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第二十七章

作者: 终南山上望长安 | 来源:发表于2022-08-31 09:49 被阅读0次

土豆是一只普通的乡村土狗。对于小说主人公来说,它却是一份难以忘怀的成长陪伴和精神寄托。

第二十七章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极其残酷的。摆在张超和家人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缺钱。父亲的重伤让家里少了一份劳力不说,还欠下一笔不小的债务,母亲和张超一年到头辛苦地劳作,一点点地积累,终于还清了外债。如今,又怎好意思向亲戚家开口借钱呢?

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折磨着张超,他明白这个家庭的重担需要自己来扛,他想多挣点钱让母亲不再那么辛苦,让父亲可以安心养伤,或许还想让弟弟继续上大学。再往长远想,他已经二十岁了,过不了几年就到娶妻生子的年龄了,家里没点积累怎敢往这方面想呢。可是,做生意不像务农,不仅要自己吃苦肯干,启动资金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县城里租一间门面房一年少说也得一两万,还有修车必备的一些设备和工具,零零碎碎算下来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岂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的!

生活再怎么残酷,也是活生生的现实。张超只能放弃幻想,面对现实。他在车铺里继续干活,比以前更吃苦耐劳,更省吃俭用,那辆破的不成样子的摩托车也舍不得换。别人到了这个年纪,都在处对象谈恋爱,他却只顾闷头干活,每天山村里和镇上两头跑,既要照看地里的庄稼,又要干好手头的活计,忙的不可开交。唯一显得奢侈的爱好就是学会了抽烟,几块钱一包的便宜烟他能抽一礼拜。在家的时候,我时常看见张超干完活后,蹲在院子里的大槐树下,默默地抽上一口烟,那背影和年轻时的父亲一模一样。

车铺老板李师傅打心里喜欢张超,欣赏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又是店里数一数二的修车高手,给店铺招揽了不少客户。李师傅看出了张超的心思,也有把生意做大的想法,便商量两人合伙把修车店开到县城去,他出大部分资金并提供设备,张超象征性地出点钱,主要负责具体业务,两人七三分红。

张超的热情又被点燃了。一番商量和筹备,李记修车店终于在县城里开业了。开业那天,张超显得很兴奋,特意穿上了一身新衣裳,头发上打了很多摩丝,梳理的溜光溜光的,站在店门口神气十足,就像小老板一样。

李师傅有两个女儿,大的叫李霞,小的叫李凤。李霞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就顺理成章到店铺里帮忙。她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人很勤快,虽然是老板家的闺女,可是没有架子,什么活都抢着干,很快和张超也熟络了起来。

李记修车店正式开张后,父亲和土豆也来到了县城。一个房间显然是没法住的,母亲在隔壁另租了一个房间,平时我和张超住一间,另一间父亲和母亲住。土豆平时待在李记修车店里,李霞姐照看着它,我每天上学、放学路上都要去店里逗逗它。

父亲重伤痊愈后消瘦了不少,双颊深陷,头发掉了不少,走起路来一颤一颤的,干活也不如从前。他可以在家做饭,干些零碎的轻活,腾出精力的母亲照样起早贪黑去塑料花工厂干活,时不时带回来一些厂里的塑料花把两个房间点缀一番。

度过了艰难的时刻,生活依然艰辛,却似乎正在慢慢好转。

高中生活过的也很快,眼看着就到了高二的最后一学期。学校这个时候要我们慎重考虑,到底是学文科还是理科,这关系到一年多之后的高考。高考,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概念,开始在脑海中时常萦绕。

经过一番考虑,我选择了学理科。分班那天,学理科的同学留在教室里,学文科的同学收拾好书包分别到各自班级报道,空着的位置等着新来的同学填补。我的同桌选择了学文科,边上就空出来了一个座位,我没在意正埋头做着一道数学题,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我听到一个爽朗的女生声音对着我说话:“同学,请问这里有人吗?”

我抬头看见李晓云正抱着一摞书站在跟前,眼睛笑的眯成了一条缝。她穿着一身白色的长裙,上面有几朵蓝色的小花,黝黑的头发自然地垂下来,散发着淡淡清香。我一时有点发愣,还没有说话,她又发话了:“没人,我可坐这里了啊!”一边说着,一边把一摞书放在了桌子上。

“你……你怎么到这个班里来了,你要学理科?”我惊讶地问她。

“呦,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学理科还要你批准嘛?”李晓云一脸调皮地望着我。

的确,她在学校里属于全面发展的学生,文理不偏科,英语成绩尤其突出。她父母都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很多年前支援三线建设到这里,后来定居安家,有了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自然是精心培养,希望她出类拔萃。她每年暑假都出去旅游,去过很多大城市,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自信,瞬间能感染到周围的人。

“不开玩笑了,你待会去六班帮我把剩余的书抱过来啊,我实在抱不动。”李晓云一边抱怨着考试卷子太多,都堆成山了,一边对我嘻嘻地笑着。

看着她那灿烂的笑容,我的心咚咚咚地跳个不停,脑海中又浮现出初三转学到县城时,她从前面转过来第一次问我名字的样子,还有我们一起合作站在讲台上朗读英文的情景,心里莫名升腾起一种幸福的感觉。

从此,这种既紧张又幸福的感觉便一直延续着。我们一起探讨深奥的数学难题,一起推理变化无穷的化学方程式,彼此分享学习上的微小收获,展望无限远大的未来。上学、放学路上,我渴望偶遇到李晓云,又害怕同学看到会说闲话。

有一次,李晓云的自行车脚链坏了,我便推到李记修车店里让张超帮着修理一下。取自行车的时候,她第一次见到了土豆,狗不仅没有对她狂叫,还围着她打转,她喜欢的不得了,非要我借给她照看几天。

“那可不行,这狗现在也不属于我了,它肩负着看管店铺的重任呢。”我神气地对她说。

“你真小气!”她噘着嘴,一脸的不高兴。我赶忙道歉,对她说虽然不能外借,但可以由我带着它一起出去兜风,问她要不要一同前往,她这才高兴地笑起来。

冬季是汉江的枯水期,江边的野草随意生长在裸露的河堤上,奔腾的江水变成了缓缓的细流,在河道中慢悠悠地流淌着。河道中央,几条捞沙船的马达声轰轰作响。我牵着土豆,和李晓云并排走在江边的沙地上,踩着软软的细沙和碎石子,一边欣赏着冬季里汉江的静谧,一边胡乱地聊着身边琐碎的事儿。

“看,落日真美啊!”李晓云指着远方,兴奋地说着。

土豆跑到了前面,一轮落日停留在远方的江面上,余辉照耀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晚风吹起她柔软的长发,我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闻到了春天的芳香。在内心涌起的本能冲动下,我差点要牵起就垂在身边的小手,理智却制止了我,同时自己面红耳赤起来。

我看到李晓云的脸也微微泛着红晕,不过很快她就恢复了往日的自信和洒脱。我们坐在江边看着太阳缓缓落下,土豆在空旷的沙地里来回奔跑,前爪从沙地里刨出来一根枯树枝也要夸张地对着吼叫几声,就像一个久未出门的小孩来到沙滩,发现了新鲜玩具一样。

青春如暖阳,即使在寒冷的冬日里,也迸发出温暖的光芒。我们彼此都能感受到一股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却都选择了把这份温暖深埋在心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土豆》:第二十七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fd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