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消亡论

作者: 杏林煮酒 | 来源:发表于2018-07-26 09:20 被阅读30次

文学的出现,应该是和人类进化同步。文学对于我而言,是个门外汉,仅仅是因为爱好,因此才闲暇之余胡思乱想。

记得历史教科书上提到过,文学最初,不过是古人在满足基本生存之后,在岩洞石壁上涂涂画画的象形文字,这些文字所记录和表达的意思,很可能就是文学的最开始的雏形罢了。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文学逐渐发展壮大,出现了形式丰富的文学形式,于是后来就有了唐诗宋词元明曲的文学异常繁荣昌盛景象。随着文学日益繁荣以及对社会影响力加深,文人的社会地位也日渐高涨。大凡稍有见识的国人都知道,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文臣武将,辅佐帝皇治理朝政,平定天下。文人和拿“枪杆子”的武将平起平坐。可见,百无一用是书生并不是自古如此。古时候刑不上大夫之说,大夫所指的就是文人墨客之类。帝皇对文人如此特赦 ,可以看出当时文学对社会影响的力量。

据说,文人社会最高地位的时期,不是宋朝,而是民国。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传统的国学还是在社会上占据主导的地位,但是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社会开始反思,整个社会都洋溢着要改变变革,要向西方学习的氛围。这些宣扬社会进步的文人墨客自然受到老百姓的追捧,由此整个社会上都有着尊敬这些学者大师的气氛,长期以往,大家都会去主动学习,主动想向这些大师靠近,于是社会上的文人大师就越来越多,成为了大师辈出的时代。文人受到追捧,文学作为文人活动产物,自己是不受怠慢了。

不知何时,文人开始变成臭老九,与下三流相提并论。文人变成了社会可有可无的一类人。因为,即使一篇文章错字连篇,也不影响他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一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氛围,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文学变成了疯子才干的活儿。再者,现如今,把文化单位全部市场化,文化最后就变成了逐利工具,一些迎合低级趣味的文学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冒头。一些精神鸦片一样的网络游戏等纷纷占领了文化领地,把传统文化逼到了角落,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

于是,有人在这场文化混战中抽身而出,有人就沦为牺牲品。正好社会也需要一个手段来分化人群。

相关文章

  • 文学消亡论

    文学的出现,应该是和人类进化同步。文学对于我而言,是个门外汉,仅仅是因为爱好,因此才闲暇之余胡思乱想。 记得历史教...

  • 文学论

    文学论 文学者,艺术之首也,譬如音乐弹人之所听,美术描人之所见,而文学则兼述人之所见、所闻、所言、所思、所感,故文...

  • 一点体会

    文/余光 文学只会变化,不会消亡,这是所有文学工作者的共识。事实也正是如此,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文学。民歌就是一...

  • 论“共建生”的消亡

    “共建生”现象目前已趋于消亡。试结合教育财政学知识,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评述。 答: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共建生”...

  • 《中亚东干文学论稿》出版——沉痛悼念常文昌先生

    《中亚东干文学论稿》出版——沉痛悼念常文昌先生 文学院东干文学研究专家常文昌教授的著作《中亚东干文学论稿》(常文昌...

  • 紫鹃 | “不能得与莺莺会,且把红娘去解馋”

    古典文学的阅读中,经常会发现:人类的意识世界,会因其给予支撑的文化的消亡,随之消亡。未来世的你我,不可能复原并真的...

  • 文学论(一)

    文 学 论 目录 第一部分 引论 一 意识性 二 表现性 三 水平性 第二部分 结构性和运动性 一 药 ...

  • 文学论刊

    愿望《微文》 丰镇~在“霍建设”战略规划突飞崛起, 青山绿水;山峦叠嶂轻重工业绵延不绝 古镇翻天覆地从此变新貌。 ...

  • 文学小论

    文学存在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在于批判性,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任何有价值的文学形式,都含有对现世的某种批判,即使是...

  • 轻慢不得

    图文/刘 潮 谁说文学已死 谁说诗歌已亡 我看文学未死以先 说这话的人早已消亡 除去世俗的迷雾 我看诗歌依旧闪光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消亡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uv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