巍地走向摆有一斗麦子的案台。

    到了案台后,她点燃了三柱香,鞠躬许愿后将香埋在了那一斗麦子上,然后磕头拜礼仪式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婆媳之婚后相知

    仪式的第一阶段是结婚三拜,仪式的第二阶段是礼拜亲友,亲友们按照辈分年龄一一上台接受跪拜。

    婆媳之婚后相知

    首先上台的是老公的爷爷奶奶,老公的奶奶正是这位焚香祈福的老太太,她端坐在礼堂的椅子上,一双窝扣眼扫射着四周,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老公的爷爷是从医院临时赶过来参加跪拜礼的,他有气无力地坐在老太太旁边的椅子上,整个人和他的眼皮一样呈耷拉状,面无表情,像一个摆设。

    婆媳之婚后相知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老公的爷爷奶奶,以前老公从未提及过他的爷爷奶奶,没想到两位老人都还健在。

    而后我又第一次见到了老公的五个亲姑姑,老公同样也没提及过他的这几个姑姑们,看着她们相差无几的容貌体态,我傻傻地分不清楚。

    婚礼结束后,已是下午五点左右,我和老公滴水未进,一身疲惫地从酒店回到公公婆婆家,进门看到婆婆已经在她的粮油小店里忙碌起来了。

    看到我们回来,婆婆也一脸疲惫地对我说:“该吃晚饭了,你想吃点什么?” “您说吃啥就吃啥!”我不好意思地说。

    婆婆指着厨房案板上一袋袋打包食物说:“婚宴上这几个菜没吃完,打包回来了,也没有外人,我们今晚上就不做饭了。”

    吃过晚饭,我和老公去婚房整理东西,婚房是公公婆婆家的次卧。进入婚房之前,我脑海里闪现出影视里的片段,一张舒适宽广的大床上铺着柔软全新的大红缎被,上面还洒满了红枣桂圆花生。

    婆媳之婚后相知

    就在推门而入的那一刻,我傻眼了,一张宽广的床上连铺盖都没有,我的心里有一点点失望。

    这时,婆婆也紧跟着过来了,她看了看光秃秃的床说:“今天事太多了,没来的及铺床,你们自己铺吧。为了让你们的婚礼办得不丢人,我都快一个月没合眼了。” “没事,我们自己铺吧,您好好歇歇。”我关切地对婆婆说。

    婆婆走后,我和老公从柜子里面扒拉出来一套亲友“添箱”添的一套素色四件套,大婚之夜就这样将就地度过了。

    我的婚假只有三天,结婚第三天,我和老公回门兼返工,临行时婆婆指着婚礼剩下的礼品—一些饮料喜糕之类,让我们回门的时候带上。

    看着这些沉重但不贵重的东西,已经是大包小包的我想到要再坐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才到娘家,就对婆婆说:“我爸爸妈妈不在乎这些礼节,不用拿东西。”

    回门路上用了两个多小时,在娘家待了两个多小时后,我们就坐上了返回工作地的长途客车。

    时光荏苒,婚后第一年春节假期,回家过年前,我和老公商议给双方老人带些礼物回去。我爸妈不讲究,礼物很好买,而公公婆婆是很讲究的人,每次给他们买礼物都很伤脑筋。

    婆媳之婚后相知

    婚前,给婆婆买过两个包包,其中一个从未见婆婆背过,后来得知婆婆不喜欢这个包包的颜色,把它送人了。

    有一年,父亲节,我和老公精挑细选,为公公买了两件衬衣,大老远从省城快递到小县城,岂料公公不喜欢衬衣的布料,又快递回来调换。

    婆婆经常带着炫耀的语气向外人抱怨公公过于讲究的小细节,她说自己的老公比女人还讲究,每天洗脸刷牙打扮需要个把小时,头发用摩丝梳的和他刚擦的皮鞋一样亮,几十年来的衣服都是同一布料、同一款式和同一色系,衣服坚持要她手洗,从不吃路边摊、加工零食和其他怪味的食物—不合他口味都是怪味。

    我们在省城的几个大商场转了一天,才买到了老公自觉公公婆婆不会太排斥的高档羊绒围巾,我惊奇地发现老公给公公挑的围巾,和当年他爸爸给他买的毛线围巾在款式和花色上很像,只是颜色略深了一些。

    我小时候在外公外婆家长大,对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可那时我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全已离世,时常遗憾没能来的及报答他们。

    婆媳之婚后相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买完双方父母的礼物之后,我建议给老公的爷爷奶奶也买些礼物。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对家人一向慷慨大方的老公不解释缘由也不让买礼物给他们,我很疑惑。

