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独立时评团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社会热点
从马蓉到刘鑫,为何罪魁祸首总能在舆论中躲在“毒妇”身后

从马蓉到刘鑫,为何罪魁祸首总能在舆论中躲在“毒妇”身后

作者: 墨子小姐 | 来源:发表于2017-12-23 15:30 被阅读118次

    有的人活着,但是心已经死了。

    备受瞩目的“江歌案”终于尘埃落定,但是结果并不是我们期待的死刑,而是20年有期徒刑,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法院做了最大的努力,这是日本法律体系的问题,江歌母亲心中纵然有千般不满,也只有无奈鞠躬。

    不仅江歌母亲不满,广大网友也对这样的结果充满抗拒,因为我们都不能接受陈世峰的冷漠和扭曲,他的谎话连篇、毫无悔意,甚至是栽赃陷害。20年对于江歌一条24岁的年轻生命来说,真的太轻了,轻到让他根本意识到他的残忍和错误,所以才会在法庭上选择用一个“实用性”的鞠躬和晕倒来试图掩盖自己的残暴。

    然而,就是这个残暴、扭曲的,以十几刀残忍杀害江歌生命的杀手,本该处于舆论风暴中心的陈世峰,却在舆论的声讨声中一直以来却躲在背信弃义的刘鑫身后,变成了舆论中心的配角,即便是在宣判后人们意识到正义缺席,还是将更多的焦点对准刘鑫的谎话连篇、背信弃义,以及她那篇矫揉造作的“证人”发声中。


    比起陈世峰的残暴不仁,刘鑫的自私、逃避和不善良更加刺痛了大众的神经。一直以来,人们相信陈世峰的残暴,是穷凶极恶的人性泯灭,是人性中最黑暗的底层。我们笃信“杀人偿命”他最终逃不过天网恢恢的制裁。

    可是事实是,法律给他的裁定并不能消解他的罪责,他还幸运地在道德层面逃脱了千军万马的谴责。杀人者有罪,但是为何舆论的矛头却更多的对准了刘鑫?

    刘鑫没有杀人,但是她挑战了我们一直坚守的善良底线。

    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人一定要善良,要助人为乐、要信任朋友。在我们的认知中,善良一定会有好报的,助人为乐是值得褒奖的。但是刘鑫打破了这个我们一直秉承的道德信条,他用无耻的行为告诉世人:好人没有好报,帮助朋友会被杀害。

    当善良在丑陋的人性,变成了愚蠢。突破了我们一直坚守的善良底线,刺痛了我们的神经。

    同样是对善良和良知的践踏,同样是背叛和背信弃义,同样的集体舆论的声讨,这让我想起了“王宝强离婚案”中舆论风暴中心的马蓉和宋哲,在这场大规模的舆论声讨中,公众舆论也是更多将骂战的矛头对准了马蓉,而非宋哲。


    人们谴责马蓉、声讨刘鑫,意味着我们在捍卫自己心中坚守的善良底线。如果不骂她们意味着我们接受忘恩负义、接受被最亲近的人背叛。

    但是,仅从善良的标准上而言,马蓉和宋哲谁都没比谁善良,甚至从恶的角度而言,宋哲的行为更令人“恶心”。作为一个身体健全,生理正常的男人,宋哲是怎样可以做到花着兄弟的钱,睡着兄弟的老婆,还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做到,背着老婆和情人和各种各样的女人开房的。所以从道德层面而言,宋哲一点都不必马蓉更加善良,他对家庭不忠,对兄弟不义,对情人也不忠,我们甚至都无法找到准确的词语去描述他的“恶”,但是为什么在集体的舆论讨伐中他可以躲在马蓉身后,当主角中的配角?


    同样是人神共愤的罪过,为何女人被绑在道德架被“千刀万剐”、“凌迟处死”也不能消除心头之恨,而舆论的风暴中身为罪魁祸首的男人却总可以躲在“毒妇”的身后,成为主角中配角?

    我想这和我们一直以来“男尊女卑”的思想和道德体系有脱不开的关系。确实,在开放、文明、女权主义空前的今天,还谈“男尊女卑”确实有点可笑,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即便是在张口闭口就是女权、独立的人潜意识深处,还是没有从心底认同绝对的男女平等。男人出轨,我们骂他是渣男,女人出轨,我们就骂他是“婊子”。一样是背叛,一样是不可饶恕,为什么男人立誓改过自新就可以被原谅,或者是被淡忘,但是对于女人的谴责会伴随一生。同样是戏精、撒谎,为何男人同样用一句渣男就可以形容,但是女人却要被各种侮辱性的词汇辱骂,甚至还要带上自己全家和祖宗八代。

    在我们礼仪传承和传统认知中,女性天生就必须比男性更加善良,女性天生就应该比男性更加忠诚。因此,女人的不善良、不道德、不忠诚,总是会被舆论无限放大。社会上总有这样的声音,漂亮的女人升职加薪,背后一定有“潜规则”;女孩不幸被强暴,一定是“穿着暴露”;女人炫富背后一定有“干爹”……

    再回到刘鑫、马蓉这两件事件上,她们的行为和陈世峰、宋哲一样践踏人性、挑战道德底线,不值得被原谅和宽恕,但是同样的罪行,因为是女人就活该承担更多的“骂名”是不是不够理性?

    最后,江歌,安息。

    愿天堂没有谎言和虚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马蓉到刘鑫,为何罪魁祸首总能在舆论中躲在“毒妇”身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rq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