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2011年百度联盟峰会上,其掌门人李彦宏首次面对公众提到了“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然而不到十年的时间,在2018年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又提出了全新的概念,即互联网思维已经是一个过时的思维,我们现在应该具备的是“AI思维”。又过了短短一年,创新工厂掌门人李开复又提到了“AI+”的时代已经到来。
2
今天,2020的春天,我通过自身经验,回望这个过程并重新对这些概念做浅薄的论述,希望有助于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个快速跃进的时代,即便我们不能做好准备也至少要尽可能活得明白,如果有所偏误还望大家指正。
3
3.1
思维处于的背景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的是话题背景,所幸李彦宏与其百度公司不用我做过多赘述,但是我需要说明一点的是,2011年前后正是搜索引擎营销、优化,也就是所谓SEM/SEO市场环境最好的时间段。
在当时,一家企业只要有较好的信用背书以及靠谱的产品或服务,再通过占据排名靠前的搜索位置,的确可以很好的实现流量转化,直接变现。那时我正在一家企业做SEM/SEO工作,在4年的时间里,我们多个细分领域的关键词及长尾词都处于竞价排名第一,非竞价排名前三的位置,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甚至毫不夸张的说,一度代替了线下销售与招商团队,总能超额完成既定KPI。
这种“人找货”的红利期大致持续到2014年前后,才逐渐被自媒体时代到来后,大量社群、微商以及KOL等形成的“货找人”所取代。
3.2
工具箱的思维方式
那么从上述背景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两点,其一,这是某一前沿技术与新兴市场都趋于成熟所带来的思考,就如同当年工业革命为人们提供了全新又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各界人士都开始探讨并转换到“机械思维”中来。其二,这些思考最后所组成的无非是一种工具箱思维方式,就像查理芒格曾说过手上有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如果我们有市场或用户就以全新的方式去看待即可,无需将其神化或妖魔化。
当然,这个时候或许有人会站出来说,你错了,然后论述“互联网思维”与“AI思维”是非产业、非商业、非应用的核心层、理念层、肌理层的思维方式。对于这一观点我觉得还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然而我认为再多元化的需求围绕的本质并未真正改变,只要你有足够丰富的工具箱或者说全方位的视角,其中间系统只是链接过程,毕竟迭进的步伐还将越来越快。
3.3
互联网思维是怎样的工具箱
接下来,我简单过滤一下“互联网思维”这个工具箱里的几个工具。第一个,倒三角漏斗,也叫做“注意力经济”,是用来进行大量曝光后计算到达率,最后获取核心用户,一个逐渐沉淀的工具,其运用方式与“传统思维”的工具并无太大差异。
之后,“互联网思维”又给出了第二个工具,三角锥,也叫“影响力经济”或“粉丝经济”,这是社群运营中的关键工具,旨在通过某KOL或触点投放拉动后需,是一个逐层裂变的工具。
第三个则是弱纽带工具,也叫做“参与度”,产品或服务的所有权不再有明显的界定,也更符合用户的需求,用户甚至可以自发参与到整个产业链中,也增加了粘性和归属感,可以参考字节跳动与小米等企业。
第四个,虚拟现实器,也叫做“体验感”,是价值到价格转化的关键工具,著名财经评论家吴晓波曾问询过腾讯高管,微信在复杂的功能中如何做到让用户上手即会,可见是个极具“互联网思维”的思考,我曾在做电商的时候广泛应用到此工具,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当然,还有很多如用于细分碎片的切片工具、如断舍离的清洁工具、如摩尔定律的定时器工具等,这里不做累述。
3.4
AI思维是怎样的工具箱
再来简单讲一讲“AI思维”工具箱里的四个核心工具,第一个,智能收纳机,也叫做“云储存”或“存储集群”,是由第三方的运营中心负责数据托管,例如谷歌、微软、阿里等公司,他们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一个数据库中又有多个数据中心,一个数据中心则有很多个集群,直到单个硬盘,总量还在不断扩充中。
第二个是智能计算机,也叫做“云计算”或“分布式处理”,简单来说就是线上计算得到线下结果,通过多点任务分发到多点集散的结果,通过这个工具可以实现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数以万计的数据进行处理,再直观的理解,想想你在用今日头条或其它类产品时,无需你进行操作,便已计算好并推送给你相关的内容。
第三个则是智能处理器,也叫做“云服务”或“按需服务”,现在我们一般说到的云服务,还是指云计算相关领域,如虚拟机的构建、应用服务迁移等,但实则不然,比如我们看的网课、线上消费以及今后的无人驾驶都可以理解为云服务。高晓松曾举过一个例子或许比较贴切,同一场球赛,两个相邻位置由于资源或需求的不同,价格也成倍值差异。
第四个,智能连接器,也叫做“5G”,这个大家都不陌生,去年我们正式跨入了其商用元年,虽然目前还只是在移动通信方面进行应用,但可以遥望不远的将来,万物互联必将彻底融合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将处理应用到各个层面,试想在北京坐诊的某个医生通过5G网络为重庆的患者进行远程手术,大概也不会让我们等太久。
同样,在“AI思维”的工具箱中也有很多新工具以及还在深化的工具,特别是软硬结合方面,这里也不做累述了。
3.5
独立思维更为有效
说到这里,我想其实无论是“互联网思维”还是“AI思维”亦或者“AI+”,它们都只不过是随时代变迁而来,我们不应将其束之高阁,也无需以一种不假思索的敬畏将其分离,虽然有诸如霍金与马斯克等专家学者曾提出过对AI发展的担忧,但“控制型思维”又何尝不是另一种需要我们为之担心的思考方式呢?而且历史已无数次向我们证明了控制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那么抛开意识流层面的东西之后,有几个本质上的共通之处还是值得我们长时间独立思考的,比如“需求无可触及那么幸福不曾到来”、“当一切都被替代之后创新是否仍有空间”、“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不是最长也难说最短”、“是控制了自由还是被自由所控制”等等……
我个人认为这些本质上的点似乎更为重要,那么我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的想法,但是思考还是留给读者自己吧,我想这种“独立思维”或比“互联网思维”、“AI思维”更为有效。
最后,唯一让我深深感到惊人之处在于,事态的发展确是惊人的快,指数级增长留给我们的窗口期也将越来越短。从两百多年前的工业革命以来,我们一下就被拉入了近乎垂直的发展轨道。
要知道,我们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走过了百万年的长河,从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也用了万余年的时间,在此之前我们从不曾经历如此快速的时代变迁,而且可以肯定这种跃进必将越来越快。
作者丨陈泰一(转载请注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