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文脉,文化

作者: 陈家小瑞a筱瑞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22:56 被阅读9次

2019年1月9日  星期三  阴

今天看《上新了故宫》这一季的收官之作,感触之余,想再写点关于这个节目的文字。

动笔时才发现,距上一篇文字,也就是去年12月10日那篇《温故,知新——《上新了故宫》 》,刚好一个月。

这是一个介绍故宫,宣传我们历史文化的节目,每一期都带给我们震撼与惊喜。

因为时间安排,我不像之前总是追直播,这几期的节目,都是在电视播后的几天才追的网播。

上周五,也就是1月4日的这一期关于“故宫文物南迁”的故事,我今天才看。

本来以为就是讲讲文物迁徙的内容,也许会有点枯燥,可看到好多网友说:

“没想到自己看个综艺节目看哭了!”

“这期节目我看哭两次!”

“泪目!”

“好感动!”

“热泪盈眶!”

我有点不以为然,觉得大家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看个节目,而且是文化类节目也太多愁善感了点吧。

然而,当打开节目,看到那位故宫工作人员介绍着文物南迁的路线,听她说着那一万多箱的文物,兵分三路,过河,爬山,进窑洞,躲空袭,历时25年文物才回归.……

电视机前,一手抱着小外甥女的我,静静地盯着屏幕,那一瞬间,心头有种莫名的情绪在涌动:故宫人,真的好伟大。

文物南迁路线图

节目用小剧场的方式,重现当年南迁路途中,工作人员之间的书信内容。

讲到装古物的卡车翻车了,我竟觉得浑身起了鸡皮疙瘩,在听到文物没受到损失,我竟也同那位写信人一同“傻笑起来!”

“有人说,是古物有灵,炸不到摔不碎!”写信人说他竟有些信了,而电视机前,隔着几十年的时光的我,也信了。

当陈建斌老师饰演的故宫工作人员在文物迁徙途中,为保存文物,向当地最大的酒窑老板租用酒窑做文物库房时的一幕对话,我的眼泪居然不自觉的流了下来。

“这些文物要是毁了,咱中国人的根就断了!”

“文物若在,文脉就在,中国就不会亡!”

“只有国家安全了,咱们的酒才能再酿下去!”

一个是为大家,一个是为小家,都是有情有义的传承。国难当前,最后酒窑老板的大义也看哭了好多观众。

节目的最后,是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文物迁徙中最重的“石鼓”的故事。

一块约一吨重的两千多年前的宝贝们,身上刻着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是从大篆向小篆过渡的文字活化石,在历史长河中真的是命运多舛。

“以为无用百无直,以为有用万物祖。”

故宫工作人员道出的苏辙《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一石鼓》中的名句,不仅让我增涨知识,同时也明白文化于一个人,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石鼓

《上新了故宫》是季播节目,这一季已经收官,我很感谢自己当初因为关注邓伦,继而关注到了这个好节目。

原来好的有文化底蕴的节目,是会让人产生强大的共鸣,好的文字也是。

相关文章

  • 文物,文脉,文化

    2019年1月9日 星期三 阴 今天看《上新了故宫》这一季的收官之作,感触之余,想再写点关于这个节目的文字。 动笔...

  • 文物保护十点建议

    柳哲 文物关乎国运盛衰、文脉传承、文化发展,在文化自信的今天,更是至关重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

  • 文物保护之我见

    柳哲 文物关乎国运盛衰、文脉传承、文化发展,在文化自信的今天,更是至关重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

  • 我为文物保护建言

    柳哲 文物关乎国运盛衰、文脉传承、文化发展,在文化自信的今天,更是至关重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

  • 保育活化—传统文化的模因传承

    最近接触到一个概念,叫“保育活化”。“保育”,是指对地方传统文化如建筑、文物、技艺、文脉肌理等的保护;“活化”,是...

  • 余秋雨中国文脉——笔记1

    “照理,文物专家不懂文脉,亿万富翁不懂文化,十分正常。但现在,现代传媒的渗透力度,拍卖资金的强烈误导,使很多人难以...

  • 当今收藏文化艺术品在全球的发展成为富人必然的选择

    收藏文物艺术品成为很多富裕家族的必然,原因在于:首先,文化艺术品收藏是传承家庭文脉的上佳选择。其次,艺术品是高雅的...

  • 收藏文物艺术品成为很多富裕家族的必然

    收藏文物艺术品成为很多富裕家族的必然,原因在于:首先,文化艺术品收藏是传承家庭文脉的上佳选择。其次,艺术品是高雅的...

  • 金栗随笔(315)文脉

    文化是如何传承的 有一条清晰的脉络 那就是文脉 象一条岁月的河流 流淌着珍贵的记忆 那是不朽的文物古迹 历久弥新的...

  • 2022-05-11

    西安文物的文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物,文脉,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rn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