    婆媳之婚后相知

    腊月二十六,我和老公带着大包小包从省城坐了六个多小时的长途客车回到公公婆婆家过年。

    新媳妇在婆家过第一个年,自然要有眼色多干活,婆家过年也没有别的事干,就是准备准备年货、做做饭、搞搞卫生,婆婆负责做一天三顿饭,我负责打下手,吃完饭后我负责刷碗。

    年前无亲友走动,做饭刷碗都还简简单单。从大年三十开始,婆家几乎每天都要做几大桌子菜款待亲友,目测菜品有三十种之多,婆婆负责切菜炒菜,我负责摘菜洗菜、刷盘洗碗、端菜布盘。

    婆媳之婚后相知

    做饭几小时,吃饭一小会儿,饭后一大阵儿。吃完饭后,婆婆和我收拾碗筷盘碟,之后就是漫长的洗刷阶段。

    婆婆家的水池是室外露天型的,没有热水,三九天冷水刺骨,就这样我洗了一个假期的碗,比我在娘家二十几年洗的碗加一块都多。

    结婚前我最讨厌的事就是刷锅洗碗,宁愿洗衣做饭也不愿碰那些黏腻腻的锅碗瓢盆。结婚后,我竟然面带微笑毫无情绪地洗碗刷锅,并把主动洗碗刷锅当成是勤劳贤惠的表现。

    老公有时会帮忙洗一些,婆婆看到后会面露心疼之色,要么说:“儿子你放那吧,我来刷”,要么在我面前夸她儿子说:“我这儿子是有名的好孩子,打着灯笼都难找!”

    当时我听到婆婆要替儿子刷碗,觉得婆婆真是慈母心肠;听到婆婆如此高度夸奖老公,我还在一旁附和补充,我当时的思维是:认可婆婆的话就是认可我自己的眼光好。

    婆媳之婚后相知

    整个春节假期里,老公的弟弟是活的最舒服的,老公的弟弟是家里老小,比老公小了一岁多,大学刚毕业半年,不找工作,专职在家考公务员。

    婆婆从不让他干任何家务,他来去自如,言行随心,中午开饭前回来吃饭,晚饭后回新房休息,事有不满、言有不顺,不管是谁当场就怼。

    老公和他弟弟性格完全相反,老公沉默寡言、谦恭有礼、三思后行、踏实肯干、礼敬父母,是亲友眼中“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孩子、老实人,就连婆婆也说,她这两个儿子都不像一个娘生的。

    老公的姐姐家离婆婆家只隔了两条街,嫁的是县城里为数不多的有钱人家,有豪车有洋房有大额存款。

    婆媳之婚后相知

    老公的姐姐不仅人长的美、还有高学历、还是正式教师。“当年有钱人家争相提亲,送礼品、说好话,我们挑了好久才相中如今这一家!”婆婆逢人就绘声绘色地讲述当年择婿的辉煌经历,并一脸的傲娇。

    由于离娘家近,老公的姐姐隔三差五地往婆婆家送礼品、送年货,婆婆每次都说:“你姐公公婆婆有钱的很,她公公是厂长,逢年过节人家都往他们家送礼,都是稀罕贵重的,你姐每次去她公公婆婆家吃饭,她公公婆婆都让带回一些给咱们,人家有钱也不摆架子,对你姐和咱们都好的很!”

    确实,老公的姐姐在吃穿用度上都高人一等,最关键地,她公公婆婆也很照顾她、尊重她、抬举她,她在她婆婆家不用做饭、不用刷碗,每次见她都是光鲜亮丽、神采飞扬的模样,着实让人羡慕。

    婆媳之婚后相知

    大年初一凌晨四点左右,婆婆家庆祝新年正式开始了,婆婆焚香祝祷、煮饺子,公公开门放炮、迎新年,我和老公及其弟弟各自收拾东西。

    吃完新春的饺子,天刚蒙蒙亮,公公婆婆要带着全家回乡下老家给老公爷爷奶奶拜年。临行之前婆婆竟然做起了饭菜,我赶忙去打下手,只见婆婆快速凉拌了八个菜,并把菜分装在八个食品袋里,看到她的这一波操作,我心生疑惑—难道老公的爷爷奶奶连顿饭都不管吗?

    婆婆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一脸无奈又鄙夷地说:“每年都是这样带菜回去,反正回老家也还是我做饭,等你奶做饭吃,等到天黑也吃不上饭,她做啥事都慢腾腾的,要她做一顿饭,我就能做三顿饭了,再说了,如今乡下假货多,你奶也不会买啥好东西吃,年前给她送的鸡鸭鱼肉,她要留着招待你姑姑们嘞,我们回去也吃不上!”

