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孝庄太后处理危机的方式,我们已经了解到,危机管理的第一步就是了解情况。了解和危机相关的所有情况,并且,还要对可能产生的最坏结果进行预估。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只有做最坏的准备,才能做最好的打算”。
第二步,寻找危机的根源,即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顺治出家这一危机,结果可能是爱新觉罗家族对大清的统治不能延续下去,也可能是国家陷入动乱和战争,对于孝庄太后来说,坚持“大清永世长存”原则的她,要确保的是大清王朝政权的延续。
第三步,稳定人心并给出底限原则,确保对危机的处理在可控的范围内。然后,在大家一致接受和统一原则下,再进行危机处理,这样才能齐心协力,稳定人心。
第四步,快,也就是不要拖延,直面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和企业管理中的公关管理一样,在进行危机管理的时候,不管在危机诱发因素、造成影响、处理措施等方面,企业核心管理层都应该统一口径,避免对外界传达出不同的信息,人为地造成信息不对称。
近年发生的几起危机事件,如滴滴事件,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焦点。其中,既有对危机管理的不及时,也有对外的口径不一,当然,危机事件本身的性质确实也触及社会道德的底限。
因此,在实际行动中,管理者应该留意以下几点:
行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拖延现象?是否能够坦然愿意面对事实?哪怕接受最差的结果。对外界的宣传或解释口径是否一致,这个解释是切实可行?
很多企业管理者经常会问一个问题,企业面临危机时,究竟应该如何应对?
其实,不管是史玉柱还是顺治,都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快。
但就史玉柱和顺治来说,他们的“快”,都经历了一个过程,史玉柱因为在巨人大厦项目的失策,导致了严重危机爆发,同样,顺治因为痴迷佛法而让自己成为了“危机”。但相同的是,他们在关键时刻,都及时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管理者在进行危机管理时,“快”能确保企业及时调整策略,但并不意味着决策的正确性。史玉柱的转危为安,在于危机爆发之前,已经开始进行产品的研发,只是危机的爆发,加速了他将脑白金推向市场的进程。顺治也一样,出家之前,对众阿哥们的评估,玄烨已经独占鳌头,如果没有大的意外,帝位最有可能传位于他,而顺治出家只是将这一进程,提前了。
这给到管理者的启示是,成功的危机管理的“快”来自于平时的积累和准备,更来自于关键时刻的果断和正确判断。否则,盲目的“快”只会让企业雪上加霜。
从危机乍现到顺治出家,我们看到了作为管理者的顺治、玄烨和孝庄太后,他们在面对危机时都做出了怎样的决策。
孝庄太后用其计划和原则,确保了大清在危机中转危为安;玄烨则以其勇气和承担,将帝位从顺治手中接了过来,尽管他还羽翼未满,但面对各种危机却迎难而上,王者之风已经初现端倪;顺治则是在最后一刻,为自己制造的危机划下句点,也由此正式开启康熙时代。
——文章节选自“大师兄点评清三大帝”第一部《向康熙学战略》,新书首发预售中,欢迎联系预订!
《向康熙学战略》-研读企业创业的艰难与战略决策之道;
《向雍正学用人》-探寻企业规范管理与识人用人之道;
《向乾隆学领导艺术》-破译职业经理人领导艺术与家族企业传承密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