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ff:Compulsive Hoarding and Meaning of Things》是一本美国出版的关于囤积物品背后心理成因问题的通俗读物,书籍读到一半,忍不住的写作灵感冒出泡泡来。
囤积者:分不清哪些想要和哪些是真正需要
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在囤积者中依靠视觉与物品建立联系非常常见。有些囤积者多次从杂物堆中捡起一件物品端详几秒,然后在瞥见另一件物品后又马上拿起这件物品,而把手中的第一件搁下,这种情况非常频繁,几乎形成了一种模式。
对于需要她做决定或看似无趣的东西,他都无法集中精力对待。她比较喜欢需关注的是带有积极内涵或能唤起有趣故事的物品。只要她陷入某个物品带来的趣闻轶事之中,便会把应该做的整理工作抛到九霄云外。
在囤积者看来,物品很好玩,也很有趣,也很与众不同。物品脱离了情感世界的束缚感,给人以慰藉,对着它们人的恐惧感完全消失。物品不像人总是那么的纷繁复杂,那么喜怒无常,而且人们不是离开你就是伤害你。往往这也造成了囤积者分不清哪些是自己想要的物品?哪些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物品?
分不清的原因:对信息处理能力的不够
囤积者以杂物为单位管理物品的旧习是难以破除的。在以前,囤积者毎每需要找某件物品时,她会从记忆里搜寻上一次是在哪儿见到此物的,即便这件物品可能已被移至别处,但脑中浮现的画面给她一种仿佛知晓物品位置的感觉。
囤积者面对一个无法使用视觉定位法的文件系统会感到不知所措,惘然若失。整理师不仅要帮助她设定文件系统,还应协助她适应这种使用方式,让她得到宽慰并增强自信。
对信息处理能力的不够是导致囤积症的根源,或者至少是诱发因素。判断是否应该保存某物或决定如何归置某物,这都需要依靠分类技巧,对记忆力的信赖以及持续的注意力。要保持物品的秩序,个人也需要有高效评估某件物品的价值或用途的能力。
解读囤积者:你想要的未必是你需要的!囤积行为:收藏生活体验,却没有体验生活!
萨特思考存在主义的意义时,提出“拥有(to have )”“行动(to do )”和“存在(to be )”是人类体验的三种基本形式。
囤积者往往很难主动参与体验生活,对物品产生根深蒂固的信仰和依赖。物品是她个人身份的一部分,所以她才用保存物品的方式保留逝去的岁月。在她看来,自己有责任保持物品的完好,物品则给予她慰藉和安全感。对她来说,物品意味着机遇,代表着一种体验生活万象的可能性。对于囤积者来说,每件物品都有一个背后的故事。往往只需要把这个故事倾诉出来,便能疏远她和此物的联系,既然选择放手。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是定义精神障碍的圣经。在最新版中,此刊将囤积症列入了强迫型人格障碍(OCPD )的八项症状之一,并将囤积症症状定义为“无能力丢弃已无感情价值的破损或无用之物”。
对于囤积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分清自己想要的和真正需要的问题所需要的代价是巨大的,当事人必须在决定是否屈从于冲动时能纵观自己的生活全局——而这是一般人很少能够经常做到的。想要解决问题,就要重新学习在面对渴望的物品时应作何反应,这是当事人所要付出的代价。当事人必须要学会从长远来考虑这件物品将如何融入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仅仅鼠目寸光地把注意力集中到物品本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