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中释放善意

作者: 甘肃__王兴邦 | 来源:发表于2019-06-04 15:42 被阅读96次
交流中释放善意

01

格拉泽尔说“审辩式思维,即在一个人的经验范围内,有意对问题和事物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考虑”。它的特点是“搜集占有、比较辨析、评估质疑、反省包容”。

这节课我就趁热打铁,运用“审辩式思维”,指导写作实践。作文驱动材料如下:

最近,有段视频火了,一个姑娘找工作屡屡碰壁后,用手机对准空荡荡的地铁车厢,拍了短视频,写下一行字:“投简历、被拒绝、再投、面试、放弃、等通知……成都,留下我吧。”

让她没想到的是,传到网上后,这条短视频收到了超过8万次点赞和1.7万条评论,留言里全是安慰和鼓励的话。成都地铁官方账号也回复了,为她加油,还送了她一张地铁纪念票卡,鼓励她“留下来吧”。

这种善意和温暖并不罕见。“伤者需要输血,医生双手暖血袋40分钟”“司机在夜间山路为骑行的小学生开灯照路”……形式虽不一样,但内核同样暖心。你我的温度,就是这座城市的温度,就是这个社会的温度。

由于五一休假,语文课调在早自习。学生阅读材料后,我明确学习要求,用十分钟时间,先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交流中释放善意

02

高考复习强度大,加之节日综合征,早晨7点钟的课堂,我不适应,学生也不适应。看看他们的表现,有人长时间找不到卷子,有人说起了题外话,有人在丢盹打瞌睡……

我播放写作指导课件,又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课堂渐渐有了活力。靠门的肖玉恒、张炯辉小组,围绕“梦想”话题展开了讨论,曹永霞、高生翔小组谈到了生活中的“善意”和“理解”,课堂有争论,有笑声……

十分钟时间到,进入全班交流环节,教室里顿时安静了。我点了几个同学,有的说考虑还不成熟,有的虽能说几句,但不得要领。

每到上课冷场时,就有人不耐烦,手撑着下巴的,趴在桌子上的……这是高考前的常态,孩子们辛苦了,心累了,身体也累了,

责任所在,我不得不提醒:一天之计在于晨,高考还能有几个早晨呢;高考就要高兴地考,大家的精气神很重要;高考是很辛苦的,你们这样,老师也是如此,成败在此一举,怎可掉以轻心!

交流中释放善意

03

有刺激就有活力,不可忽视学生的潜能,片刻的沉默后,课堂氛围有了变化,有同学举手了……

谢珊珊说“材料启示我:要学会宽容,个人要宽容,社会也要宽容……”。她的观点有些偏,但她率先发言,其勇气可嘉,表述条理清晰。

有了第一个同学的铺垫,后面发言逐渐切近核心立意。梁英说“要善于发现生活的闪光点,要播散爱心,要生活的热情”。

李志强讲得很细致,从材料引入,简单阐述写作的提纲,“引、点、议、深、联、结”各环节很清楚,每一段的内容很充实。他的思考很实在,大家都比较认同。

巴皓月一贯严谨认真,字斟句酌,咬文嚼字,一句一顿,没有一句废话。她的发言,就是她的作文提纲。

课堂有了热度,张炯辉有些激动,手举得很高。他说细读材料,应该看到生活的闪光点,要传播社会正能量,这个姑娘就是范例。

王泽龙爱看书,善于讲故事,他联系到《黑道》这篇小说。他说:“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负能量,就看我们怎么看待了。对挫折的态度,就体现了你的生活态度,也是命运对你的考验,年轻人要善于迎接挑战!”

吴夫强用“综上所述”开头,讲“写作要从材料出发,先引用材料,再提出观点,在层层深入,结合主旨论述。”他的风趣幽默,还有对材料的高度的概括,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

杨兰插话说:其实生活中的挫折、困难挺多的,比高考痛并快乐的事情挺多,我们要迎难而上啊!