    婆婆发表了一通老公奶奶做事慢的言论后,接着又举了几个陈年往事来辅助她的说法。

    总之,婆婆只有一说到老公的奶奶,就会刹不住话匣,往往会情绪激动、面露鄙夷、语速加快。

    婆媳之婚后相知

    老公家里没有车,刚好老公的三姑父要开车回他的老家办事,他的老家与老公爷爷奶奶家是邻村,我们便搭乘他的顺风车去老公出生的地方。

    当车驶出城区进入一条两侧种有杨树林的羊肠小道时,世界瞬间变得安静了很多,我看着一片片灰绿色的麦田和远处稀疏坐落在麦田周围的村庄,回忆侵上了心头,我仿佛看到了外公外婆家的村庄和院落—我童年生活的地方,脑海里浮现出一幅老树寒鸦、夕阳西下、儿童嬉耍、外婆唤我回家的画面,我的嘴角不禁浮现一抹微笑。

    婆媳之婚后相知

    “快到家了!”公公提醒说。我回过神来,看着即将驶入的村子,我对老公童年生活的村子和院落产生了好奇,想象着它的样子。

    婆媳之婚后相知

    车子进入村庄后,婆婆建议我们不要走村东头那条路回家,因为村东头有商店,是村里人闲聊的聚集地。

    “找我说话的人太多了,你一句我一句,太耽误时间了!”婆婆带些得意的语气对公公说。于是老公的三姑父就挑了一条偏僻小路,车子在一阵剧烈的摇晃后停了下来。

    “我们到家了,看,你爷爷奶奶在门口接我们呢!”公公对着我和老公兴奋地说。待车子停稳,我和老公下车提出礼品,然后走向老公的爷爷奶奶,向他们拜年问好。

    这是我第二次见到老公的爷爷奶奶,这一次是近距离地接触,抛去婚礼上灯光气氛的衬托,老公的奶奶看上去比我半年前见她时要老一些,她身高大约有一米五三左右,除了长着一双引人注目的窝扣眼之外,还有一双特别明显的罗圈腿,走起路来像微型跷跷板,深一脚浅一脚地,显得慢腾腾。

    老公的奶奶先是拉着我的手,一阵贴心地嘘寒问暖后,走向门口正和老公三姑父告别的公公婆婆,只见她和婆婆交谈了几句后,又返回院内走向我,掏给了我两百块钱的压岁钱。

    老公的爷爷除了面色红润之外,脸上表情简单,不悲不喜,他也很少说话,只有在老公奶奶需要他补充的时候,他才附和几句。

    他也没有啥喜好,唯一的动作就是蹲在堂屋门口晒太阳或坐在堂屋门口的小板凳上晒太阳,几乎没有存在感。

    中午饭前,大人们在聊家常,我和老公在农家小院里外闲逛。老公绘声绘色地向我介绍他小时候玩伴的家、玩耍的地点、门外小竹林的生长情况、邻居家墙面上洞洞的来历等等,老公故事性的讲述让这个破败的小院落充满了昔日的童真童趣。

    婆媳之婚后相知

    这个小院里的房屋、墙体、树木都有三十多年之久了,小院的墙面留下了时间的痕迹,有很多细小的裂缝。

    这个小院里的房屋很独特,我小时候在外公外婆的村里从未见过这种结构的房子,主房坐北朝南,呈一字型,但奇怪的是,这个主房的宽和高很正常,只有房子的长是寻常人家的两倍,房子有两个相同的屋门,呈对称排列,从这两个屋门进去后,发现这是两个格局一摸一样的堂屋,主房的东西两侧是两个对称排列、外型一摸一样的小房子。

    我对这样的房屋布局产生了疑惑,因为寻常人家的堂屋只有一间,直到吃中午饭时,我才恍然大悟。

    午饭时间到了,我去厨房端饭的时候,看到老公奶奶在灶前烧火,婆婆在灶后边下饺子,庄稼秸秆的烟气很大,低矮黑暗的厨房里充满了呛人辣眼的黑烟。婆婆在等饺子煮熟之际又把自带的凉菜装盘,吩咐我端到其中的一间堂屋里的桌子上摆好。

    饺子煮好后,婆婆为每个人盛一碗,午饭正式开始。

    饭桌上,婆婆触景生情地说,这间堂屋和西边那间小屋就是她结婚时的家,她在这里生活了十三年,直到公公大学毕业到县城里上班稳定后,她才搬到县城里生活。

    听了婆婆的话,我才回过神来,原来公公婆婆的老家和老公爷爷奶奶的家是同院不同屋而已,这个小院里的房屋一分为二,一家一间堂屋一间偏房。

    以前听过来人说,婆媳关系是远香近臭,婆媳相处要敬而远之,一想到婆婆与老公奶奶十几年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日子里,一定会有很多故事吧。

