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控力school同学会(无输出,白读书)自控力编辑部韩大爷的工作台
你有能力洞察生活中的“势",并能“顺势而为”么?

你有能力洞察生活中的“势",并能“顺势而为”么?

作者: 昆仑濯羽 | 来源:发表于2017-07-22 23:37 被阅读112次

你有能力洞察生活中的“势",并能“顺势而为”么?

1.

电视《军师联盟》到现在还没有看到一半,总体感觉上还不错。到目前为止,此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势”的注解。

提起这个“势”字,就不得不提到此剧主演兼总制片人吴秀波,这个“势”,应该是他内心最深层的理念。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我印象中,吴秀波是一个看大势的人,凡事他不往前冲,但也不落后,他曾经说,他胆子小,他自己感到最安全的位置,是中间偏后的位置。就像一个队伍约一百人,他感到最安全最希望呆的位置是第60-70名左右,也就是说,他喜欢看着大势走。


2.

势,是合力的方向,生活中的主流。

网上解释:

顺势而为就是当一个人有能力洞察到这“势”,并结合事物发展规律做到“为”。这里要强调“为”要借助“势”,但更不能脱离事物的发展规律。否则势的变换只在一瞬之间。到时候是站得越高,死的越惨。


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是指“分析时势,估计其发展趋向,因势利导,顺着发展趋向,遵循规律来做事情 ”。


3.

在《军事联盟》中,有一个情节是汉献帝传出“衣带诏”,请求衷心的汉朝臣子铲除曹操救自己,当然,自有一些忠臣签字画押写血书,被曹操识破,抓了一些人,其中就有司马懿的父亲。司马懿去请教军师荀彧如何救父亲。

荀彧说:你父亲案子的症结,并不在于那封信的真与假,而在于魏王对形势的判断.。

后来司马懿大哥被抓,他又去求救。

荀彧说: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能救你兄长的不是我,是形势,是满朝文武大臣的人心,而不是靠你一个人,去呈匹夫之勇。
司马懿,你日后要去做大事情,切记,做事不能只靠你一个人的智慧,要会看形势,要会断人心,这是执政者的根本。

也就是说,做事情,除了你需要用智慧对周围进行判断,还要看周围的形式和其他人的反应。

4.

孔子曾说过:“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讲得是做人的道理和方法 ,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就要及时离开。

所谓“危墙”是对“墙”未来走向的判断,是一种即将到来的“势”。“不立”是一种对自身行为的选择。

说到底,就是要有预判,有选择,顺势而为。

如何判断危墙,就要看你自己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就像2007年的股市,危还是不危呢?你的股票要不要卖掉呢?

如果一堵墙即将倒塌,你要离开此地。因为大势已经这样,不是你一个人能够力挽狂澜的,再不离开此危险境地,就将要深受其害。


5.

生活中的“法不责众”这个词,指某种行为即使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惩罚了。

从另一面理解,也就是“法不责众”的“众”字形成了一种“势”,面对这种情况,不管是个人或机构都不敢造次,都会认真权衡,怎么处理这种情况才能把损失降到最小。

比如:下一场大雨,河流决口还不要紧,就怕借助各种力量形成一种“势”,就像海啸一样。为了避免更大损失,你不得不想办法疏导或避其锋头。


古斯塔夫·勒庞,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对群体心理学有很深的研究。

他认为:当某个心理一致性形成后,那些散布在社会各个角落、各式各样的人,即使互相不认识,他们依然可以形成一个群体。

群体有一大特点就是:低智力化

很多人一旦聚集起来,思维就会出现非理性、简单化、缺乏常识和逻辑等情形,呈现出“低智力”特征。群体的智力水平,往往低于群体中个人智力的平均值。

由于这种智力下降,群体特别易于被暗示、被误导,他们不会去关心证据和论述,不进行理性分析判断,却会相信并传播荒诞不经的谣言,接受稀奇古怪的理念。

群体还有个特点就是情绪化、敏感化。

群体总是被情绪驱使,如果有一件能激发群体情绪的事件突发,就能让散布在各处的人们,瞬间感受到相同的情绪,产生了心理上的统一性。

尤其是恐惧和愤怒的情绪,更容易传染,只要有了恐惧或者愤怒,就容易调动一大群人,这些人不在乎背后的证据、事实或逻辑,反而会产生一种带入感,形成一种不可压制的力量,形成一种强大的“势”。

比如,前一段时间北京的某某“警察打死研究生”案,某某辱母案等等。

有一些细节,根本不需官方辟谣,你稍微留心一点都能看出其虚假。最初写此文的人,他们甚至进行情节上的嫁接和虚构,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挑起公众的愤怒情绪,这种情绪一起来,就会形成一种排山倒海的力量,这样也就形成了一种“势”,在这种“势”面前,任何个人、机关甚至国家,都显得那么渺小,不得不集中精力研究疏导这种“势”,甚至会被这种“势”推着往前走。

这种情形下,“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这句话,就是对“势”从另一方面进行的注解。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被裹挟其中,想做什么事情时尽量慢半拍,尽量看清楚事情的真相,免得成为一些人手中的工具。

但问题是:

当群体的某种情绪被挑起时,就没有人去追究事情的真相了。每一个人都义愤填膺,个个看起来正义感十足。

只有当时过境迁,事情冷却下来之后,部分真相才会慢慢呈现出来。

就像巴菲特所说:只有在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

6.

就像吴秀波一样,凡事不愿冲锋在前,他谦虚说是自己“胆小”,实际上是他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保护自己能够清醒地进行判断。

我们应尽己所能,去探寻真正的“大势”。

要做一件事,除了自己努力勤奋,有自己的定力,还要像荀彧告诉司马懿的那样:学会看形势,断人心。

时代的潮流已如此,应该顺势而为,因势而动,没有必要去螳臂挡车,逆流而上。

相关文章

  • 你有能力洞察生活中的“势",并能“顺势而为”么?

    1. 电视《军师联盟》到现在还没有看到一半,总体感觉上还不错。到目前为止,此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势”的注解。 提...

  • 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 中国古语讲究“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商业应如此,生活也应如此。 老婆买了一盆吊兰,从上沙搬到洪...

  • 悟二

    随顺 一个多么宏大的话题 顺势而为 这个势 需要生活的历练与智慧 时代的顺势 机会的顺势 人与人交往的顺势、圆润 ...

  • 公文写作时间27|关于公文写作“势”篇的框架搭建

    公文写作的“势”篇是从文势层面体现公文写作的势能力量,强调公文写作须“顺势”而为,不可“逆势”而对。 这部分主要是...

  • 顺势而为,何为势?

    所谓的势,它在哪里? 其实,一直都不知道什么是顺势而为,也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毕业一年,总有些小感慨,从工作的...

  • 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 势是什么,势就是趋势。 01那趋势如何来定义寻找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空杯心态,顺势而为。 我不追星...

  • 日精进

    什么都大不过趋势 顺势而为 势不对,努力白费

  • 碎碎念27:借势思维

    你知道怎么顺势而为么?别人的什么势可以让我们借呢? 今年的1.14日,小米科技园里多了个新朋友,飞猪造型的雕像。4...

  • 顺势而为的创业观

    创业时要考虑的核心点在于,你的选择是顺势而为吗? 如何理解顺势而为。 势分为两种,一种是优势、一种是趋势。 假如趋...

  • 势是什么东西?就是把你吹起来的风。 常听人说,大势所趋,顺势而为。互联网是目前的势,在互联网中,大部分都是随势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有能力洞察生活中的“势",并能“顺势而为”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rp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