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之前有这样一则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读完这则序后,我们不难看出,陶先生的归去,是因为辞了待遇尚可的官职。
好好的,为何辞官不做呢?你看陶先生的家境,贫困,多子,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下去。如此的家庭状况,这一官半职所带来的薪酬其实是十分有用的,可偏偏陶先生就给辞了。
陶先生说,他是因为生性向往自然,做这个官是因生活,因温饱,勉强而为之。但是稍做深究的思考,你会发现,这只不过是一个表面的说辞,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所为的这个官职,并没能实现他的人生志向,越做越发现,这次为官其实违背了他的初衷意愿。
以陶先生的文才,他的志向肯定不是为了做官取薪,也许他是想为黎民百姓真正的做点什么。可是官场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并非一人之力所能改变。也许是因官场的黑暗和不公,让陶先生丧失了做官的信心。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的道理,陶先生肯定懂得,既然无能为力,不如不为之。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嘛,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一篇《归去来兮》将陶先生所向往的那种田园生活描写的感人至深。归心似箭,膝下成欢。对窗独酌,倚园栏栅,观落日,赏庭松,好一个闲情逸致。可陶先生越是如此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迫,越表明他内心在官场中的那种失意之深。彼处不懂我,自有懂我处。这所简屋陋室,这个小小田园正是寄托陶先生心中大志之地。
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那种官场陋习,非一介书生所能扭转。短短八十余日的官职,可能让陶先生做的很不顺心。但他人贫志坚,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伯夷、叔齐尚能在深山中采薇为食,更何况陶先生还有这样一个小小的田园,动一动手也能略微地自给自足吧。
胸怀大志而不舒,对于一个满腹诗书的七尺男儿来说,是一种极为无奈的困绕。不去违背初心的为官做事,毅然回归凡尘中的田园,对于当时的陶先生来说是一种与世抗争的勇气。
结合这则序,来读陶先生的《归去来兮》,大多是无奈之情。这些对于陶先生来说,都不算什么,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已。正所谓:如若违心,不如归去来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