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当我还在读高中的时候,曾经在《读者》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女孩最终通过努力考上北京大学的故事。高中时候,承受的压力非常大,在一次次的模拟考、周考月考中,竟活成了分数的奴隶。小小的年纪,大大的压力下,那篇文章就像一阵春风吹进了我的心。
现在想来,当时内心受到触动必定是因为那篇文章不是虚构,而是一个普通人经历的真人真事,冥冥之中,带给我一种希望。她文字之间流露出的轻松口气,尤其让我着迷……
她在文章最后写到:此刻,我就坐在北大的未名湖畔,微风吹拂着脸庞,一切都像我曾梦想的那样。你看,未名湖畔,我们终于相遇了……
自此,未名湖便成了我魂牵梦萦的一个念想。那阵微风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情迷于此。
你好,北大
自此之后,我更加用功地学习,然而“到底是报清华呢还是北大”终究是一句笑谈。我的600分和北大要求的700分之间,隔了整整100分,隔了一整个未名湖。
大二时候,独自一人从青岛来北京旅游,刚下火车就倒地铁去了北大。
北大,一个全新的世界。
四月的阳光和风正是最好时候,北大校园里的风景亦是最好时候。花儿开过半,树已成荫。站在那里,就想起那句诗:风在摇它的叶子,树在结它的种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然而,除却那里传统风尚与现代设计完美并存的校园建筑,整排整排充满着青春气息的自行车和小摩托,在我的眼中,北大的学子最是可爱美好。
去的时候恰逢周末,校园里很是热闹。自行车轮悠闲地转啊转,书本在阳光下翻了一页一页,书包里的钥匙链儿叮当轻响。那样一种自由平等、文明优雅的环境中,我看到每个北大学子脸上平和的表情,每个人都在不急不躁地做着手头的事,三五成群间巧笑嫣然,空气里飘动着一股清流。
目光清澈、言谈雅致,就像一个北大学子应该的样子;光辉灿烂、人物风流、浩然之气涌动,就像是北大应该的样子。
未名湖,我来了
耳朵里塞着耳机,传来的是《十七岁的雨季》,就好像那年17岁的我,真的走在了去未名湖的路上。北大校园果然很大,未名湖坐落在纵深处。寻着水声,绕过几个弯,未名湖就呈现在了我的面前。
湖边的风很大,竟然吹红了眼睛。它就那样具体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再不是我臆想中的那阵风。湖很大,水很清,湖畔的旁边站着好多柳树,坐着很多椅子。我沿着湖边一步一步走过去,细细地看着它的样子,就像是近距离接触自己一直暗恋的人一样,那种小心翼翼的情绪,现在想来真是可爱。
风吹拂着柳枝,阳光照耀着湖面,我的心在微微跳跃着。我想,无论再过多少年,无论再走过多少城市的山川河流,再不会有第二个地方像未名湖一样,让我惦念这么多年。
在未名湖呆了一整个下午,坐着长椅上,看着湖面波光粼粼,想起当年那个懵懂又天真的自己,想起那篇文章里的那段话:此刻,我就坐在北大的未名湖畔,微风吹拂着脸庞,一切都像我曾梦想的那样。你看,未名湖畔,我们终于相遇了……
你看,未名湖畔,我们终于相遇了……
人来了又往,风往东走又往西来。我和未名湖的故事,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