    午饭后,老公奶奶提醒老公爷爷带我们去老坟地祭祖,这时老公爷爷突然变得活跃起来了,脸上也有了笑容。

    他骑着电动三轮车,载着我们向村外的老坟地开去,整个祭祖活动都是由老公爷爷主持,此时老公的爷爷展现出他的另外一面,他显的格外精神,话也多了起来,向我们说起了他的爷爷和父亲的一些往事。

    祭祖活动结束后,我们返回小院,等待老公的三姑父来接我们回城里。在这个间隙,我和老公走出小院,在小院四周的胡同里闲逛。

    原以为会碰见很多邻居熟人,还担心自己会成为豫剧《朝阳沟》里刚下乡的银环,被乡邻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观搭讪。

    婆媳之婚后相知

    事实证明,是我想多了,转一圈下来,连只狗都没见到。记忆中的乡村新年是一年中最美好、最令人期待的时光了,那时村里的大年初一真是热闹非凡,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人穿着新衣戴着新帽,一大群儿童追随着连绵不绝的鞭炮声四处游荡,小辈们成群结队,吆喝着、喧闹着,逢长辈就拜年磕头,邻居们相互串门、互通有无,整个村子充满了炮竹声、欢笑声、狗吠声。

    婆媳之婚后相知

    正在百无聊赖之际,婆婆打来要准备回城里的电话,于是老公老家的一日游就此结束了。

    婆媳之婚后相知

    大年初二一大早,婆婆准备好礼品,叫来老公姐姐一家,老公姐姐和姐夫各开一辆车,载着我们出发去老公的外公外婆家—婆婆的娘家。

    婆媳之婚后相知

    婆婆的娘家和婆家是两个距离不远的村子,婆婆的双亲都还健在,尤其是老公的外公,七八十岁了还骑着老式大杠自行车自由出行。他年轻的时候学得了一门焊接维修的手艺,被选进国企兵工厂当了正式的工人,又加上他吃苦能干、勤俭节约,使得自己的家庭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里不愁吃穿。

    婆婆时常感概她的人生,她说她一生最快乐、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她未出嫁前的时光。她有两个弟弟,她是家中老大,又是家中唯一的女儿,从小是父母疼爱、弟弟们维护的对象,她在娘家住的比人家好、吃的比人家好、穿的也比人家好,整天乐呵呵不知愁滋味。

    婆媳之婚后相知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格外喜悦,婆婆一路上有说有笑,与昨天的状态完全不同。

    车子在一座二层小楼房前停下,老公的外公外婆和舅舅们已在门口等待。进门寒暄一会儿后,老公的外公和舅舅们开始发压岁钱了,小辈们人人有份,最少二百元,压岁钱领的最多的是我,外公外婆给一千元,两个舅舅各给五百元,发压岁钱环节引爆了欢乐气氛,院子里笑语盈盈。

    晚饭前我们返回了城里,村里没有Wi-Fi,移动网络也处于不稳定状态。一回到城里,消息就铺天盖地的从手机屏幕里弹出,大部分消息来自我娘家的家庭微信群,从群里发的小视频里我看到我的姐妹除了我之外都是今天回了娘家,娘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我娘家没有兄弟,每到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二老看到别人家儿女绕膝、儿孙满堂的场景,会黯然伤神、感觉冷寂。

    我的爸爸平时不爱喝酒,可是只要家里来了至亲至近的亲戚,他就像一个人来疯的孩子,没有了自制力,但凡有人陪他喝酒,他几乎每次都会喝成微醉。

    今天也是,我的爸爸他先是兴奋,后来喝醉后竟然哭了起来。他边哭边说,他的其他闺女今天都来了,他很高兴,他的三闺女—我却没有来,他想我,所以哭了。

    看完视频,我已泪眼朦胧,那时婆家人在客厅里看电视,独自在卧室里的我听到客厅里传来阵阵的爆笑声,我恍惚间发觉自己在婆家是个多余的、外人般存在。

    我在大年初六才得已回到娘家,初一到初五婆家每天都有亲戚来往,作为一个新媳妇,我虽然心里想回娘家,但口头上一直没有说出来,婆家人也没有提及。

    婆媳之婚后相知

    我初二不回娘家的想法很简单,我和老公初八返工,初六去娘家可以在娘家多住一天,初八下午直接从娘家坐车返工,市里坐车也方便,我们不必来回折腾,把时间都浪费在赶车、等车和坐车的路上。

    事实上证明我的想法真是简单到幼稚,新媳妇在婆家一旦在某事上让出主动权和话语权,往后想再拿回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此后三年,我都没能在初二这一天回到娘家,而是跟着婆婆回到她的娘家。

