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学罔思
现在有关读书方面的书和文章太多了,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啊,《如何高效阅读》等等等等。我今天忽然想起几个小故事,又莫名其妙将它们和读书联系到了一起,且看我是如何理解关于读书这件事。
第一个故事大概全地球人都知道,大概是这样的:有一位很饿很饿的兄台,来到一个小饭馆儿,叫店小二先来一个馒头。他闷头开始吃,吃完馒头后,饿的感觉差了点儿,于是又要了第二个馒头,吃完稍稍肚子里有了点底儿,又要第三个馒头,大概三分饱了,又吃第四个馒头,大概有六分饱,当他吃第五个馒头后,才达到了八、九分饱。这时候,兄台很不满意地对店小二说:“你这是家黑店啊,为什么不上来就给我拿第五个馒头吃呢?那样现在我就不必花五个馒头的钱才吃饱了!”
五个馒头的故事耳熟能详,那和读书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我要从三方面来解释:一是永远也读不完的一本书;二是读完一遍就丢弃的书;三是读了好几遍的书。
首先,有一种人读书就喜欢看前几页,然后顺手扔一边去。再想起来时,又翻看了前几页,如此反复翻看的只有前几页。因此导致前几页都翻烂了,可后面的内容还一点没看过。
其次,又有一种人,就是每年读很多书,每本只读一遍,看的时候也是争分夺秒,只想快速看完,根本没深刻理解书的内容到底讲的是什么。有人可能会问到他具体哪本书都讲了什么,他只能回答说:“这本书啊,我读过,大概就是什么什么意思吧,具体的就忘了。”
再者,还有一种人,每年看不了太多本书,但凡是看过的有用的书,他都要看好几遍。他对书里面的内容可以理解到至少50%以上。只要问起这种人关于书的内容,他总能给出很中肯的答复。
这像不像吃馒头的人?吃馒头不可能先吃第五个,他只能一个接一个吃到肚子里,才能有饱腹感。读书也是一样,读一部分只能理解那一部分,读一遍最多能理解30%左右就很好了,若是读上几遍就大不一样。
如何读书上面联想完了,现在来看第二个小故事:有个童话(具体忘记从哪里看到的了,汗!)里有一只老鼠,常年都生活在一座很大的图书馆里。因为图书馆里全是书,所以它也会经常翻书看,对猫的研究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可它从来没见过真猫。都说老鼠怕猫,可它一点儿也不怕,以至于它见到书里面有画猫图像的页面时,它就把那张纸吃了。有一天,从外面慌慌张张跑进来另一只老鼠,说后面有猫正在追它,而图书馆里的老鼠泰然自若地说:“那怕啥,我天天吃猫。”新来的老鼠信以为真,可随后追来的那只猫,可不像书上画的那样,只是安安静静地等着老鼠去吃。结果,猫三下五除二就把图书馆里的老鼠给吃了。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这猫抓老鼠又和读书怎么扯上关系了呢?且听我来分析:故事里讲的图书馆里的老鼠,就好比一位很会读书的人,整天都泡在馆里。他饱读各种书籍,甚至已达到吃透了每一本书,尤其是他最感兴趣的那部分。
然而,这个人从来都不出馆去印证自己读书学来的这些知识,只是一味地读读读。然后他会对外人夸耀自己懂得如何如何多,自己的知识如何如何渊博,外人无不称奇。
可这个人欠缺了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没有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就像故事中图书馆里的老鼠,它也知道猫长啥样,甚至知道猫一定吃老鼠,可是当见到真猫时,才发现原来真正的猫并不像画在书上那样一动不动,可为时已晚,还丢了小命。
对于我们读书来讲也是如此,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硬道理,光学不练等于白学,拿出来运用到实际情况中时,往往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偏差。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践的经验来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地效果。
从上面两个故事中,讲解了如何读书,如何运用书中知识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下面的第三则故事讲的又是什么呢?这个故事我就不用细说了,就是诸葛孔明和周公瑾之间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描述诸葛孔明三气周公瑾,致使周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后便一命呜呼。其中两位主人公均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之人,而周为何却落得如此下场?
由此,我又联想到读书。通过故事一和故事二,我们学会了读书,也学会了如何运用书中的知识。那么,这则故事要讲的是如何提高自身内功修养的问题。
为什么故事中周公瑾会被气死?如果他们是面对面针锋交战,或许他根本不会输。暂且不谈历史,仅从小说中故事情节来讲,诸葛孔明巧妙地利用了周公瑾心理上的薄弱点,轻松将其搞定。这也只能说周公瑾的自身修为与诸葛孔明相差较为悬殊。
生活在当代的我们,虽不会遇到像上述这种文斗武斗的激烈场景。但是,在职场中也是鱼龙混杂,诸君可有切身体会,我自不必多说,所以对于提高自身修为的理念还是要有的。记得头段时间还特流行的词儿叫“羡慕嫉妒恨”,我想羡慕可以有,嫉妒和恨就少点吧。
上面讲了几则小故事,虽然故事和故事之间远远看去一点儿都不搭调,但是,串起来之后,我想我讲通了一个事实:读书靠的是外练加上内修。
所谓的外练就是:如何读书?好书多读几遍,吃透它。读书为了什么?去实践,把脑子里的知识统统拿出来,变着花样地去用它。
那么内修指的是:我们读书也读得挺好,用也用到位了,接下来就请提高自身修养。说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都是骗人的,我们也只能说尽自己所能去提高内功,通过持续性学习,间歇性改进来达到一步一步进取就好。
说了这么多,关于读书我又有了新的理念和方法。那么,正在读此文的你,又有何感想呢?
注: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68)
简宝玉分享会日更打卡(28)
网友评论
我也不太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