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读书简友广场
《论语》讲堂留影230

《论语》讲堂留影230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4-06-15 14:32 被阅读0次

    2024-6-14 二百三十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9.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语音整理
    有人主张这一章应该和上一章结合起来理解,就是说,孔子评价颜回的时候说,真可惜呀,颜回整天都在努力刻苦地学习。但是英年早逝,就好像是已经开了的花儿,有着美好未来的一个青年才俊,但秀而不实,最后没有结出丰硕果实就去世了。这样理解当然也没有问题,但是我觉得仅仅把这一章理解成颜回没有出仕而取得政绩,局限性就比较大了。其实我们可以认为孔子在陈述一种普遍的道理,只不过他用了一种比喻的说法。
    孔子用自然界里庄稼的出苗、开花到结果的过程中,有的出了苗,但是没有开花,有的开了花,但是没有结果,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来说明,建功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有的人可能很有天赋,但是没有恒心,不能坚持到底,半途而废。所以在这一章里,孔子希望他的弟子能够坚持勤奋学习,并且最终取得一些成果。
    我们回到文本上来看,重点掌握这三个字,一个是“苗”,一个是“秀”,一个是“实”,这是庄稼生长的三个过程。“苗”是庄稼破土而出。“秀”是吐穗开花。有个成语叫“华而不实”,这个“华”,通“花”,与“秀而不实”是一个意思,就是只开花不结果。
    我们很清楚,一粒种子它能不能开花,开花以后能不能结果,这里边的因素很多。类比于人,有人认为是教育方法的不同,有人认为是命运机遇的不同,等等,当然这些都有道理。
    种子要想长成苗,需要土壤中的水分、养料和阳光的照射,才能够萌芽成苗。这个苗能不能开花,还要看有没有病虫害的破坏,有没有风吹雨打的摧残?这夭折的概率也比较大。开完花以后能不能结果?这中间都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像我们学习《论语》,最初很多人都带着极大的热情去学习,但是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又有多少呢?当然,能开出花来就意味着你已经学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想结成硕果,这个难度就更高,它不仅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还要有一定的机缘巧合。
    这里我想强调机缘的重要性,很多事情的成功,努力固然很重要,但是机缘在这边起到的作用其实更重要一些,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一点。如果你不愿意承认机缘的作用,内心就会陷入一种求而不得的纠结和痛苦。就好像同一棵树上的两片树叶,秋风一吹都落了。一片落入了书房窗台,被人捡起来夹在书里,成为书签,得以长久保存。而另外一片树叶掉到水沟里,很快成为烂泥。你不能说这两片树叶有多大本质上的区别,只是不同的机缘巧合,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这样想,对于有些事情,我们会接受得坦然一些,少一点纠结。

    孙中兴详解

    这章表面看来是说明植物的情况,恐怕还是在悲叹颜渊的早逝。

    孔子感叹地说过:“谷子发了芽却没长好,这种情况是有的!谷子长好了却没有结果实,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朱子详细批注本章的关键词:“谷之始生曰苗,吐华曰秀,成谷曰实。”

      何晏引用孔安国的解释:“言万物有生而不育成者,喻人亦然也。”只当作一般的比喻。朱子似乎也这么解:“盖学而不至于成有如此者,是以君子贵自勉也。”皇侃则认为本章“又为叹颜渊为譬也”,刘宝楠引用诸多说法,证明“此章喻人早夭也。人早夭,故成德亦有未至”。这样的解释得到比较多的认同。

        孔子这种对农作物的观察,证明了他“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篇》9.6)。他在回答樊迟请学农事时,回答说“吾不如老农”(《子路篇》13.4),恐怕又是谦虚的说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讲堂留影23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kz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