    结婚第三年的初六,我回到娘家,见到我舅家的表哥表嫂一家人和我大姐一家人,他们两家都在市里,和我的父母家离的比较近。

    在闲谈之中,我的表哥对我初二不回娘家有些不解,他认为:一、我不是远嫁,我远嫁的妹妹初二就能回来,我却没回来;二、我婆家又不是穷乡僻壤,家旁边就是车站,回娘家很方便。

    我向他说了我的想法,在一旁的大姐夫不漏声色地间接表达了初二回娘家的重要性,刷新了我二十多年的认知。

    那时我才知道,初二不仅仅是娘家父母期望见到出嫁的闺女,还包含了许许多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微妙的人情世故。初二回娘家是有讲究的,有一种婆家人对娘家人尊重和重视的成分在里面,而我却只知道卖力地表现和讨好婆家人,凡事都先考虑婆家人,以婆家为主。

    过来人说:“自己都不把自己当回事的女人,婆家人更不会把你当回事!” 后来的诸多事实证明,此话正确无比。

    如果你没有真正的重视自己, 你很有可能看不到事实,一旦你看不到事实,你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把自己的权利当作讨好的礼物拱手送给别人,别人还理所当然、自鸣得意。

    婆媳之婚后相知

    婚后第一年的大年初四,我和老公又一次因为别的事去了老公的爷爷奶奶家。这一次去见到了老公的四姑一家和小姑一家,她们那天正好回娘家拜年。

    我上次见到老公的四姑和小姑是在我们的婚礼上,尤其是老公的四姑,她和老公的奶奶从相貌到脾性完全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婚礼上老公的五个姑姑都来了,我对老公的四姑印象最好,她能说会道、超级热情,当时我穿着高跟鞋行跪拜礼起身困难的时候,是她在一直搀扶着我,并说了很多贴心的话,在当时那个紧张又陌生的环境中,有个像娘家人一样贴心又热情的人帮助我,我的心里暖洋洋的。

    婆媳之婚后相知

    婚礼结束后,除了老公的四姑,其他几个姑姑我连一丁点儿印象都没有,新婚那几天当我向老公和婆婆说起这个热心的四姑的时候,老公和婆婆欲言又止,对她的所作所为并不买账。

    婚礼上没见到老公的四姑夫和小姑父,当时他们没来参加我们的婚礼,大年初四这天是碰巧第一次见到他们,但可惜的是,至今我都不知道他们长啥样。

    那天,我和老公一进爷爷奶奶家就跟他们打招呼,他们在客厅的餐桌旁的沙发上坐着说话,听到我们叫他们姑父,他们只是抬了一下头并未应声,从我们进门到同桌吃饭再到吃饭结束返回,这两位姑父和我俩还是零交流,既没有语言交流也没有眼神交流,要不是两个姑姑们和我俩说话,我还以为我们走错了家门。

    那天晚上到家后,婆婆做晚饭,我照例打下手,期间婆婆巧妙地问我这次回老家的所见所闻,我如实相告,婆婆听到后脸上闪现出一丝不快。

    “你两个姑姑给你压岁钱了吗?”婆婆接着问,“没有,我两个姑父也没有和我俩说话” 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婆婆听到后有些恼怒但又不动声色地继续问我:“这事你是咋想的?”

    我上学上到二十五六岁,毕业后又进了学校,从小到大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路上,我也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对人情世故这一块颇为不懂。只是听长辈们说过我们这边的一条风俗规矩—新媳妇头一年去长辈家或长辈们第一年见到新媳妇要多少给点压岁钱,以示关切和祝福之意。

    婆媳之婚后相知

    “不给也没什么,咱也不图人家的钱,就是他们的态度有些太傲慢,感觉有些看不起人!”我向婆婆表达了我的看法。

    “你奶奶那一家人没一个懂事的,初一回老家,你奶奶给你的压岁钱还是找我要的,你结婚时给的二百块礼钱也是你爸给她的,她外孙结婚礼钱和外孙媳妇的压岁钱都是给一千。”婆婆气愤地说。

    这是公公来到厨房,婆婆先把我们今天的经历说给公公听,然后料事如神似的神情和语气对公公说:“是不是和我猜想的一样?!你的那些妹妹们没一个是懂事理的,有什么样的老的就有什么样的小的,爹妈都不懂事理,教育出来的小的和爹妈一个样,看你们一家人都干的那些事,没一个能拿到台面上说的!”  公公也有些始料未及,但也不好说什么,只得悻悻地离开了。

