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论语细读100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4-08-15 06:03 被阅读0次

【评析】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的过程。有的人很有前途,但不能坚持始终,最终达不到目的。在这里,孔子还是希望他的学生既能勤奋学习,最终又能做官出仕。

【原文】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评析】这就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

【原文】9·24 子曰:“法语之言(1),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2),能无说(3)乎?绎(4)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5)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1)法语之言:法,指礼仪规则。这里指以礼法规则正言规劝。(2)巽与之言:巽,恭顺,谦逊。与,称许,赞许。这里指恭顺赞许的话。(3)说:音yuè,同“悦”。(4)绎:原义为“抽丝”,这里指推究,追求,分析,鉴别。(5)末:没有。

【译文】孔子说:“符合礼法的正言规劝,谁能不听从呢?但(只有按它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谁能听了不高兴呢?但只有认真推究它(的真伪是非),才是可贵的。只是高兴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听从而不改正错误,(对这样的人)我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评析】这里讲的第一层意见是言行一致的问题。听从那些符合礼法的话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真正依照礼法的规定去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问题的实质。第二层的意思是忠言逆耳,而顺耳之言的是非真伪,则应加以仔细辨别。对于孔子所讲的这两点,我们今天还应借鉴它,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办事。

【原文】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

【注释】(1)此章重出,见《学而》篇第一之第8章。唯“忠信”二字,成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之基础,当代社会强调忠于本心,达成彼此互信为上。

相关文章

  • 细读论语总目录

    细读论语卷一(学而、为政) 细读论语卷二(八佾、里仁) 细读论语卷三(公冶长、雍也) 细读论语卷四(述而、泰伯) ...

  • 《论语》心臆丨公治长篇第五

    《论语》心臆丨公治长篇第五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先生馔。《论语》心臆测已经以日课形式全部写完。为便于重温经典,特...

  • 《论语》——一本几千年前的古人鸡汤,值得你反复研读

    最近开始读《论语》,它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而今细细读来,觉得过去的理解甚是肤浅,这部国学经典值得人反复研...

  •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19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1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2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3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4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5 重温...

  • 《论语》心臆丨泰伯篇第八

    《论语》心臆丨泰伯篇第八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先生馔。《论语》心臆测已经以日课形式全部写完。为便于重温经典,特列...

  • 《论语》心臆丨述而篇第七

    《论语》心臆丨述而篇第七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先生馔。《论语》心臆测已经以日课形式全部写完。为便于重温经典,特列...

  • 学论语3.1-3.3八佾篇(14/100天)

    14/100#100天改变自己 -----百天读书,阅读经典。 论语八佾篇 《八佾》篇包括26章,是《论语》二十篇...

  • 学论语2.13-2.16为政篇(10/100天)

    10/100#100天改变自己 -----百天读书,阅读经典。 论语为政篇 【原文】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

  •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96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97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98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99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4...

  •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51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52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53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54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温经典||论语细读10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jf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