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如是我闻读书哲思
“观想”与唐卡---精读《僧侣与哲学家》之十

“观想”与唐卡---精读《僧侣与哲学家》之十

作者: 禾生7 | 来源:发表于2017-01-29 22:40 被阅读0次
    唐卡1(2015年夏).jpg

    《信仰、仪式和迷信》一节于《僧侣与哲学家》的其他章节而言,相对较短。但作为题名的每一个词语可都是涉及宗教的重要术语。因而在佛学世界里,要理清一种看法,或者看透一个世相,通常的做法是从词语出发,追根溯源。

    比如,如何区分信仰和迷信?对于佛教来说,有四种不同的信仰层面。

    第一层为兴趣层面,一般是初初听到一次心灵开示,或者佛陀的生平故事,抑或某位伟大导师的生平。这是一种情感的激发。第二层为期望层面,在第一层的基础之上想知道更多,想跟随伟大榜样,想达成同样的完美。第三层为信心层,简单地说就是信仰转化为信心,一种确定性,一种自我印证,并从印证中得到满足感和充实感。第四层为稳定层,信心成为性格的一部分,信仰不可能回头。
    这四个层面,是佛法的四种阶段,是阶段性发觉的果实,是印证的结果。这是信仰。那么,迷信何解?

    马修说,必须首先在迷信和仪式之间划清界限。如果信仰违反理性,而且不去了解仪式中更深层次的意义,就变成了迷信。

    仪式(ritus)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正确行动,蕴含着反省、沉思、祈祷和静思。在藏传佛法中,尤其注重仪式以及被念诵的经文。一个仪式就是一次心灵修行,一次念诵也是如此。而供僧众“观想”的唐卡,在它的核心内层,仪式、经文、信仰缺一不可。

    “观想”是佛教的专门用语。马修认为,正确的观想需要三种特质:1.保持一个清晰观想意象的能力,即是说必须不断地把注意力拉回到所观想的对象上;2.了解观想对象的象征意义;3.保持对自我原始佛性的认识。

    唐卡,藏语音译,有“方寸之间无限天地”之意。在藏区,唐卡是悬挂在寺院或藏民家中的宗教卷轴画。换言之,唐卡既是藏传佛教的一种绘画技艺,亦是神圣与世俗之间的中介物。作为一种宗教物品,唐卡承载着藏区人民有关生活和信仰的特殊记忆,是极具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卡的存在本身即反映了其美学品质与宗教的联系,也就是引向宗教修行,以及所能达到的佛法美学之表达。正如《华严经》中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皆丛生,无法而不造。画师的手中笔联系的是世俗和神圣两个世界。

    唐卡的功能之一,是将宗教形象化。观想唐卡,其实是一种图像记忆、视觉记忆。

    唐卡拉如绘制绚丽场景,表现所感知的世界,传达超越世俗的智慧和意义。亦即是说,最初的唐卡,让初级修行者(或者游方僧人,或者普通的藏民)可以通过观想具体的形象,去除不应该有的念想,增加信心,看待世间万物为平等,与佛法相呼应。

    唐卡自成一个世界,其上所绘之神佛形象、场景境界、花纹图案,全都具有超越现实的象征意义。象征意义在人类的宗教生活中起到一种决定性的作用,正是通过这种象征,世界才成为可以理解的。

    唐卡2.jp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想”与唐卡---精读《僧侣与哲学家》之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wc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