    公公沉默的离开,让想起种种往事的婆婆情绪有些失控,倾诉的欲望也上来了,于是我就听到了婆婆嫁给公公后的血泪史,凄惨程度让我几度差点掉下泪来。

    婆媳之婚后相知

    婆婆说她嫁人后与她公公婆婆被迫相处的那十三年里流干了一生的眼泪,还差点想不开zi sha。

    婆婆时常感叹命运无常,当年她未嫁前,是父母的心头肉,是弟弟们爱护的大姐姐。年轻时肤白貌美大高个,家庭条件在当地算是优越,相亲从来都是她看不上人家。

    婆媳之婚后相知

    在与公公相亲之前,曾与书香门第家的英俊多才的儿子谈婚论嫁,彩礼和日子都订好了,只因听说人家祖上是地主成分,不顾人家是当地有名的知书达理之家,就自作主张悔婚了,结果嫁给了世代为贫农的公公。

    穷山恶水出刁民,老公的奶奶可以算是一个,老公奶奶从小就是个泼辣的角色,她在家排行老大,下面有四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她长大后通过相亲嫁给了老公的爷爷。

    老公的爷爷家也是姐弟六人,他在兄弟中排行老大,世代贫民,家里穷的响叮当,关键是他为人还比较懦弱,也没有啥能耐。

    老公的奶奶自从嫁给他后就掌握了家里的家政大权,说一不二。老公的爷爷开始还反抗,后来无奈屈服,从此他对家里大小事没有了决定权,成了一个顶着丈夫、父亲、爷爷称号的摆设。

    他们婚后生了一个儿子五个女儿,日子过的常常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日子一长,两人摩擦不断,家里时常鸡飞狗跳,老公的奶奶愈发看不起老公的爷爷,她不甘心过这样的生活,期间找了几个相好的男人,被捉奸后索性不要了脸面,就连有了孙辈之后还被捉奸了好几次。

    老公的奶奶与她的婆家人关系非常不睦,据说她的婆婆就是被她气死的,有点类似于《甄嬛传》里甄嬛假借探视之名气死皇帝的桥段。她的两个姑姐一家和三个小叔子一家皆因她的挑拨离间和搬弄是非与他们断绝关系,且老死不相往来。

    婆媳之婚后相知

    老公的奶奶能说会道,三言两语就说到你的心坎上,但往往是一些风言风语、搬弄是非和嚼舌根的话,如果你信以为真或按照她说的去做,往往都会坏自己的事,然后她还在一旁无辜地看你的笑话。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和她为数不多的接触中,每一次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纯粹为了制造一些矛盾,她都会隐蔽地使一些手段,或说一些“掏心窝子”的话,让人当时还很感激她,事后细思恐极。

    她与街坊四邻皆因搬弄是非或蝇头小利发生过口角,邻居们都领教过她的泼皮撒野、耍横斗狠、污言秽语,都唯恐避之不及。

    她的为人处事和所作所为让亲友们和街坊四邻都避而远之,时至今日,老公爷爷的其他五个姐弟撇开他们相互往来,大半个村子的村民不与他们说话,老公爷爷奶奶在亲友圈和村里都成为了孤家寡人。所以,我婚后第一次回村里,没有见到任何亲友来访,这一点就不足为奇了。

    自从破罐子破摔之后,老公奶奶的泼皮的功力更进一筹,娶了媳妇之后更是黑化成曹七巧般的妇人。

    “这都是命,命中注定我要嫁到他们家。”婆婆叹了一口气,接着讲述她与公公家的孽缘。

    婆媳之婚后相知

    那年春上,二十一岁的婆婆去闺蜜家里玩,这家碰巧是老公奶奶的亲戚,老公奶奶的外婆家和婆婆的娘家是同村。

    这天,老公的奶奶来婆婆的闺蜜家走亲戚,婆婆和闺蜜在院子里洗衣服,正洗的起劲的时候,婆婆猛一回头就看到身后一双深陷的窝扣眼在她身上上下下打量,婆婆疑虑地看了看眼前这个顶着破了洞的头巾、穿着一身补丁衣服和破了洞的布鞋、长着罗圈腿和窝扣眼的低矮老太婆,不好意思地离开了闺蜜的家。

    老公的奶奶回到家,对比了公公的前几个相亲对象后,就托人给年轻的公公婆婆说媒,公公婆婆两人见面后互生好感,于是两人见面一年后就谈婚论嫁了。

    婆媳之婚后相知

    订婚前夕,婆婆的奶奶坚决反对,她流着眼泪劝婆婆说:“我看着那闺女长大,她从小就不是善茬,爱和别人起争端,当街骂人,骂起人来口无遮拦,没个羞耻,经常是问候别人的祖宗十八代,你嫁过去恐怕要受她欺负。”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婆婆当年终归还是太年轻了,单纯善良,对人不设防,对人性之恶没有认识。她自认为凭借她的美貌、心灵手巧和勤快能干可以在婆家立足,她还认为老公奶奶就一个儿子,一个儿子只能娶一个儿媳妇,按照物以稀为贵的原理,未来的婆婆一定会如妈妈一样爱护她。

