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译文】
上古善于推行道的人,不会教导民众变得聪明,反而会教导民众变得愚笨。
民众难以治理,是因为民众的智巧日渐增多。所以以智巧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祸害;不以智巧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气。
知道区分两者的好坏,也就懂得治理方式了。总能正确掌握治理方式,也是一种奇妙的德。
奇妙的德,多么深奥,多么遥远啊!如果能与万物一起回归就好了,然后就可以到达天下和顺的景象。
【解读】
1、读此章,最好结合不同的社会背景去理解。
2、其一,老子身处春秋末年,其时及之前,邦国之间都是分封的,极少亡国灭族的残酷竞争。实行愚民统治,确实有利邦国内部的安定团结。
3、其二,多智会导致多欲。多智加贪财,仍然是战乱的最主要原因。即使当今自认的文明社会,全球仍然战乱不断,导致民不潦生。所以老子提出的愚民教育,也是有其正确性的,只是已经不可能做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