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总有人真的去看了。
五一将至,又是国内各类户外音乐节热闹喧嚣的开始。
以99年北京日坛公园的喜力节拍夏季音乐节为起点,迷笛、草莓、雪山、张北、热波……现如今国内已有名目繁多的上百个音乐节。对于每一位亲身感受过的人来说,「音乐节」有着不同意义。
它是伍德斯托克式的乌托邦之梦,泥浆里的爱与和平,也是荷尔蒙的躁动,草地上啤酒与鼓点的狂欢……
第七封信,来自一位留学法国的朋友,讲述他这两年“看世界”的故事。
欧洲音乐节狂躁记
乖戾的勃艮第终于止住了她那刮风下雨连带冰雹的大姨妈天气,连续一周的晴空万里让濒临腐化的我嗅到了丝丝夏意。欧罗巴之夏,除了护(zhuang)眼(bi)的墨镜、肉光闪闪的海滩,另一个让我兴奋的就是一大波音乐节的来袭。
翻着眼珠一估摸,旅法也两年有余了,每年夏天我都会用自己辛苦打工的小钱出去见见世面。身为资深摇滚脑残粉,在欧洲这块宝地,音乐节是务必要提上日程的。两个夏天,强势围观了四个音乐节,近百场现场演出,同时也感受到了欧洲不同国家的不同氛围。今天试着做个有格调的总(tu)结(cao)。
德国Southside & Hurricane音乐节
Southside和Hurricane是一对孪生音乐节,是德意志最强的Alternative Rock音乐节(重金属才是德国音乐节的主流,可惜我对其消化不良)。2014,是我呆在欧洲的第二年,已经能够比较自在地潜藏在白人堆里,因此一路上交流不断。
前往会场的途中,同车厢的小青年们捧着吉他弹奏,我很自觉地附着欢歌。虽然语言互相不懂,但居然就这么和谐地嗨到了一块儿,还友好地赠与了啤酒。在我看来,德国人对外国人保持足够的兴趣和尊重。事实上,欧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以及高傲的气质是不言而喻的,但二战后的现代德意志民族养成了自省和开放的态度,对于外来文明会报以足够的好奇与理解。这也是为什么德国的人均海外旅游次数最多,成为最受欢迎的国家的原因。
但也有人认为现代德国的去国家主义有点矫枉过正。音乐节上隔壁帐篷的德国小青年告诉我,06年德国世界杯之前,在家里或街上悬挂德国国旗会被批判为是国家主义行径,还是以那次世界杯为契机,才开始理性地正视爱国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区别。
本文由作者原创,微信订阅号「布波来信」首发。转载须经「布波来信」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