    于是她带着自己的自以为是就义无反顾地嫁了,两人结婚那年,公公二十一岁,婆婆二十二岁,老公爷爷奶奶刚四十岁,公公的五个妹妹都还未出嫁,最小的妹妹还不到十岁,家里一贫如洗,只有几亩薄田和几间瓦房。

    婆媳之婚后相知

    常言道:“长兄为父,老嫂比母”,婆婆做梦也没有想到,她进了婆家的门后竟成了婆家人的保姆,有“老嫂比母”的义务,却无“老嫂比母”的权利。

    公公婆婆完婚后,公公得到“推荐上大学”的名额,抛下刚新婚不久的婆婆远赴省城求学。老公奶奶如此嚣张的原因是她的娘家有势力,她的娘家叔叔是县里的领导,她的一个弟弟也是县里的领导,看到儿子以后也会出人头地,她更加得意嚣张,话里话外觉得婆婆配不上她的宝贝儿子。

    婆婆终归还是年轻,一想到自己的老公将来会高人一等,愈发觉得自己有眼光、嫁的好,有时甚至从心里上认同老公奶奶说她是高攀的话。

    婚后第一年,婆婆在家寂寞无聊,常常回娘家住,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与老公奶奶接触不多,也许两人都处于观望状态,第一年相安无事。

    一年后,婆婆怀孕了,家里没有钱买营养品,就连鸡蛋也吃不起,老公奶奶养了几只下蛋的母鸡,但是婆婆连鸡蛋的影子都没见着,因为老公奶奶要把这些鸡蛋拿到集市上卖钱存起来。

    无奈之下,婆婆就经常回娘家拿东西回来,常常都是成筐成筐的拿,拿回来的东西必经老公奶奶过目、保存和分配,全家八口人争相食之,老公奶奶每次过目完东西后还阴阳怪气地对婆婆说:“幸亏你娘家就你一个闺女,要是有几个像你这样的闺女,家都被拿穷了!”

    就这样,婆婆靠着娘家的接济,怀胎十月后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孩的出生揭开了老公奶奶恶毒的嘴脸。

    重男轻女的老公奶奶看到婆婆生下了一个女孩,满脸失望地对婆婆说了句:“看见生了个小闺女,我心里像塞了个大砖头!”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老公奶奶的性格霸道强势,喜欢当家做主,她挂在嘴边的话有三句:我是家里面那个扛大旗的,旗往哪摆,你们往哪走;如果我那五个闺女全是儿子,我在村里都横着走;拳头里面出政权。总之,家里家外都要围着她转,她的情绪和态度就是整个家庭的风向标。

    公公是个妈宝男,以他妈妈马首是瞻,他妈妈不喜欢刚生下的孙女,他就连他刚出生的女儿的面都不愿见,直到小女孩满月时,他才进屋里看了一眼,说了句婆婆至今都难以释怀的话:“生个闺女还不如生个小狗子,生个小狗子扔在大街上还有人捡!”说完就返回学校了。

    可怜的婆婆每天流着眼泪度过了难熬的月子,出了月子就开始下地干活,干活回来还要做饭、刷锅、喂猪、带孩子。老公的奶奶自从娶了儿媳妇后,就当起了甩手掌柜,她一不做饭、二不干活、三不帮忙带孩子、四不做家务,专职当家、管钱、挑毛病、制造婆媳和姑嫂矛盾。

    婆婆农忙时在家干农活、操持家务,农闲时下乡卖菜卖水果、窑厂打零工、熬夜做一家老小的棉衣棉裤棉鞋,挣得钱还要分文不留地交给老公的奶奶,就连过年婆婆娘家给的压岁钱都要如数上交。

    穷不怕苦不怕,怕就怕摊上一个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恶毒婆婆,自制的一套家法上来,那是要人命的。

    婆婆也曾试图反抗过,但老公奶奶犹如封建专制家长,很会罗织罪名,不容儿媳妇挑战自己的权威。婆婆稍有不从,就会招致老公奶奶的口无遮拦地指责和谩骂,婆婆不敢还嘴,否则还会引来她的五个小姑子联合谩骂,甚至联手殴打。

    婆媳之婚后相知

    有时公公难得从学校回来一次,她还挑唆自己的儿子打骂婆婆,公公不明真相或有时明明知道不是婆婆的错,但他为了让他的妈妈顺心解气,他还是要对婆婆大打出手,直到在旁边观看的母亲解气为止。

    婆婆也曾寻求过娘家人的帮助,但老公的外公外婆往往劝自己的女儿不要和她的婆家人一般见识,劝她忍耐,只是常常暗中资助和接济婆婆。

    婆婆还以为婆家人对自己不好是因为自己的肚子不争气生个女孩的缘故,只得继续忍气吞声,婆婆的日子过的就像影视剧《好媳妇心莲》里的女主心莲。

    婚后第三年,婆婆又怀孕了。老公奶奶迷信,她看了看婆婆肚子的形状,斩金截铁地对婆婆说:“保准又是一个女孩,赶紧去打掉,如果不打掉,生下来了之后,带着你这俩闺女滚回你娘家去!”

