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儒道释易文化苑子凡的书香视界道学•国学•养生
《红楼梦》里五花八门的拜见礼,究竟是汉制还是满俗?

《红楼梦》里五花八门的拜见礼,究竟是汉制还是满俗?

作者: 子凡的书香视界 | 来源:发表于2017-06-07 11:33 被阅读31次

《红楼梦》里五花八门的拜见礼

作者:子凡shine

现代人见面最常见的礼节是握手;在一些隆重的场合比如婚丧仪式上,以鞠躬为主要的致意形式。而在过去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人们见面的礼仪形式更为复杂多样,而且有男女之分,尊卑之别。

《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偏顶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相公詹光、单聘仁二人走来,一见了宝玉,便都笑着赶上来,一个抱住腰,一个携着手,都道:“我的菩萨哥儿,我说作了好梦呢,好容易得遇见了你。”说着,请了安,又问好,劳叨了半日,方才走开。独有一个买办名唤钱华,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打千儿请安,宝玉忙含笑携他起来。

这里短短的一段话提到了抱腰、携手、打千等见面寒暄的方式。事实上这些方式可以统称为请安礼。请安礼,对于男子来说有“问安”、“打千儿”、“叩头”之分,旧有“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之说。

问安:问安是请小安,垂手站立问好即可。

打千:打千是清代男子下对上请安时所通行的礼节,施礼者左膝前屈,右腿半跪,上身稍向前俯,右手下垂,这是一种介乎作揖和下跪之间的礼节。这种礼节原来是清代满族特有的礼节,被称作 “打千儿”,后来变成满族男子下对上通行的一种礼节。

叩头礼:叩头礼文言称为“叩首”,白话称为“叩头”、“磕头”。磕头的礼仪形式比较复杂,按照拜见对象和拜见场合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矩。

单叩首:小孩对长辈的常礼。小辈双膝弯曲跪下、手扶地、头触地,完成磕头的动作,然后起立侧身站着。长辈在受礼后,要及时说:“好,起来吧。”还要给小辈一些钱物的赏赐。

一拜一叩:成年人拜见长辈的常礼。先正面对长辈拱手长揖,再屈膝下跪磕头。

一拜三叩:是比较隆重的礼节,大多是比较重要的场合,拜师、拜年、拜寿等;并且是拜见比较重要的长辈,例如辈分较高、或者德高望重者、身份地位较高者。其仪式是先做拱手长揖,再屈膝下跪,磕完第一个头后,保持跪姿、直起上身,而后磕下第二个头,同样再磕下第三个头,最后起立。

三拜三叩:敬神、祈福、许愿时实行“三拜三叩”。其仪式是先做合掌、下拜,再屈膝下跪、磕头,如同“一拜一叩”。磕完第一个头后,起身站立、后退半步;停数秒再次合掌,向前半步、下拜、屈膝下跪、磕头,即第二个“一拜一叩”;依此再做第三个“一拜一叩”。

三拜九叩:是拜见皇帝的礼仪,实际上是重复做三次“一拜三叩”,中间有两次起身站立。

清代满人久别之后相见,以抱腰、执手之礼表示亲热。

抱腰:系清代见面礼节。徐珂《清稗类钞》记载:满人相见,以曲躬为礼,久别相见,则相抱。后以抱不雅驯,执手而已。年长则垂手以引之,少者仰手以迎,平等则立掌平执。

挽手:挽手也属于旗人久别相见之礼,是从抱腰演化而来的。《宁古塔记略》有:相见唯执手,送客则手略曲,久别乍见,彼此相抱,复执手问安。如幼辈两手抱其腰,长者用手抚其背而已。如以右手抚其额,点头为拜。如跪以手抚其额,为行大礼。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贾宝玉的生日,平儿为其祝寿:平儿便福下去,宝玉作揖不迭。平儿便跪下去,宝玉也忙还跪下,袭人连忙搀起来。又下了福,宝玉又还了一揖。

贾宝玉此处的礼节为作揖。作揖则属于汉族民间传统礼节作揖:拱手为礼,作揖是汉族民间传统的一种礼节,古代宾主相见时常用的礼节。两手抱掌前推,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标准的男子作揖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是攻击手,要包住以示善意。女子与男子作揖相反,不抱拳,只压手,但是右手压左手。这和中国自古“男左女右”的传统一脉相承。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尤二姐陪笑忙迎上来万福,张口便叫:“姐姐下降,不曾远接,望恕仓促之罪。”说着便福了下来。凤姐忙陪笑还礼不迭。二人携手同入室中。凤姐上座,尤二姐命丫鬟拿褥子来便行礼,说:“奴家年轻,一从到了这里之事,皆系家母和家姐商议主张。今日有幸相会,若姐姐不弃奴家寒微,凡事求姐姐的指示教训。奴亦倾心吐胆,只伏侍姐姐。”说着,便行下礼去。凤姐儿忙下座以礼相还。

