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城二三事

作者: 筑槃 | 来源:发表于2018-01-10 12:14 被阅读6次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新兴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它们靠山靠海,靠各种天赋异禀的资源迅速发展壮大。尤其是在需要煤炭、电力资源的时代大背景下,有着丰厚煤炭资源储备的地域更是蓬勃生长,在宁夏最北端的石炭井就是一个因煤而兴又因煤而衰的小城。

当时石炭井有一矿、二矿、三矿三个大矿,石炭井本地少有原住民,在矿上工作的大都是五湖四海支援宁夏建设的外地人和他们的后代,还有宁夏其他地方的回汉同胞。三个大矿中,三矿的效益最好条件也最好,在紧邻内蒙阿左旗的地域,煤炭储备丰富,煤质也高,无烟煤、焦煤全是当时国家紧缺又急需的资源。煤矿效益好,矿工待遇好,但危险系数也高,这样的“三高”职业,在矿区很抢手,很多没读过多少书的穷家子弟以被矿上招工为荣,谢老三就是其中一员。谢老三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两个弟弟,因为谢老三的爹早年加入过国民党,“文革”的时候被打倒,全家被打回贺兰老家改造。“文革”平反后,因为他爹是西北政法大学的正牌大学生,对检查审理工作有自己的一套思路,被安排返城,任石炭井检察院检察官,在八十年代的“8.18大逮捕”中,还担任重要职务,统筹推进石炭井地区相关工作。

当时返城对年龄有要求,为了保证他大哥能返城落户,谢老三家从他大哥开始每人上户口的时候都减两岁。刚回到石炭井,谢老三没工作,跟着二哥在翻砂场翻砂,三班倒,那年月肚子没油水儿,逮着东西就一通往嘴里塞,谢老三现在一看见馒头反胃就是那时候一次吃了10个馒头造成的后果。

翻砂场距离谢老三家有三公里多,中间经过一个坟地。每当赶上下夜班,谢老三经过坟地都加快速度,有一次他正飞奔而过,忽然前面“嗖”地窜过去个黑影,谢老三头发都直了,更快的速度往前跑,跑过坟地才看清是只灰黑狸猫,蹲在坟场里绿色的猫眼盯着他看。

19岁上,谢老三他爹把他安排到三矿,谢老三“无比光荣”的成为了一名矿工。矿上伙食好,有澡堂,谢老三想这工作不赖,直到发生了他眼见的第一起煤矿事故。那天刚下班,因为矿车下来还得十几分钟,谢老三就从矿洞往上走,碰巧工友过来,说等一会儿矿车来了坐上走,累了一天,爬不动了,谢老三想也没几步,就说那你先等着,我先上。那工友说行,随后在一个矿洞旁边小解,谁知这时候意外发生了,一根矿柱从天而降,打这人后脑勺穿进,又从喉咙穿出,把他定在原地。谢老三刚上去,听见喊出事儿了,问了才知道就是刚才那个等矿车的工友,等人抬出来已经没气儿了。

类似的事故,谢老三自己也经历过,一次中班,还没到上班的点儿,谢老三坐在传送带上想缓缓,没成想同一个班的工友看都没看,顺手开了传送带的阀,然后自己到开关一旁抽烟去了,等谢老三反映过来,自己已经跟着传送带开始运行了,传送带前后都是铁丝网围栏,运行速度那么快,谢老三坐在传送带上根本起不来,再有二十米多就是切刀口,班长死命喊开阀的人关掉,他就是听不见,班长急了眼几步跑过来,关掉开关,传送带随着惯性又往前运行了几米,还好在切刀口前两米左右的地方停了下来。谢老三下来的时候腿都软了,班长立马给开阀的人一脚,说你个日吧歘,你开阀干啥呢,你瞎呢么,上面坐个人看不见。

要说矿上事故多,都是安全设施和意识不到位,也不全然,多少也有点儿宿命论的色彩。也是中班儿下班的时候,一队5个人从选煤楼的一个天井往上走,就是过天井那两米的时候,前面两个人已经走过去,第三个人刚走到天井,风把一块1公分厚半米长宽的墙皮刮下来,正好切中第三个人的头。还有个人本来当天上早班,到了矿上眼瞅到点了,他肚子疼没下井,可就是那天他要去的那个井爆炸了......

这样的事儿多了,人也都不当回事了,就是出了事儿唏嘘唏嘘,可对矿工来说每天下井提着脑袋呢。谢老三说,所以那么多人不想在矿上干了,下井工资是比地面儿多,可那是拿命赚呢。二十五的时候,谢老三他爹走了关系,给他从矿上调到了城管局,虽然是在环卫站掏下水道,他也觉着安稳。

2010年以后,石炭井的煤除了几个大矿开采,很大一部分让一些小煤窑给败光了,这些小煤窑技术不到位,设施落后,专拣厚煤层采,贴近地表的煤由于煤质不好,便全部推到沟壑,采完的煤坑不填埋任其裸露。煤没有了,煤矿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一矿、二矿、三矿相继关闭。

由于常年开采,很大面积的地表塌陷,石炭井成了塌陷区,不再适宜居住,除了还在二矿留守的职工和新华街无力搬迁的老人们,石炭井的人员全部撤离,矿上给这些工人在大武口南沙窝安排了锦林、丽日等新建小区。石炭井的一矿和三矿已经不复存在,二矿矿址被保留。石炭井曾经红火的山城歌舞厅、职工俱乐部、红光街市场也都因煤而衰。

现如今,随着贺兰山整治逐步深入,残存的很多涉煤企业被关停,不规范的小煤窑也已经三三两两地被取缔,那些耸人听闻的矿井事故也多多少少消弭,可仍然有利益驱动下的黑手伸向成形于亿年前的国家宝贵资源,仍然有把性命交给小煤窑和矿井的穷苦人,也仍然有不为人知的死伤可能继续发生,只不过对煤城记忆的追寻更难找到踪迹了......

相关文章

  • 煤城二三事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新兴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它们靠山靠海,靠各种天赋异禀的资源迅速发展壮大。尤其是在需要煤炭...

  • 孰是孰非

    我出生的时候,煤城还不叫煤城。等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它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煤城。那是一个灰黑色的年代,漫天的煤渣被无...

  • 煤城故事

    柴老大是家里的大儿子,他还有三个弟弟两个妹妹,父亲身体很早就不行了,母亲出身富农,农活都不会干,孩子们常年都吃不饱...

  • 煤城公寓

    虽然过了二十多年,我依旧难以忘怀煤城公寓104号房间里面四个年轻人度过的那段时光。 那时候,大哥,我,三儿,老四,...

  • 煤城新景

    这里别名鹰城,是资源型工业城市,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省文明城市,还是中...

  • 煤城记忆

    在外面生活那些年,只要一提起老家江西萍乡,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你煤城来的呀,“南方煤都”那里有著名的安源煤矿,萍乡还...

  • 《暖心二三事》目录

    【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暖心事】 第一篇:暖心二三事① 第二篇:暖心二三事② 第三篇:暖心二三事③ 第四篇:暖心二三事④...

  • 二三事二三字

    1. 寄居黑夜的微光暗暗生长 2.绿色的诺言铺天盖地林子里的冰雪再无旧人重温 3.春水的哀愁撩不倒胡杨林永恒的站姿...

  • 二三人,二三事

    人生在世,不同的时期和环境里,我们总会遇到不同的人。志趣相投,能与之无话不谈,是以为友,因为朋友这一角色的存在,使...

  • 教学二三事

    教学二三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煤城二三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qo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