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的健康
黄岐之
健康是指人的生理正常状态,健康也是人们追求的理念。在人的体质分类中,健康对应“平和体质”。
中医理论用“阴平阳秘”来描述健康,健康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人的生理系统由复杂的运动变化构成,而且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变化,且呈一定的周期性,中医用“阳升阴降”或“子午流注”来表达。没有阴阳变化,也就没有生命,即无所谓健康,因此,健康是在变化中存在。人的生理有理想中的健康,有偏颇体质的亚健康,有感觉不适且痛苦的疾病状态。健康是在变化的,“变化的健康”是保健养生及医治的重要观念。
中医有“过与不及皆为病”,是指人体中生理功能的状态“太过与不足”,皆是形成疾病的原因。人的吃喝睡玩等活动,对生理致病的影响,也不过如此。中医治疗讲究“中病即止”,也是如此。
变化的健康是指用中医的相对性思维对待健康。健康不是有无的绝对性思维。当你处于健康时,你须注意生活中的“过与不及”,让你失去健康。当你患有疾病时,你须医生的治疗中“中病即止”。健康没有最好,只有“变化”,追求最好的健康,容易产生“过与不及”,致生理紊乱而致病。
如何把握生理的“过与不及”?除了通过学习中医知识,正确理解中医理论的概念,了解一些健康常识外,注重生活中行为的感觉“舒适度”,如果过度不适或多次反复出现,就有可能“过与不及”了。
人是否患病,如何治疗,是专业性的知识与技能。但作为病人,自身的感觉与观察比医生更及时。病人的错误在于观念,吃要吃得饱饱的,住要住得很舒服,玩要玩得刺激过瘾,喝要喝得不想喝了,追求最好、最强不是人体生理的所需,而是心理欲望的膨胀。因为人的生理免疫力是有限的,生活的行为超过了这一限度,对生理免疫力是摧毁。让健康从一端走向另一端,都是错误,使健康的变化失去自身调节。
在当代的竞争社会中,追求更好,让人们失去对“变化的健康”感悟及认识,认为健康的有无是绝对的。健康时,用身体作为代价去换取利益;患病时,用金钱去换取健康。忽视“变化的健康”中自身免疫力的破坏及不可逆性。
现代人的这种观念,既违背中医理论,也难以理解中医的奥秘之处。
(《医学随想》文集为原创系列,版权所有,转载和引用时,请说明出处,否则为侵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