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写了一篇关于情商的文章,在简书上也算是小爆了一下,近三千的阅读量。
有几位书友给我评论,其中还有摘抄了我文章中的话,应该是从中学到了一些东西,我颇感欣慰。
其实我写的文章不适合在其他平台上去发布,因为标题都是我乱起的,如果想要提升阅读量的话,标题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一篇文章而言,想要阅读量有明显的提升,标题是核心,其次是图片,最后才是内容。
而想要留住用户的话,内容是关键。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公号喜欢追热点,但是一开打赏,打赏的人并不多,其实就是内容不行。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作者写的是身边的一位朋友做公号,很多人都觉得新媒体的红利期已经过了,现在开始做已经晚了。
其实机会还是有的,但是需要把内容做到极致,否则很难留住用户。
这位作者也是坚持每天写作的,和我写作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磨练自己,锻炼自己的韧性,因为坚持对于多数人而言是很难的,是逆人性的。
有人总会问我,每天坚持读书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我该怎么回答?
从短期来看,作用不是很明显,我只是从书中学到了一些细节方面的东西,对于思维和认知会有一些帮助。
从长期来看,可能未来遇到了这样一个机会,我就能够抓住,如果没读书的话,我就抓不住。
前不久看了俞敏洪的一段演讲,他讲述了新东方招聘的门槛,他说新东方在面试大学生的时候首先会问他们在大学的时候读了多少书,读了哪些方面的书,如果在大学里读的书很少,新东方是不会要的。
有位朋友曾经问我,你都读哪些方面的书?
我说,什么书都读。
对于刚开始想要养成读书习惯的人来说,什么书都读不是好事,因为有些书是自己不感兴趣的,读着读着就不想读了,所以很难坚持下去,等到过了坚持这个概念之后,可以尝试阅览不同领域的书,能够拓展自己思想的深度和宽度。
这也是为什么新东方面试的时候会问大学生都读了哪些方面的书。
回到上面说的那位作者,这位作者在文章中还讲述了一个细节,就是他的一位朋友想要做公号,但是后来没有做下去,作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主要原因就是追求的东西不同。
很多人写文章不是为了内求的,包括我在简书上看到有人发布的一些文章,其实都是为了阅读量的,如果没人读的话,很多人慢慢就不会写了。
刚开始会拿坚持来激励自己,但是渐渐的就会被阅读量所左右,初心就变了。
从开始写文章到现在,我应该写了有五十几天了,简书上有个活动,就是坚持日更的,坚持写个几天会送复活卡,目前我已经有十张复活卡了,一张也没有用过,我觉得简书用这个可能就是为了让有些人偷懒的,总感觉怪怪的,既然想要大家坚持,还给复活卡干啥?
这几天我观察自己写文章的过程,现在我有点枯竭了,就是不知道写啥了,不过还好,还没有放弃。
想要不断的输出,就要不断的输入,现在于我而言是一个坎。
好的一面是,会激励我不断的去观察和发现,没有素材的时候可能看一部电影就会有启发。
坏的一面是,如果我没有过去这个坎,那么我就放弃了。
不过从现在来看,放弃的可能性貌似比较小,因为我已经养成习惯了,哪天不写总感觉少点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