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对我帮助最大的一本书,我觉得是《非暴力沟通》。
人们其实很难意识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冷暴力,以及语言暴力。生活中的很多人,其实也不会沟通。但是人们误以为会开口说话,就是会沟通。所以很少会反思沟通是否达到了效果,如果没有,那多半是对方的问题:对方的理解力太差,听不懂人话。
我不知道老师的身份是不是天然靠近权威,所以很多人觉得老师比较严肃。大多数学生对老师有点畏惧,那不是尊重。过于拘谨反而会影响关系。
那么在老师面前对老师颐指气使更好嘛?最近听一位朋友说,有个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需要评审,他的导师就让他去找两个学院的老师评审。他跑到一个老师面前说:“某某老师,这是某某让你评审的”;扔下论文离开了。另外一个,他直接发短信给那老师,说:“我的论文需要你评审,但是我现在没空,我明天给你送过来”。
这个学生不说是对老师,而是起码的态度都不端正。如果老师很介意他的态度,可能直接说:“这样的,你没时间,我也没时间看,你另找他人吧。”
老师和学生的沟通真的很重要。尤其是现在的师生关系,往往容易成为敏感话题;最后导致两败俱伤。而一定的沟通技巧可以缓冲这种矛盾。
比如:“我发现指导学生很容易有负面情绪,不知道怎么处理呢?一篇文章我改了三遍,心里很冒火。张冠李戴,一个句子和上一句完全重复,我都标黑了,说这里重复了;结果还是照样给我提交上去了。我以为是我说的不够明确,我该直接给他删了;结果我删了的人家照样补回去。面对这种情况,我感觉非常无力。”
在这个里面其实是缺乏沟通,学生把word文本给我,我在word文本上批注。标志是很明显,但是因为缺乏底层的沟通和交流;以至于学生并不懂为什么有的地方需要那样修改。
小懒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打印机打出一篇文章,文章里有一个错别字,于是一个人拿笔在纸上改过来
再打印,可是打出来那个错别字还是错别字。”
她说:我感觉你要跟写文章的人沟通,问问他们的想法,为什么还会把这些内容加上去,根源是什么?不然你在纸上改多少遍都可能是无用功。
听到她这么说,我突然豁然开朗。是呀,我在给学生改正错误,而学生并不理解我背后的意图。即便我帮忙改正了。同样的错误,下次还会继续再犯。因为他并不理解为什么需要改。
修改只是表面的问题,深层的问题的后面。而如果没有交流,双方都活在自己的意识里。这时候,我就想起我正在读的一本书——非暴力沟通。我觉得很实用,也很有启发性。但是没有在生活中处处去践行。小懒的话再次提醒了我。
因为没有足够的沟通和交流。而即便我们交流,也可能出现问题:我会说,我都提了多少遍了,为什么不修改?你这样我很难合作?
学生还是很难理解我的意图。但是如果我把每个修改背后的逻辑都交代清楚;那么他们更容易信服。而且因为足够耐心地沟通,所以情绪上会以鼓励为主。学生的参与度就更高,他们并不会怕犯错。对的,我在那里。
以前,男朋友给我买了水果之后,我就会生气。一个原因是水果并不新鲜;第二个原因是,一箱子的水果,我很难才能吃完,而且搬回家好重。他还以为我爱生气,感觉怎么突然就变脸了。
而学了非暴力沟通,就可以根据非暴力沟通的四元素,即客观情况+感受+需求+请求 来进行分析。
那我就会告诉他:你买的礼物太重了,我都搬不动,估计我一个人吃要吃半个月才能吃完(客观情况);等到搬上去我觉得自己好累好累(感受)。我不太想搬那么重的东西(需求)。所以以后能不能不要买一箱箱的水果;我们自己下楼买,也不是很贵,还很新鲜,你觉得呢?(请求)
等我好好和他说话,发现就少动了很多肝火。所以非暴力沟通在生活中是非常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