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江汉平原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枝,一土一岭都深深地润泽着我,那些灵动的虫儿们为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让我有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互为朋友的机会。
我时常在想,我写作中的很多灵感或者字句都离不开这些精灵的灵动,其实都是他们的“翻拍”和“复制”。
今天,读汪先生的《人间小暖》,满满的虫趣,仿佛看到蝈蝈、蝉、蜻蜓、刀螂、复眼、蚂蚱等在跳动或者蠕动,我仿佛也被带到了精灵们的世界,与他们共舞。
看看“通体碧绿如玻璃料,叫声清脆”的蚰子;“体较小,绿色而有点儿银光,样子最好看,‘嘟溜嘟溜’叫个不停”的蝉;“头胸浓绿色,腹部有黑色的环纹,尾部两侧有革质的小圆片,飞时发出巨大嚓嚓声”的蜻蜓等等。
写昆虫,汪先生描写十分细腻而生动,我想这必然是认真观察,仔细体会的结果。当然这是基础,再加上想象的翅膀,就变得更加栩栩如生了。
比如,他写瓢虫,“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他说瓢虫是“做得最精致的昆虫”,是“上帝”做的,是上帝做给他的小外孙女儿玩的玩具。
好一个汪老先生!这是多么丰富、诗意、童趣的想象啊!
但我总觉得,汪先生的想象与迟子建的想象还不太一样。迟子建天马行空,意识恣意,情思飞扬,而汪老则淡一些,平一些,更具烟火气,与平世间的万事万物更关联一些,更能触碰到寻常人心。
「旸瑫」对自然发生了兴趣汪先生写这些虫,其实他有这样的观点:希望现在的孩子也能玩玩这些昆虫,对自然发生兴趣。现在的孩子大都只在电子玩具包围中长大,未必是好事儿。
「旸瑫」对自然发生了兴趣我觉得,这些大自然的精灵,应该是人类的至友,尤其是孩子的接触和玩耍,将更加能融合于大自然之中,除培养兴趣,增长知识之外,我想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自然生态观,宇宙观。
这种正确的“观”真的需要自然的熏陶,而非说教和单调的玩具和游戏所能真正替代的。
备注:
"与旸瑫同读一本书"活动的第5本书《人间小暖》(6):对自然发生兴趣
阅读时间:2019年3月26日
阅读页数:42-49页
注:本文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分享朋友圈,微博等.我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文中用图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旸瑫,一个烹文取暖,煮字疗饥的生活家.更多交流请加微信6942145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