交流中释放善意

04

我最后的点评:

大家谈得好,各有侧重点,有思考的深度。

我认同吴夫强的总结,“要有用材料的思维”,要就材料内容推而广之,用材料贯穿全文,比如用“热度”“温度”等词;避免一般化表述,只说现象和叙述故事,就没有高度和深度,没有解决问题的策略;生活中负面的东西很多,用好“审辩式思维”,要辩证地理性地看待这些。

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生活的态度,也是解决困境的方法,更是人生的大智慧;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就是个人成功和社会前进的动力。

最高的境界是,先做好自己,等条件具备了,实力雄厚了,有了影响力,在发散热度,温暖他人,带给社会的热度。

交流中释放善意

05

五一节前,高三7班,最后一节语文课,我颇有感悟。

课堂交流很重要,要直面困境,顺势而为,要敢于负责,善于诱导。在高三冲刺关键时刻,学生会苦闷,会彷徨,会心理失衡,会手足无措,会破罐子破摔,这都是人性的弱点。当老师的很无奈,也很生气,但还得要采取措施,解决具体的问题,不能被学生消极情绪误导,因为高考只剩这30天了。

倡导充满善意的课堂,不要干扰,静待花开,让学生去说吧。通常情况下,第一个同学发言,需要勇气和胆量,往往不是最好的,但为后面发言留下时间,其他同学会及时调整思路,改进自己的观点,表述就更完美。教师应该鼓励第一人,不要马上点评,有些说法不合适,不需要老师指出,大家自然心领神会,师生三年的配合,应该“心有灵犀一点通”吧!有些表述不是很好,但听完后仔细推敲,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再说,好多命题都有“言之成理即可”的表述,这就是审辩式思维,所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多角度地说,在交流中提升语言构建能力。

“立德树人”不是一句空话,写作的材料也一样。许多“驱动”材料,都是多元化和多角度的。看电视、看手机多了,负面的消息很多,这则材料也一样。但回想我们社会中,我们的同学、亲友们,外出求职、上学等,不安全、暴力倒很少听到,所以不能被网络蒙蔽双眼。任何的写作材料,都意在指向现实,也许现实很残酷,关键是要有诗和远方,要找到生存的态度和方法,要传递生命的正能量,这是任务驱动作文,乃至语文教学应有之义。

交流中释放善意

相关文章

  • 交流中释放善意

    01 格拉泽尔说“审辩式思维,即在一个人的经验范围内,有意对问题和事物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考虑”。它的特点是“搜集...

  • 在困境中释放善意

    1. 受不了委屈,对待所有的不公,我要和它同归于尽。 想当年,原本是有我的奖学金,后来被班主任划掉了,我气冲冲地一...

  • 释放善意

    今天去菜鸟驿站取快递,扫了下二维码,合计合计六件,一看,一小堆,有点为难!老板立刻给我支招:你把包装都拆了...

  • 释放善意

    主任发信息说我可以多休息一天。本来25号下午要到校的,改成26号晚上。 谢谢。 有什么问题就提。 好的,我会主动问...

  • 感受善意 释放善意

    许是因缘,近日悟得一果。接收善意——感受善意——释放回馈善意,是一个能量的正循环,一个看似简单的循环,以往的我是做...

  • 相处之道

    “人和人相处,先不怕死的释放善意,得到同样善意的回馈后,我就继续释放善意。但如果另一方视善意者为冤大头,那以后相处...

  • 释放的善意

    姐,给你一把刀。 一个包装完好,未拆封的崭新美工刀放在了我的面前,在我诧异的表情前,晶晶微笑着说,上次跟你借刀,看...

  • 点滴细节 释放善意

    上次在《主动向这个世界释放善意》一文中提到:主动向这个世界释放善意,世界必将回馈给你善意。 怎样才能主动向这个世界...

  • 2020-11-03

    真正的尊重,往往在释放自己的善意同时,与他人进行的三观平等友好交流,呵护他人的人格。 《周易,系辞下》:“君子上交...

  • 释放善意,也会收获善意

    今天,我中午带了一盒小笼包,然后同学的老师给她多点了一份饭,我同学就想到了我,把她的饭让我吃了。 心里感觉暖暖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交流中释放善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xr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