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第五章:理念之道教启示录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了黄巾起义,黄巾起义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易中天:公元184年。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暗号,也是谶语。
艺凡:光武帝用谶语来夺取江山的手段,被黄巾军用来推翻他的王朝。这真是情何以堪。
易中天:黄巾军倒不是存心要让光武帝的在天之灵难受,因为他们原本就是道教徒。
艺凡:道教是什么时候起源的?
易中天:说不清了,但不会早于汉顺帝时期。据说当时有个名叫宫崇的人,献出了一本叫《太平青领书》的神书,而这本书又是他老师于吉得到的。有关部门认为该书妖妄荒唐,便藏在宫中,并未公开。后来不知为什么,张鲁手上也有了这部书。
艺凡:张鲁和道教有关吗?
易中天:有,他的祖父叫张陵,也就是道教讲的张天师。张陵创造的教派叫天师道。由于入教或看病要交五斗米,所以也叫五斗米道。另一个教派则叫太平道,创始人就是黄巾起义的领导者张角。黄巾军失败以后,太平道融入了天师道;而天师道则因为张鲁投降曹操,慢慢发展起来。
艺凡:故事属实吗?
易中天:大约基本属实。于吉得到了神书,则只能姑妄听之。但这段记载还是道破了天机:该书主要讲阴阳五行,也有很多巫觋杂语。巫就是女巫,觋就是男巫。也就是说,道教出自巫术。这并不奇怪,印度的婆罗门教就是从巫术演变而来的。但道教在东汉后期产生,却发人深省。
艺凡: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
易中天:直接原因是佛教已经传入中国。尽管这时中国人对佛教的理解还很肤浅,甚至也把它看作一种方术,但这种闻所未闻的精神文明还是让我们耳目一新。中华民族是善于学习的。宗教既然是好东西,那我们就自己创造一个,哪怕借鸡下蛋。我们从佛教那里得知,宗教需要教义和教主,需要组织和仪式,更需要理论基础、修持方式、崇拜对象和最高智慧。
艺凡:我们有吗?
易中天:有。阴阳五行就是理论基础,练功和服丹就是修持方式,各类神明就是崇拜对象,老子的道就是最高智慧。只要把老子奉为教主,术士称为道士,就成功了。
艺凡:道教的诞生如此简单?
易中天:它的诞生和发展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不是我们要说的。我们更关心的是,道教在中国必然要产生吗?如果说它的横空出世乃应运而生,那么道教的“运”又是什么?巫术的合法化和正规化。我们知道,巫术是一种原始文化,因此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就要变身。比方说,在希腊变成科学,在印度变成宗教,在中国变成礼乐,在全世界变成艺术。
艺凡:它在汉代又怎样实现自己的合法化和正规化呢?
易中天:上层将巫术政治化,下层将巫术宗教化。政治巫术化,比如王莽,比如刘秀。与此同时,巫术也在宗教化,宗教化的巫术就是道教。道教的宗教外衣是从佛教那里借来的。结果又是什么呢?是佛教的道教化。后世一般信众心目中的佛教,其实是被巫术化和道教化了的,只有禅宗是个例外。
艺凡:政治巫术化,佛教道教化,都因为巫术没能科学化。这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易中天:然而历史没给我们留下思考讨论的时间。董卓,一个野蛮、强悍而又狡猾的西北军阀,像公牛闯进瓷器店一样闯进了洛阳。所有的坛坛罐罐都被打碎了,接下来是三百多年的分裂和混乱。一直要到隋唐以后,我们民族才能静下心来,重新建立起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
艺凡:但这绝不意味着三国、魏晋和南北朝是一塌糊涂和没有意义的。恰恰相反,正是由于这三个半世纪的积累和准备,中华民族才发展壮大起来,中华文明也才再次成为影响深远的世界性文明。
网友评论