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 以前家在哪里,我回去,现在我在哪里,家就在哪儿。“如果把生活比作平淡的河流,那么节日就是浪花。节日给了我们调整精神、再次出发的机会。”
再过一个星期就要放假了,前天在朋友圈发了一个问题,问大家今年回不回家过年,没想到大多数人的答案是不回。小伙伴们有的要自己出去旅行,有的喝家人一起出去玩,还有的是因为没买到票。
1.我们终将逝去的春节
突然发现大家的生活习惯还真的是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以前总觉得回老家过春节是天经地义,像是一种朝拜,总觉得如果身体没有归宿,在哪里都是流浪。
记忆中的过年,从要写对联、贴对联、放鞭炮、姑娘媳妇就会聚在一起剪窗花。”腊月三十早上,大家就会早早地到家报到,女人在家帮老人准备饭菜,有些东西要做一大锅,然后放在那里,一直吃到大年初七;长辈要带着儿孙到村北头,在自家祖坟前磕头、烧纸钱。回到家,小孩儿到大门口放上一挂鞭炮,鞭炮声响,标志着春节正式开始。
傍晚还有个小“仪式”,主角是根椽子。父亲王国忠会把椽子横在院门内侧,叫做“挡节”。放好了“挡节”,全家就要去家族祠堂拜祖先,当地称之为“拜影”。拜过了“影”,王宗静全家人围坐在大桌周围吃团圆饭。之后就是看春节联欢晚会,直到岁更子时放鞭炮——送岁。
大年初一一早起来,全家人会早早起来再放一挂鞭炮,意为迎春。此时,厨房里的母亲赶紧在鞭炮响的那一霎那,下饺子。然后,盛出头一碗,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吃,小孩儿给父辈磕头拜年,父辈则给村里的长辈磕头拜年。
其实,我们更在意的是过年的那些准备工作和满满的期待。
2.春节早已成了虚荣心的代名词
现在已经不讲老习俗了,更多的是吃吃喝喝,大家抱着手机玩,“只是形式上的过年”。
生活节奏的加快,让我们即向往美好生活,又焦虑。这些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着实提高了不少,勤劳是国人的美德,随着工业化进程和互联网的发达,我们的那份对新年的期许和美好盼望越来越淡,代替的事,你带着父母躺在巴厘岛的沙滩上,享受着来自太平洋季风的吹拂,或许你在朋友圈分享自己今年如何奋斗,终于带着父母环游世界,你心满意足的接受着来自朋友的嫉妒和点赞。
有些时候,真的是我们高估了父母,其实他们真的年龄大了,对以往的回忆都会小心翼翼的呵护,他们怕自己追不上这个变化的时代,怕一不小心就没有了家的归属感。
没意思,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常态,有吃有喝了,反而觉得没意思了。每年返乡打拼的人带着疲惫的心试图找安全感,但生活压力让他们没有了这份心态。在都市打拼的人清楚,传统的春节仪式感,让我们有了归属感,但回归城市,我们又变得像无根的浮萍。干脆不回去,让自己断了这个念想。
于是,春节渐渐失去了年味。我们变得越来越焦虑,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似乎丢掉了那一点点期许和希望。
3.春节,成了我们这代人最后的仪式感
还记得那首歌谣吗?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一段北方过年的童谣道出了以往春节前后每天要做的事情。
按理说,喝过腊八粥,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闹完元宵,完整的一个春节过下来得个把月。”
集体的满怀期待,终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分崩离析。
那么,在外打拼的你,还回家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