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之正

作者: 半个文化人 | 来源:发表于2017-04-28 09:59 被阅读104次

    据说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三种,苏美尔和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埃及人的图画文字,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随着历史的发展,君不见那两种文字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唯有我们中国的汉字延续至今依然字字生辉,为世界瞩目。

    文字,是一个民族文明和文化智慧的创造,是一个民族思想和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只有创造了文字,才能向世界输导文明和文化,才能教育和培育万代之孙。汉字的创造是我们中华民族先祖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仍然坚强地屹立在世界东方,“汉”字发挥了异常重要的作用。

    这里,我们且来看一个“正”字所蕴藏的深厚内涵。

    中国文字曾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自古至今,由符号到文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过程,但是这个“正”字却始终是简洁的,横平竖直,五笔划。早在东汉时,由许慎对汉字的结构和含义做了认真研究,写下了著名《说文解字》一书,确立了汉字产生的特征,含义之学说,奠定了汉字存在和延续的基础,促进了汉字的使用和流传,有助于我们真正去熟悉和理解每一个汉字的意义。

    象形是指描摹写实物形状的。正字三横两竖,横平竖直,看上去就是端端正正,清清爽爽;指事是说在象形的基础上所表示的概念。正字,正如其字形,指示的是人和事的正确概念;会意,是字的形状所含的意义,直述其意,直达其义。最后是形声,就是发出的声音,正字只有一个发声,不得有偏差,才是正。至于其它两书,转注,正字不需要,正就是正,不衍生其它字。也不需要假借,正字就是单纯一义,不存在一字多义。

    正字在被创造之日起就闪射出本义、本能的光彩。

    正字在中国几万个汉字中独特而有着特殊的意义。

    最早在中国文化的古老典籍中正字就频频出现“虽盘桓,志行正也”,“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威临贞吉,志行正也”,“能止健,大正也”,“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以上见中国群经之首,经典中的经典《易经》。再看中华文化圣人孔子说正。“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等等。

    在汉语辞典中,以正字为头的词汇多达一百多条,诸如:正人、正义、正道、正经、正行、正位、正德、正理、正心、正气、正品、正宗、正统、正派、正始、正直、正当、正室、正房、正文、正事、正名、正路等等。每一个词汇都饱含纯正之义。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人,行为端正,做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叫一本正经;办事遵规守矩,不马马虎虎,称正儿八经;坚定信念和志向,不谋外门邪道,敢于和不良行为斗争,叫一身正气;在艰苦的斗争中,坚持真理,不畏强暴叫正气凛然;从不做昧良心的事,不做亏心事,人称正人君子;坚持公平公正,光明磊落,忠实诚信叫正直,正派。

    汉字流传了几千年,“正”所彰显的特征,第一是权威性,凡是正字当头的词汇全都蕴含着中国人最高而普适性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素质标准,相对而言,凡正就是真理;第二是稳定性,与权威性相关,蕴含着的定义,宽泛而深刻。概念明确,经久不变,深入人心;第三是标准性,无论我们是评价一个人的人品还是评论一件事,抑或是从事一件工作,做一件事,“正”都是最高标准,原则性的要求。

    正字的这种特征决定了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和作用,从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就主张“以正教化”育人,育德。治家、治国、治身、治事;立人、立德、立心、都以正字为中心,为准则。显示着经世致用的威力,从而铸就我们中华民族子孙的人格和禀性。其次是指导作用,无论做事还是做人,“正”便是法则,便是规范。也是思考问题和行动的指针。自古以来,“正”都是中华民族识礼明道,纲常名教之正。

    在中国汉字中,所有正字词汇比较宽泛,含义深刻。其概念指涉到道德、精神、价值观、社会、政治、经济、事业等多方面,多层次,是最高的规则、法则、规范。具有绝对的判断、评判力量。非正就是邪,歪门邪道,歪风邪气,都不是一个人所应有的行为;非正就是谬误,就是邪说,岂有它哉,在某种程度上“正”就是真理的折射和观照。

    正道、正义、正气是我们中华民族禀性和道德的精华,彰显着深刻而鲜明的民族特性,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正义凛然,坚持正义、充满正气,正道直行、追求真理,崇尚气节,激发着万代子孙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凝聚成维系民族统一,承续延绵的力量,也是我们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创造文明和灿烂文化的思想源泉。

    今天我们讲中华民族之正,不能不想起民族英雄文天祥写下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是的,我们就是要缅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浩然正气的先辈,肩负起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我们泱泱中国天地有正气,人民有正义,发展走正道。浩然正气贯长空,弘扬正义千万代。万众一心,复兴中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华民族之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eo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