    婆婆舍不得打掉已有四五个月大的胎儿,她既抱有一丝侥幸又抱着独自抚养两个女儿的决心,坚决留下腹中胎儿。

    老公奶奶看到儿媳妇不听话,明的不行就来暗的,让婆婆干重活,婆婆怀着孕拉过装满重物的架子车、扛过麻袋、下雨天喂猪摔过跟头,好在天不绝人之路,婆婆经过种种磨难,生下了一个男孩—我的老公。

    当婆婆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的时候,公公却在艰难地做着选择题。公公上大学时,班里有一个女同学是副县长的女儿,她其貌不扬,但家境优越,人也会打扮,显得格外洋气,她喜欢上了已有家室的公公,对公公展开了追求,时间一长,公公也有些动心了。

    他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他的妈妈,老公的奶奶本就觉得婆婆配不上他的儿子,又加之婆婆生了个女孩,更是打心底里嫌弃婆婆。她听儿子这么一说,心里就打好了如意算盘,如果婆婆第二胎生的还是女孩,她就赶走婆婆,让公公娶这个副县长的女儿。

    婆婆生了儿子之后,公公权衡利弊,最终回心转意,回归了家庭。

    一年后,婆婆再度怀孕,老公的奶奶又故技重施,她认为女人生孩子大部分都是男女间隔着生,所以她断定婆婆这胎肯定是女孩,又逼着婆婆去打胎,婆婆死活不肯,十个月之后,婆婆又生下了一个男孩—老公的弟弟。

    老公的奶奶被打脸了两次,但是她依旧很嚣张,婆婆本以为自己生了两个儿子后就会改变自己的处境,但现实告诉她永远不要低估人性之恶。

    婆媳之婚后相知

    老公的奶奶只是重男轻女,她并不疼爱她的孙子,她有什么好东西,从来都是背着孙子,当时公公已经大学毕业,在县城里谋得一份公职,公公每次回来带给孩子们的吃食也要被老公的奶奶分走一半。

    婆婆有了三个孩子后,家庭重担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很多,婆婆不仅要干活养活三个孩子,还要干活为小姑子们攒嫁妆。

    婆婆不怕干活,就怕干完活还要被老公奶奶无端找事责骂。有一年,婆媳矛盾大爆发,婆婆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非人的待遇,一时想不开欲喝药寻死,在儿女们嘶声裂肺的哭声下和公公声泪俱下的劝说下,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婆婆形容此次事件仿佛是她的一次重生,重新活过来的婆婆变得坚强起来,她要求分家单过。

    分家的时候,公公婆婆只得了院里的一间堂屋和一间西屋,还有几亩田地,其余的东西全靠婆婆娘家的接济。

    “虽然一无所有,但一想到收成了东西都是自己的,再苦再累我也愿意!” 婆婆一脸坚决地说。

    分家后,婆婆独自照顾孩子、操持家务,公公偶尔回来一趟,平时很少操心家务的公公是油瓶倒了都不扶的类型,还有洁癖公公更是见不得孩子们的屎尿屁和鼻涕哈喇子。

    老公的奶奶一如即往地作妖,婆婆为母则刚,她不再只是忍气吞声、出力讨好,久经沙场的她在长期的历练下,自创了一套对付老公奶奶的方法,使得公公的天平越来越倾斜于她。

    在老公五六岁的时候,公公的工作稳定下来了,又在婆婆娘家的出资下在县城里购买了一套房产,之后婆婆一家人搬离了那个每天都情绪紧张的婆媳共处十三年的小院子,开启了家庭的新篇章。

    婆媳之婚后相知

    如果你认为婆媳矛盾会因距离而消失,那你就严重低估了婆媳矛盾的强大力量。搬到城里后,婆婆勤劳能干,脑子灵活,日子过的得越来越好,一家五口人其乐融融。但老公奶奶和婆婆之间的争斗从未间断,时至今日,两人隔空互掐的敌对行为已经延续了三十多年,并有波及到下一代的苗头。

    婆婆在身经百战之后,犹如回宫后的甄嬛,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欺负的小媳妇了,正如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一书中说的那样:“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ps:后续请关注《婆媳之孕产生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婆媳之婚后相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gy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