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岁那年,大队里办起了幼儿园。
在原来小学的那幢房子的东面,再造了一间房子,作为幼儿园教室。
幼儿园的老师姓袁,出身袁家宅,嫁到了瞿家宅,袁老师的父亲在代销店工作,与我父亲是同事。幼儿园与代销店,差不多是同时办起来的。
幼儿园里我记得特别清楚的一件事,是每天会发一颗糖。糖的形状如桔瓣,好象有各种颜色,外面粘了一粒粒白糖。吃起来很有弹性,很有嚼劲,甜中略带一点酸味。
小时候几乎没什么零食吃。虽然大队办起了代销店,店里有桃片、杨梅等三角包,有水果糖奶油糖等。但平时家长是不大可能匀出钱来给孩子买这些,得买油买盐买酱油呢。
所以这样的一颗糖对小伙伴而言是很有诱惑力的,我们把它叫住桔子糖。那时候每天上幼儿园,似乎就是冲着那颗糖去的。
每天午睡起来,就是分糖的时刻了。糖装在纸袋里,袁老师按了顺序一颗一颗地分给我们。我们先小心舔外面的糖粒,再一小口一小口咬,现在回想起来,还很有感觉呢。袁老师总是耐心等待,让我们尽情享受。
有时袁老师会差遣我去代销店取糖。那一次,也是我去取的糖,却少了一颗糖。我坐在最后一排,分到我时糖没有了,当时很失望。袁老师拿出自己的皮夹子,取出一分钱硬币,让我去代销店买一颗糖。那时候,一分钱可以买到一颗水果糖,是用糖纸包着的,不象桔子糖那样没有糖纸的。
我咚咚咚跑到代销店,又咚咚咚跑回来,把一颗水果糖交给袁老师。袁老师笑咪咪地说:“这颗糖就给你了。”此时我才明白袁老师让我买糖是这个用意,我当时舍不得吃,把糖带回了家。
那天是我去取的糖,袁老师一点都没怀疑我,会不会是我藏了糖,反而自己掏腰包补给我一颗糖。当我若干年后做了老师,要处理一些学生的事务时,脑子里时不时会跳出这件事,跳出那颗糖。告诫自己要象袁老师那样信任学生。
袁老师当时教了我们什么功课,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她带着我们去生产队里拾稻穗、摘棉花。小伙伴们排了队去,每个人扎个小花袋,拾了稻穗、摘了棉花后交到生产队,又排了队回学校。
等我们上了一年级后,记不清是幼儿园停办了还是换了老师了,反正袁老师不做老师了,回到瞿家宅务农了。
那时候,我们还时常会去生产队拾稻穗、摘棉花。有时在大路上经过时,就会看到袁老师在农田里劳动。我会远远地喊她:“袁老师……”后来,她让她父亲对我父亲说,以后不要再叫她老师了,她已经不是老师了。
可她永远是我的启蒙老师啊!
网友评论
不过也许你这个好孩子的人设袁老师早已认定,所以丝毫不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