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于余光中逝世当天

作者: Echoning | 来源:发表于2018-03-30 18:41 被阅读0次

“前程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这是我高中最喜欢的课文没有之一,直到今天我还能背出几句。在每个昏昏欲睡的早读背不下去的时候,我会找出必修二,找出那篇高一的语文老师舍不得讲的文章,再读一遍再读一遍,我被一种阴冷湿润的气息包围,继而暖到心底。

我不喜欢雨,我也不喜欢杏花春雨江南,或许故事的开始,每个人都想停在灿烂的日子,不需要刻意去记住什么雨天的颜色和声音,无论晴雨,都可以在这里。

不需要去找一个特殊印记真幸福,不需要刻意记得或者被记得也真幸福,你不怕被谁遗忘,也不需要反反复复去咀嚼一段回忆。

我还是不喜欢冷雨,只能是听听冷雨,打着伞站在门前。

他不再是广义上的江南人了,他在家乡那么大的一块土地上找不到一点点的容身之地。哪怕只是划过天际再消失于大地,像雨从大陆的这一边轻松漫延至海峡的另一侧。

只能听雨,让不同不熟悉和不安不要永远消失也不要永远萦绕,江南烟雨是没有了,其他的也不想要了,难为水,难为雨啊。

真好还能回忆,可惜只能回忆,今天他能听到家乡的雨了吗,南方冷冷的雨,北方冷冷的雪也是冷冷的雨,今天整个冬日都是雨,从北国到南疆,他喜欢的雨。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刚刚看到刷屏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直到看到那些熟悉的文字和熟悉的诗,还记得某次考试前,突击作文素材,某一页密密麻麻全是先生的名言,每个都是熟悉的但是仅仅熟悉的样子。

我好像没有完整读过先生几首诗,包括寻李白也是只记住了这句最盛大狂放的评价,我只是知道那些在不同片段里被引用,在不同书籍里反复出现的句子,都来着一个熟悉的陌生诗人。

看着看着就很想哭,以后也不会有那样的诗了,大概这段时间又会掀起一股热潮吧,为了先生,最后一次了或许。

在马尔克斯逝世后看百年孤独,去年看着看着围城知道杨绛先生离开又抓紧看了我们仨,现在我好像是该去看先生的诗集了,很抱歉又没有在他还在这个世界的时候好好研读。

九零后的一群人在为他刷屏,我们不是看着他的书长大的,我们是读着他的某一句诗,就在某一瞬间蜕变的。

真的,对不起。我对他的认识还是停留在语文课本下的那一行小字,那里提到的代表作品,白玉苦瓜我是刚刚才看一遍。我错过了很多东西,我还是不够爱读书和爱读诗。有幸和先生曾经在一个时代生活过,我已经很知足了,我不知道先生的动态和作品的发表次序,我只知道有些时候,我也和他经历了一样的天气。

“而今啊,乡愁是一方小小的坟墓。”

您来了您走了,乡愁也该散去了吧,这次留着我们来记得您吧。

回家吧我们这些孩子都在等着您呢,您教我们从很小到很大的时候乡愁都是什么,我们知道有些别离之后就不会有再一次了,要么团圆,要么永别。

少年不识愁滋味吗,我们却在为一个未曾谋面的人默默祈祷,没有很多痛苦,我们知道这是您与一个世界的别离,与另一个世界的人的团聚。把乡愁留给我们吧,那个诗的故土没有了您,在那里空一块土地,您要知道,您也是一代人的牵挂和一代人的故乡。

相关文章

  • 原文发于余光中逝世当天

    “前程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这是我高中最喜欢的课文没有之一,直到今天我还能背出几句。在每个昏昏欲睡的早读...

  • 纪念余光中先生 |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

    纪念余光中先生逝世一周年 编者按: 清晰记得去年的今天,一个晴好的冬日,网上传来余光中先生逝世的消息,一时心痛入骨...

  • 余光中先生逝世

    惊闻余光中先生逝世的噩耗,倍感唏嘘。还记得大学时读到先生的诗作《乡愁》,那时年少,未曾理解其中深情,到如今旅居在外...

  • 转:和菜头:听听那冷冷的雨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2017-12-14 和菜头 槽边往事 台湾诗人、文学家余光中先生今天逝世,享年89岁。 提到...

  • 听听那冷雨

    惊闻台湾诗人、文学家余光中先生今天逝世,愿一代文笔匠人安享! 提到余光中,就会想起《乡愁》,但对于我而言,印象最深...

  • 余光中留下了什么

    昨天,余光中逝世了,啊,余光中是谁?很熟悉,但是想不起来是谁,去查查。 哦,原来是《乡愁》的作者。还有别的么,没有...

  • 向余光中爷爷致敬!

    余光中爷爷逝世了…… 以前拿起余光中爷爷写的书总是不愿放下,似乎有种神奇的力量吸引着我,总觉得余爷爷笔下每个字的分...

  • 乡愁,是我们无处安放的忧伤

    昨天,惊闻余光中老先生逝世,愿老先生一路走好,来世不用再颠沛流离,可以叶落归根。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

  •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惊闻余光中先生逝世,内心很悲痛。和大多数人了解余光中一样,最早我知道他也是因为那首《乡愁》。真正近距离看到他本人,...

  • 浅评《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中的修辞手法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是已逝世的余光中先生在一九八四年创作的一篇散文,后成为其代表作之一。余光中先生作为著名的作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文发于余光中逝世当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oi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