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类型:如何把人分类?》(已完结)
《心理类型:如何把人分类?》读书笔记(十六)

《心理类型:如何把人分类?》读书笔记(十六)

作者: 白色石南 | 来源:发表于2022-05-02 20:46 被阅读0次

心理类型:如何把人分类?读书笔记十六

2022年3月23日

第二节  比特勒的普罗米修斯与歌德的普罗米修斯相比较

作者通过对歌德传记的研究分析,结合,对斯比特勒与歌德的普罗米修斯的对比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歌德属于外倾型,而斯比则为内倾型。

歌德的著作中有两个普罗米修斯的版本。

在《普罗米修斯片段》中描写的普罗米修斯对灵魂(宙斯的女儿密涅瓦)很依赖,关系近似于斯比特勒的普罗米修斯与灵魂的关系,但两者还是存在本质的差别的。歌德的普罗米修斯是发明家和艺术家,创造的密涅瓦,是完全创造的,凭创造力对抗诸神。对斯比特勒来说普罗米修斯是受难(遭受内在于他有着创造力的灵魂的折磨),灵魂是创造者,且过程有 神圣性和神秘性。

在《普罗米修斯片段》中对于埃庇米修斯的描述过于低下,他坚决拥护集体情感,对灵魂的奉献“顽固不化”。

对普罗米修斯的描述,歌德显出了典型的差异,外向发展进行创造是人类的主人与导师。但从斯比特勒的描述看来,却是内向发展,消失于灵魂深处。此时,无意识化身的灵魂特别活跃,对于这种补偿原则的分析在《潘朵拉》中有详细的描述。对于潘多拉与普罗米修斯的关系,斯比特勒的版本引进了一种分离,普罗米修斯拥有自己的灵魂而远离了神的领域。但在神话中,神性却又保留下来。这种情况只能在意识深层的无意识中出现,也就是说潘朵拉插曲是普罗米修斯受难时,对继续发生在无意识中的事件的表现。无意识内容获得独立性和生命力时即可将意识压倒。在此,作者引述了无意识状态中的普罗米修斯,当他因“类神性”而饱受痛苦之时,灵魂却可减轻人类苦难。潘多拉的宝石是一种无意识的镜象,是普罗米修斯的灵魂的实际工作的象征,预示着一位新神的诞生。这种穿透意识的暗示过程,对于埃庇米修斯式原则的人来说不能理解,因为对他们来说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占据了统治地位,具有理性态度和定向于客体的意识世界不可能对宝石的真正价值及其意义作出评价。

斯比特勒证实了普罗米修斯与埃庇米修斯两种态度不能互相适应,会最终走向分裂。前者会产生一种生命的更新,产生一种对待世界的新态度(象征为赐于人类的宝石),而后者则如同实际所做的那样是与外在世界相适应的。但通过潘多拉的礼物则可以看到已分化的功能与未分化功能统一的问题解决方式。

2012年3月24日

刚看到一句话: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不问过往。有几个人能做到啊,还是安心的读我的书吧!

作者回顾了歌德的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的形象而言,歌德版本的为创造者,斯比特勒的版的是受难者。另一个更重要的区别是与潘多拉的关系,歌德版的潘多拉只是普罗米修斯的创造物和女儿,是他的绝对从属物,在此普罗米修斯变成了一位创造之神并完全排除出人的领域,斯比特勒版的潘多拉属于另一个世界的,是神的世界普罗米修斯的灵魂的副本,在斯比特勒看来,普罗米修斯神性被剥夺,被人格化了,但性格仍是积极的。

歌德在《潘多拉》中对埃庇米修斯性格进行了更完整的描述,忧郁沉思,经常“反思”并追忆曾经的死亡。在潘多拉离去只将女儿留给他时,埃庇米修斯沉浸于幻想,梦和回忆之中。潘多拉是埃庇米修斯最珍贵的宝石,具有灵魂-意象的价值,是他灵魂的代表,具有神性的力量,是至高无上的至尊。

歌德的普罗米修斯为行动的外倾型,他将自己与内在斩断了的联系交给外倾型的次要的和纯粹对立的思维和情感(具有未分化功能的一切特征)即埃庇米修斯。外倾型无意识的功能因灵魂的介入而被强化,已分化功能更具集体性,服从于集体良知(埃庇米修斯所称的“谨言慎行”)。

作者总结普罗米修斯只是一种集体性的“行为渴望”,埃庇米修斯是个后觉者。当普罗米修斯与埃庇米修斯和解时,两者只是未被承认的情欲与理性的忧虑的状态,创造产生限制,致其不会超出理性的范围。

斯比特勒的普罗米修斯将欲力导入无意识,增强了无意识的活动。心理运作创造出一种致力于脱离无意识而进意识的产品。但是,普罗米修斯式的意识从外在世界把欲力撤回,全部倾注于内,而埃庇米修斯式的意识永远把欲力倾注于外,与无灵魂的状态互相呼应,完全被外在客体的要求困于其中。一个人主要持内倾态度且沉溺于抽象时,外倾无法脱离集体的约束控制,心理所创造的象征无法获得生命,宝石丢失,对立形态出现,人的最高价值成为破坏力量(受到对世界的集体的未分化的态度的抑制),传统的和集体的约束与埃庇米修斯态度中的破坏性因素是一回事。

作者说“某种东西曾经是好的并不意味着它永远都是好的,人们总是记不住这样的事实,人们总喜欢按照过去旧的方式,把那些早已变坏的东西仍看作是好的,直到这种错误的认识给人带来极大的牺牲与极度的痛苦之后,人们才开始意识到,那些曾经是好的东西也许现在已经变坏了,原来所具有的好品质也已经不复存在了,事无大小,皆是如此”。我认为此段话从个人来讲存在着一种偏执,有危害却难以抛弃。作者认为从历史变迁中也可以看到同样的事情(如一种集体态度对应一种宗教)。

作者指出宗教是一种心理态度,与外在和内在世界相适应,能创造出任何理性都不能质疑的氛围(这种理性是一种征兆)与文化模式。但心理的情怀使心理更层次的东西仍会长时间发挥作用,这也就是无意识使异教徒继续存在的原因,例如文艺复兴时期古代精神再现的状况。

宗教变革实质是对一种基本态度的重新调整。在态度的普遍变化方面,席勒与歌德都涉及过。席勒以神话为载体。从哲学和美学角度解决问题,歌德却试着使较高分化程度的功能与较少分化程度的功能之间达成某种程度的和解,欲力退回,转变成内倾,无意识对与意识相类似的原初物进行激活,歌德选择的象征即为如此。18世纪古代精神即为一例。在歌德的《浮士德》中这种对古代的偏爱却消失了。普罗米修斯因反抗被认可的众神而被人格化为中世纪的术士形象,意识却未分化而与原本的异教无意识联系在一起。作者认为浮士德从死的那一刻开始了拯救,在心理学上来讲就是放弃浮士德式的态度就必须在个体变成一个相统一的整体之前。作者还无法对从葛丽急卿到海伦到圣母这一形象的象征进行讨论,得出的结论是他们与神妓的意象一样都是原初意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类型:如何把人分类?》读书笔记(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ei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