这里尤二姐与王熙凤刚见面的时候行的是万福礼。万福礼是一种古代汉族妇女相见行礼的方式,口称“万福”,姿势是双手交叠放在小腹,目视下方微屈膝,也属于汉族传统礼节。清代女子道万福礼与汉族传统的万福礼不一样,女子叩首才称行“万福”之礼,即用手按腿三叩首后,手抚鬓角后起身。从尤二姐向王熙凤所行万福礼的描述来看应该是传统的汉族的万福礼。

从礼节仪制上看《红楼梦》也采用了烟云模糊之笔,一会是满礼(抱腰、携手、打千等),一会是汉礼(作揖、万福等),让读者如坠云里雾里,搞不清朝代纪年。

尤二姐和王熙凤并肩携手到了屋里,作为妾侍正式拜见大娘子,要行叩头礼。女子叩头请安礼与男子并无差异。

但是,清代女子的其他请安礼则有区别:

半蹲儿:女子请安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请双安则双手扶两膝而同时微蹲。清代女子蹲安俗称“半蹲儿”。

扶鬓礼:满族妇女拜见公婆或宾客、长者时施的礼。行礼时,妇女以右手指从眉上额头至鬓角连抚三下,随后点头目视。

抹额礼:女子对同辈行抹额礼。行礼时女子头部微微向前低一下,面带微笑,同时右手上举至额头处,在额前手心向内手背向外五指并垄,由左向右作平抹状。抹额次数以礼节程度而定,少则一次,多则三次或更多。

《清稗类钞》记载:请安之礼始于辽,历金、元皆然,明代犹未尽革,后则非独满蒙有之,汉族亦有行此礼者,而尤盛于北方。《辽志》云:‘凡男女拜皆同。其一足跪,一足著地,以手动为节,数止于三、四'。彼言捏骨地者,跪也。夫一足跪,一足著地,即一足立而著地,但屈彼一足也。以手动为节,即垂手近足跗之节也。但言数止三、四,似又有繁简之不同,固不仅如后之垂右手屈左膝之各仅一次也。惟妇女多请双安,则以两手抚两膝而同时屈之耳。

贾家被称为诗礼簪缨之族,其风俗礼仪是最讲究的。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时候还特意提到: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仓廪实而知礼节。在丰衣足食之后才会意识到礼义廉耻,也有条件讲究各种礼节了,于是各种礼仪典制可以完备、完善。

通过阅读《红楼梦》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过去,了解我国传统的礼仪文化。

爱读书,更爱生活,子凡小筑与你同行!欢迎关注订阅号子凡小筑(zifanxiaozhushenghuo)发现不一样的精彩,尤其是喜欢《红楼梦》,热爱传统文化,关注明清史的朋友,这里不会让你失望哟!

相关文章

  • 《红楼梦》里五花八门的拜见礼,究竟是汉制还是满俗?

    《红楼梦》里五花八门的拜见礼 作者:子凡shine 现代人见面最常见的礼节是握手;在一些隆重的场合比如婚丧仪式上,...

  • 天地驱魔传32

    本书简介 古叶小子,既然拜和尚我为师了,和尚我也不和你计较那些拜师俗礼。去和你那些师叔见礼吧。和尚我伤势没有痊愈,...

  • 《红楼梦》里为什么众人称林黛玉为林姑娘却称薛宝钗为宝姑娘?

    《红楼梦》开篇就说“无朝代年纪可考”,但行文中却透出满俗。例举如下。 《红楼梦》中写道,薛宝钗是进京来待选才人的。...

  • 打磨

    文字若不能娱人,便是枯文;文字若不能警世,便是俗文。俗世多俗… 究竟是你在过生活,还是生活给你了一个享受她的机会?...

  • 俗汉歌

    世人都说凡间苦 脱得娑婆入极乐 极乐净土传说好 不知极乐非极乐 耽得时光蹉跎浪 一浪跌落又一浪 圈地画牢失我意 苦...

  • 沈先生

    身似流浪汉,心系古圣贤。 世事皆看破,隐于闹市间。 偶语夫子道,惊煞俗世人。 各路媒体闻,蜂拥拜圣人。 心俱怀鬼胎...

  • #艺术分享#小汉斯·荷尔拜因(一)

    #艺术分享#。汉斯·荷尔拜因。介绍 小汉斯·荷尔拜因(Hans Holbein the Younger)(1497...

  • 一书缘灭,一叙缘起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还真。 人生总有一天要倒身下拜,拜一拜俗世缘分,拜一拜俗缘里要告别的人,就可以了无牵挂,...

  • 是分封好还是郡县好

    秦之前,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周朝衰落与灭亡无疑与分封制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我是秦始皇,究竟是分封制好还是郡县制...

  • 活在当下

    现在的社交平台五花八门,鸡汤是满山满海,励志汤,处事汤、抒情汤,愤世嫉俗汤,⋯⋯很多很多,让人一时觉得眼花缭乱,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梦》里五花八门的拜见礼,究竟是汉制还是满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mo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