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气象之辨

作者: 泰初有道 | 来源:发表于2021-08-26 15:24 被阅读0次

人们常把孔、孟并称,其实在二程、朱熹的道统论中,儒门心法应该是由孔子—曾参—子思—孟子这样传承下来的。颜回死后,曾参作为理解孔子思想最全面深刻的弟子,责无旁贷的接了老师的班,并承担了子思的抚养义务;曾参死后,圣人之孙也不负众望,微显阐幽,著成了儒家理论渊薮《中庸》;又过几许,孟子师从子思之门人,用磅礴之气势将儒学推入战国时代......

四圣中,学术界公认孟子应列孔子之后,故儒学也被称为孔孟之学。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社会动荡,礼坏乐崩,几代先圣经营起来的文明遭到破坏,人类逐步退回成野蛮人;到了战国,动荡加剧,各国彻底摆脱道德和规矩的约束,为了利益,将武力、阴谋发挥到极致,战争成为唯一的主旋律。在这样的背景下,《论语》、《孟子》两书之风格差异形成。

《论语》章节篇幅普遍较短,有的仅寥寥数字,但场景丰富,教学对话不受地点限制,有在川上、林间小路、家里,有点无适非道的感觉,可见孔子胸襟开阔,无论身处何地,都影响不了他明明德;面对不同弟子提出的同一问题,他的回答往往不同,总的原则是依据提问者自身根基以及问题发生时的环境来作答,而答案又无不指向儒学的核心命题,难怪颜回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之感慨。

再来看看《孟子》。《孟子》(特别是上孟)篇幅较长,同为答问,孟子喜欢先斩钉截铁的给出答案,然后就问题之理列出事实,用反面的现实现象来警示世人,读之令人肃然;在阐述思想的时候,不仅穷极语言妙用,时而涵盖乾坤,时而随波逐流,时而截断众流,而且将概念归化的极细,把孔子讲的心性情中的心单独拎出,大段笔墨重点发扬,从“不忍人之心”分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不得不感叹其工夫之深。

同样是圣人,孔子句句是自然,孟子句句是事实。他们都看到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纵然现实一团糟,但高明的匠人不会为愚钝的学艺者改变制器的法则:东西我教给你了,你可以不要,但你毁不了他。

相关文章

  • 孔孟气象之辨

    人们常把孔、孟并称,其实在二程、朱熹的道统论中,儒门心法应该是由孔子—曾参—子思—孟子这样传承下来的。颜回死后,曾...

  • 新校区,新气象

    时维九月,序属孟秋;唐冶新址,碧水清流;莘莘学子,勇立潮头;袭孔孟之遗风,延稼轩之魁首。 新校区,新气象;新人聚,...

  • 义利论

    陶扬鸿 儒家有三辨:人禽之辨,华夷之辨,义利之辨。人禽华夷之辨,吾已论之,今专论义利。子罕言利,惟见《易》曰:“利...

  • 华夷论

    陶扬鸿 儒家有三辨:人禽之辨、义利之辨、华夷之辨也,皆辨之极严而不容乱者,泯此一辨,即非儒家。何为华,何为夷?华者...

  • 国学的支点

    学习国学需要了解十个支点。即:华夷之辨、情欲之辨、和同之辨(第三期儒家之争与古今之争)、王霸之辨、天人、自成名、中...

  • 舌苔有根无根辨

    脉有有根无根之辨,舌苔亦何独不然。前人只论有地无地,此只可以辨热之浮沉虚实,而非所以辨中气之存亡也。地者,...

  • 随感

    本是红妆女,偏爱舞文墨。醉心古学书千卷,不知天多阔。孔孟戏功名,老庄辨福祸。论到封狼居胥,唯有经书坐!

  • 《弟子规》乃谬论,非孔孟之教也

    今之言“国学”者,莫不奉《弟子规》为圭臬、而令儿童诵习之。殊不知,以孔孟之道观之,《弟子规》理有未当,非孔孟之教也...

  • 慎思,明辨,笃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

  • 2019-05-11

    耳闻之 不如 目见之,目见之 不如 足践之,足践之 不如 手辨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孟气象之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fe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