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风情之:化成禅寺。
面对秀江路的山门殿宜春是著名的禅宗圣地。佛教史上划时代意义的‘马祖建道场’、‘百丈立清规’都发生在宜春。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和台湾的星云大师都曾来宜春寻宗问祖。并分别有题词“明月照宜春;禅宗荫福地”和“禅都宜春”。
化成寺位于宜春市中心城区秀江河北岸化成岩森林公园内。天下名山僧占多。化成禅寺所在的化成岩山势从河岸平地崛起,海拔一百六十三米,洞幽石怪,自成岩壑。被誉为「江南一胜」、「天然图画」。而化成禅寺就建在化成岩的半山腰。前身为两个佛寺的合成:上岩叫开化院,下岩叫惠昭院,始建于唐初,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历史。
寺院因战乱和自然灾害曾多次被毁。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开化院重修。清康熙初僧人念融重建佛殿。知府李芳春题额曰:“赞成裁成”,意谓大家一起筹划帮助而共同成就事业,于是将此四字成语简而为“化成”,自此寺名曰“化成寺”。
宜春风情3:化成禅寺宋代诗人赵善坚有诗曰:"僧居罗上下,钟声答晨暮",化成寺所处故称"化成晚钟",是古袁州府的“宜春八景”之一。
一次沿秀江夜骑时从寺门前经过,惊讶于闹市中月夜下朱墙黄瓦的庄严与幽静,归来问度娘,之后利用休假时间曾三次踏访,浮生偷闲。
现在的化成寺建筑应该是全部新建的。公开资料显示:1998年8月,宜春市政府批准重新开放化成禅寺。1999年8月,化成寺旧殿拆除,新建一栋五层大殿。2000年12月,化成寺收归宜春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直管。2004年元月,化成寺举行大雄宝殿奠基礼,得到市政府和香港旭日集团总裁杨钊先生的大力支持和资助。
宜春风情3:化成禅寺折旧建新,寺庙收归国有。一进山门迎接你的就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在自古连皇帝老子都不插手的佛门净地如此宣示“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庄严?醒目?那是肯定的,有宜春市国土局这贴宣传“膏药”在,我断定化成禅寺在佛教界难成气候。因为我想像不到有佛门得道法的高僧每天从下面经过时的心情。
相较于宜春的其他著名禅林,化成寺也确实不是以佛法而显。而是以人文而名,以山林幽静而著称。所在的化成岩据史载为汉武帝立宜春侯国,封长沙定王刘发三子刘成为宜春侯时所筑五座高台之一,它们分别是:宜春台、仙女台、凤凰台、湖冈台、化成台。而化成台即现在的化成禅寺所在。
历史上唐代宰相李德裕贬官袁州长史时,曾居住于此。邑人卢肇、黄颇曾执经问难,得益菲浅。后卢肇成了江西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并以「此赋魁天下」文史留名。此处摩岩石刻甚多,最著名的是“李卫公读书处”。历代文人多有题咏。清初湖西道守施闰章与袁州知府吴南岱亦唱和于此。
宜春风情3:化成禅寺我第一次去化成寺就是冲着摩崖石刻去的,但不是为看“李卫公读书处”,而是去寻抗日名将程万余等留下的石刻。应该是抗战胜利50周年的时候《潇湘晨报》做了一期特刊,浓墨重彩的介绍了发生在湖湘大地的三次长沙保卫战,衡阳保卫战和常德保卫战。其中的常德保卫战正是"虎贲"74军57师的余程万将军指挥的,以八千之众拒日军30000精锐与常德城外,坚守12日歼敌上万全军战斗到最后仅存83人。特刊图文并茂,史实翔细。当年读时我是被国军官兵英勇顽强,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深的震撼和感动了,从那以后我终于摆脱了“国民党不抗日”的宣传毒害。开始关注了解真正的民族抗日史。
宜春风情3:化成禅寺“八千里路云和月”语出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是余程万将军在江西的“上高战役”后与将领们游成化岩,由余程万拟题,副官钟世英挥毫留下的。石刻朱漆仍鲜艳,,边上的简介石碑正新,应该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际新恢复的。此处以前是焚烧垃圾的,所以石刻底部岩石被烧烤得发黑。
余程万将军应是性情中人,常德保卫战后为铭记战死的57师官兵,特派人游说著名小说家张恨水创作了《虎贲万岁》一书。一时轰动全国,令57师的英雄业绩名扬天下。只可惜这样一代名将,脱离军政界隐居香港经商为业后,却死于上门劫匪和警察的乱枪之下。令人不胜感慨。
宜春风情3:化成禅寺站在余程万将军的摩岩石刻处眺望,眼底下就是整座化成寺,和风光悠美的秀江与宜春城。
新建的化成寺建筑应该说是极为精美的,像山门殿,藏经阁,法堂都是雕梁画栋,非常考究。还有摩崖石刻群边上缅甸所赠的卧佛和十八罗汉,都是栩栩如生。只可惜新建的再美终究没有了古建的原汁原味,和那种饱经沧桑感。也缺了历史的厚重认知。
所以除了第一次去游玩时怀揣好奇之心,拍了不少照片。后来两次去只不过是慕化成岩的清静,与优美环境。纯为消磨休假的时光。
宜春风情3:化成禅寺宜春风情3:化成禅寺 宜春风情3:化成禅寺 宜春风情3:化成禅寺 宜春风情3:化成禅寺
宜春风情3:化成禅寺 宜春风情3:化成禅寺 宜春风情3:化成禅寺 宜春风情3:化成禅寺 宜春风情3:化成禅寺 宜春风情3:化成禅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