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有斋崤函文苑师言师语
【教育叙事】贫乏的孩子

【教育叙事】贫乏的孩子

作者: 雅馨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18:34 被阅读14次
    【教育叙事】贫乏的孩子

    开学第一周,上了七天课,一共学习了三篇新课。在教学过程中,连续出现了两次让我感觉比较惊讶的事。第一次是在学习《邓稼先》时,学生对于杨振宁,邓稼先几乎一无所知。第二次是在学习《回忆鲁迅先生》时,学生对于鲁迅的评价与设想的完全不一样。

    第一次出现预期外的事时,感觉很是震惊。杨振宁,大名鼎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学生怎么会一点都不知道呢?邓稼先,两弹元勋,对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奉献一生。可是,现在的初中生居然没听说过。心里有些悲哀,同时又有些迷茫。

    学习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时,原本打算从学生对鲁迅的印象入手。设想的回答是“严肃,冷硬”等词语,因为这是大多数人对鲁迅的印象。可没想到学生对答的却是“聪明,活波,有爱心”。究其原因时,学生回答的依据就是上学期读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点苦笑不得,又有些百感交集。

    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到初一差不多也在学校学习了七八年时间了,可是,我们的孩子在今天这样一个物质充盈的时代,他们的精神世界会如此贫乏?这种现状,让我这个语文老师尴尬无比。

    近些年,有许多有关文化传承的电视节目如《汉字听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非常火爆。可是,文化的传承,精神世界的丰富,仅靠这些节目的导引就足够吗?

    我曾多次引领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也曾不断讲解文化世界的美好。更是,经常引导他们一直在进行阅读。可是,这次月考中《窗花》的阅读却依然惨不忍睹。

    这是一篇对传统文化进行赞美的文章,作者主要表达了,对剪纸艺术的神往与喜爱,突出了剪纸艺术超越寻常生活的艺术魅力,肯定陕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表达了对勤劳智慧的陕北人和他们的剪纸艺术的赞美。

    可是,学生在做题时,对文章的解析及其浅显。他们在概括窗花内涵和文章的主题时,答案五花八门。什么陕北人的安乐,瓷实,落后……

    课后,有学生反应,他们就没见过几次窗花。更不要说,剪窗花了。一点点生活的积累都没有,对传统文化几乎一无所知,语文成绩又怎么可能有进步呢?

    文化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断被人重视在嘴上。实际生活中呢?真正成了“口的辉煌,行的尬尴”。我们的孩子,在现代化资讯日新月异的推进中,心灵越来越贫乏。他们没听过《黄河大合唱》,不知道九一八,搞不清楚长征是什么事件,更不知道杨绛,没听过钱钟书……长此以往,他们的未来又该走向何方呢?

    【教育叙事】贫乏的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叙事】贫乏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vs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